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玛窦(Mattro Ricci,1552-1610)1552年生于意大利马塞莱塔,16岁入天主教耶稣会,进圣安德修道院研习神学。1578年,利玛窦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发,经过四年的艰苦历程于1582年到达中国澳门,  相似文献   

2.
高为华 《收藏界》2014,(7):16-17
中国的油画,如果从意大利传教土郎世宁将西方油画技巧带到中国宫廷开始算起,已有400年的历史。其实,早在唐代,西方绘画已经传到中国,其中主要以基督教洋教士带来的圣像画为主,功用限于宗教传播。时至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随耶稣会进入中国,将西画引入封建宫廷,使上层社会在兴趣上对西画有所接受。这一时期,不过是西方油画对中国上层社会的“启蒙时代”。  相似文献   

3.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是大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家。《大卫》是米开朗基罗1501年至1504年的雕塑,表现的是圣经中的英雄大卫,一个了不起的大力士。该座雕像如今被安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科学院博物馆里。人们一般比较  相似文献   

4.
徐成文 《收藏》2014,(8):132-133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历代工艺品中,有一种集玉石、水晶等雕琢,金漆镶嵌等工艺,以及书法、绘画等于一身的工艺品,那就是内画鼻烟壶。鼻烟壶和内画内画和鼻烟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鼻烟是将烟草精工泡制并混入香草、香料花露研制而成的褐黄色粉末,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作为贡品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5.
欧洲人考察中国象棋与中国人了解欧洲的国际象棋 ,据笔者考查 ,最早是以明末清初的来华传教士为媒介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自1582年进入中国 ,为中世纪晚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开创了新局面。他在晚年写成一部为人熟知的著作 :《利玛窦中国札记》(何济高等译本) ,在该书第一卷第八章《关于服装和其他习惯以及奇风异俗》中 ,他将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他写道 :思想严肃的人玩一种棋类游戏作为消遣 ,有时也当作赌博。它在许多方面和我们的同名游戏都很相似 ,然而 ,玩法却截然不同。他们的玩法是王不能走出与他原来位置…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12):178-179
李传新1946年生,安徽临泉人。早年师承绘画名家任率英先生,后又转益多师,曾得著名画家范曾、宋文洽、亚明、白雪石、方增先、刘文西诸先生指点,获益良多。作品曾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先后在日本、法国、意大利、埃及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被许多海内外朋友收藏。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荣宝斋》《收藏》《中国书画报...  相似文献   

7.
梵蒂冈城内有个西斯廷教堂。它本来只是罗马教皇的一个私用经堂,虽然规模不大,却因里面的天顶画而举世闻名。那是巨幅的《创世纪》,由意大利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亲手所绘,是他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丰碑,也是意大利艺复兴鼎盛时期最伟大的艺术贡献。  相似文献   

8.
曾谙 《收藏》2006,(7):99-99
1581年,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他先后在澳门、肇庆、韶关等地活动,并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到达南京,在城南三山街的承恩寺居住达1年之久。多少年后,三山街只保留了一个承恩里的地名,古寺庙早已不知去向。2006年4月,南京三山街一带进行拆迁时,无意间发现了宋代碎瓷片约万件。  相似文献   

9.
单留 《上海集邮》2003,(4):45-46
约从公元前2000年起,在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沿岸,出现了古希腊文化。公元前334年,希腊北部邻国马其顿东征西讨,很快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洲的庞大马其顿帝国,也把希腊文化扩展到了北非、西亚、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随后,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  相似文献   

10.
2003年7月14日奥地利发行了邮票《杜兰朵》(又译《图兰多》,图1),这是一套中国题材的邮票。《杜兰朵》最初是18世纪意大利作家卡洛·葛奇创作的童话,内容讲述中国古代北京一个叫杜兰朵的公主招亲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收藏界》2013,(11):13-13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也是一幅举世瞩目的名画。早年资料显示,这幅作品耗费了画家四年的心血,后经使用X光照射,发现蒙娜丽莎嘴部涂画40层颜料,每一层都很薄。  相似文献   

12.
夏娃 《乒乓世界》2005,(6):i002-i003
报道上海世乒赛的记者中不乏乒乓球好手。5月3日来自瑞典、英国、意大利、德国、以色列、洪都拉斯、韩国、日本、巴基斯坦、中国香港、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名记者拿起球拍在世乒赛的副馆里参加了一个“小世乒赛”——“斯波特”杯中外记者乒乓球友谊赛。  相似文献   

13.
沙伟 《收藏》2014,(21):35-40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吴昌硕(1844~1927年)诞辰170周年。吴昌硕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曾言自己“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且金石、书法、诗歌、绘画“四绝”,又融为完整的一体。其篆刻、书法和绘画水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公认为艺坛泰斗和“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纵观中国书画中的人物画发展史,其从宋元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尽管明万历时期学者利玛窦(1552~1610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宫廷画家郎世宁(1688~1766年)这两位意大利传教士为其注入了西洋人物画技巧等新的血液,但总归是难挽颓势、影响甚微。相较于清代山水花鸟画的繁荣,人物画日趋没落。直至吴昌硕时代,中国的水墨人物画开始呈现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14,(10):32-35
今年1月1日,美国阿莫斯出版公司任命查尔斯·尼(Charles Snee)出任林氏和斯科特出版公司的主编。他的任务是要扩展《林氏邮票新闻》(下称《林氏》)和《斯科特邮票目录》(下称《斯科特》)两种出版物在美国国内和世界上的影响力,开发新的在线服务,更好地实现平面刊物、在线刊物和客户之间的协调。 查尔斯1999年就在((林氏》担任助理编辑,以后票的封面图,它选取了老桥的一部分,如照片上白色方框所示。右上邮票是意大利1974年乌菲兹美术馆邮票,纪念该大楼的建筑师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去世400周年,可以对照下面的照片图看。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4,(11):i016-i017
罐粼溯黝 韩国漪申黝撇{ 法国 磅翼我腼拟颧腑 意大利 波旦- 塞黑一豁- 日本 消黝{脚 德国 {}i徽…{袖 丹麦撇撇撇 德国麟鬓酬}淋麒 德国懒聊珊麟撇黝瓣髓爵摹服椰徽搬聊獭一;;翩懒蔽渐靓黔撇溅瓢酗翻卿粼骗瘾骊骊耀蔽瓤碘咖蘸骊骊酗材tl-j门手冬勺扭门 ,一卜58l,J曰,口{哪瞥黔  相似文献   

16.
张凡  王伟 《乒乓世界》2007,(10):10-15
有必要解释一下"七宗罪"。否则"皓迷"们会大不乐意。如果你看过一点儿《圣经》、但丁的《神曲》、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歌德的《浮士德》或者电影《七宗罪》,你就会明白我们决不是贬损王皓——因为如此优秀的运动员如果也值得贬损,其他人恐怕会无地自容。天主教相信人们生来背负罪名,佛教也是。  相似文献   

17.
含水分较多、可食用的植物果实称为水果。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果树最早的国家之 ,原产和引进的水果品种繁多。以下都是我国邮票上曾出现过的水果:  相似文献   

18.
刘茜  程慧宁 《收藏界》2010,(6):106-107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有着很深的绘画功底。他一直向往东方文化,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作为天主教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获康熙帝召见入如意馆。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4,(8):10-10
对大型赛事的结果进行预测从来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差事,这一次《乒乓世界》编辑部终于可以不用自己亲自来做了。我们邀请到了一个实力强大、思路清晰、敢于表态的专家团阵容,由他们来勾勒4块雅典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走向,而我们因此也得以在奥运会期间轻松看球,不必为自己的预测提心吊胆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意大利老朋友吉纳罗·博扎发来了一篇比我们的要求详尽得多的预测,而且他还在里面说了许多沙拉拉的坏话,所以我们把他的文章单独成篇,这样也能让他与沙拉拉离得远一些。塞义德的预测文章也被单独列了出来,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得很长,更因为他的英文写得实在漂亮,我们不忍做出删节。  相似文献   

20.
张瑞 《上海集邮》2007,(9):38-41
法、意、德“客邮”邮票有多少?国内文献说法不一。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修订版)(下称《目录》)所载附录二“外国在华邮局邮票”为较权威的统计:法国“客邮”51套685种,意大利“客邮”16套74种,德国“客邮”10套96种。但据笔者对信销“客邮”邮票研究后发现,有17套61种为《目录》漏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