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些,再短些     
话说得短说得简要,不是一件易事。我回想自己说过的许多话,重看写过的什么文章,先叫我难过的就是既不简又不要,想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老格言果然不错。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延安反对党八股的大会,原先就叫压缩大会。四年半了,压缩尚未成功。那次引的鲁迅的话,“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依然是我们的警钟。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不断有人对某些文章和机关文件的冗长提出批评,可是改进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常常阅读这类文章、文件,疲惫之余,每每陷入沉思。“也许是我的精、气、神都不足吧,不但自己写不出长的东西,我读一本刊物时,也总是先挑短的看,不论是小说、散文或其它文章。”(载《人民日报》冰心文)有人作过调查,就一般文章而言,写得越长,读者越少。花一二分钟读完的,读者最多;花三五分钟读完的,读者次之;花十分钟读完的,读者就大为减少,大都难以耐着性子读下去,只能“看看标题”了!然而,许多作者看别人写的东西总嫌太长,埋怨不止…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里昂曾举行过一次体育报道竞赛,内容是报道当地一场足球比赛。参加报道竞赛的职业记者和业余新闻爱好者有1100余名,而头奖却被一个名叫纽隆的无名小辈夺走,获得了1.5万美元的奖金。 纽隆是一名刚满21岁的银行职员,这是他第一次写体育新闻稿。所有职业“选手”大都绞尽脑汁,花了大量篇幅报道那场比赛,而纽隆则以“嘘嘘──0比0”这仅6字的文章夺得了最佳报道奖。 竞赛评委会主任在解释评奖结果时说,纽隆的报道用最简洁明快的手法报道了比赛情况,同时又给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思考与猜想,因为那场球踢得实在太平常…  相似文献   

4.
孙根荣 《新闻三昧》2006,(11):21-21
近读一些省市级工人报,我发现,长篇文章与日俱增了,尤其是“周末版”。这使我想起一些新闻界老前辈的“呼号”。如胡乔木曾呼喊:短些,再短些!赵超构也曾呼喊:短些,短些,再短些!有的省市级工人报所以喜欢上了长篇文章,细究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报纸跟风扩版,但没有这么多新闻充填版面,只得将原来本可以写成几百字的东西,拉长成二三千字的大块头;二是报纸走休闲化之道了,误以为让读者休闲,就得用长篇文章来供读者消磨时光;三是有的记者没有写短文的基本功,只有写长篇的“裹足布功”,当然也有的记者认为,能写长篇文章,才显记者的真功夫。然而,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8,(4)
近日,在参加1997年度全省党报党刊好社论好评论评选过程中,遂引出一些感想。参评的50多篇稿件,都是经过报刊社认真筛选的,其中不乏上乘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但数量较少,多数质量平平,和消息、通讯、特写、专访、来信相比,可读性、感染力则存在着明...  相似文献   

7.
每天,报社编辑部都要收到来自记者和通讯员的大量稿件,稿源充足、从中挑选较好的稿件进行加工、润色,是编辑乐此不疲的高兴事。但是,有一个问题却长期困扰着编辑们,这就是新闻稿件总是写得太长,明明几百字可以写得很好,却要冗长到上千字。一篇人物通讯,偏偏写成这个人物的传记;一篇工作报道,偏偏写成方方面面的工作总结:一篇会议消息,偏偏写成会议材料的全面摘抄,总觉得稿子写短就显不出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都希望在尽量少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信息,作为都市类晚报要获得发展空间,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就必须适应这一现实。而这一现实的实现者就是晚报的采编人员,他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份晚报所展示给受众的就是提供更多、更全的信息,也就是要求信息的最大化,而短而精的新闻将会获得受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田小华 《军事记者》2010,(10):71-71
唐代诗人贾岛有句流传千古的名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我经常用这首诗鞭策自己。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为使稿件短些,更短些,我们除经常呼吁报社工作人员和通讯员多写短稿外,还采取了以下几条具体措施:一、限额。编委会向各个版面的编辑提出要求,一版每期的稿件不能少于七篇(不包括报眼摘编的国内外要闻),其它三个版面每期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为使稿件短些,更短些,我们除经常呼吁报社工作人员和通讯员多写短稿外,还采取了以下几条具体措施: 一、限额。编委会向各个版面的编辑提出要求,一版每期的稿件不能少于七篇(不包括报眼摘编的国内外要闻),其它三个版面每期用稿不能少于十篇,并把它作为年终评选好版面的条件之一。二、精编。由于规定了各版用稿的最低限  相似文献   

12.
新闻稿子虽然一般来说也是文章,但与一般文章不同,有其明显的特点,它要求写得简短、明快、浓缩度高,容涵量大。一句话:篇幅要短,内涵要丰。道理很简单,新闻是信息。各种信息都是通过一定裁体传播出去的。新闻信息的载体,无非是电波和新闻纸。电波的传播要受时间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稿子虽然一般来说也是文章,但与一般文章不同,有其明显的特点,它要求写得简短、明快,浓缩度高,容涵量大。一句话:篇幅要短,内涵要丰。道理很简单,新闻是信息。各种信息都是通过一定裁体传播出去的。新闻信息的载体,无非是电波和新闻纸。电波的传  相似文献   

14.
刹文章长风,已喊了很多年,但目前,报、刊、台的文章冗长之势仍是愈演愈烈。读者、听众怨声载道,编辑、记者叫苦不迭,领导强调再三,都在呼吁:文章短些好!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益。人们通过报、刊、台等新闻媒介获取信息与更新知识的时候,也都希望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饱和的信息和知识。然而现实情形却很难满足人们的这一愿望,究其主因,是受“文章不达意,言寡难通情”、“长篇大论有水平”的观念束缚,导致作者无法真正摆脱冗长文风。  相似文献   

15.
作者原文: 专家告诫:化妆品再好也要科学使用 专家们告诫消费者,化妆品再好也要科学使用。 最近一个时期,北京几家大医院接诊了多位因使用奇妙换肤霜而发生不幸的患者。她们有的用换肤霜后面部皮肤红肿,有的起了红丘疹,有的发生了色素沉着,尤似黄褐斑一样。 由蒙妮坦化妆品集团开发生产的奇妙换肤霜,曾在广州、上海卖“疯”了。据有关资料介绍该产品在上海5家医院皮肤科对150例病人的临床验证,其有效率为100%。没有发生一例中毒、过敏现象及产生副作用。 那么,为什么同样使用奇妙换肤霜而反应有所  相似文献   

16.
刘勇 《新闻界》2000,(2):53-53
提倡写短消息 ,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从40年代开始 ,中央宣传部门就不止一次的要求把消息写得短些 ,再短些。消息写得长 ,这是不少新闻媒体久治不愈的顽症 ,喊一会儿 ,短一阵儿 ,然后还是习以为“长” ,该长则长 ,该短也长 ,想长便长了。现在 ,一两千字的消息已屡见不鲜 ,由一版转至二版的消息也已司空见惯。这种“长风”不仅中央大报有 ,地方小报也有 ,较为严重的当属不大不小的产业报了。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 ,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 ,才能写得快 ,只有快 ,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也只有短下来 ,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 ,令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报纸上的社论都太长。以人民日报为例,去年一月至九月国内问题的社论,二千五百字以上者占百分之八十多,三千字以上者占百分之四十五多。人们工作之余,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大家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新闻要短,社论也应该短一些。不然,写得再好,一般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需要量加大了,他们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丰富的信息。所以,信息越快越好,越精练越好。彭真同志曾说过:新闻要写实的,文字要精练,要学会写铁块式的新闻。在国外,媒介能否向社会提供短小精悍的文章,已成为关乎他们生存的问题。近几年,美  相似文献   

19.
李瑞环同志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强调:“新闻报道要增加信息量,就必须多写短新闻,使我们的新闻短些、短些、再短些,改变目前大块文章,长篇讲话过多,专版过多,会议报道过多的状况。”这话很有道理,指出了我国当前新闻报道中的通病。短,的确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了。那么,新闻为什么要短?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20.
陈昱鑫 《新闻窗》2011,(2):84-85
长篇大论的深度报道、典型报道在当今报纸日益见多,作为重大典型,大篇幅、轰炸式地进行宣传报道,本也无可厚非,也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只是生活中的极艳的几朵“红花”,生活中更多的是“绿叶”,是平常而又让读者想知的“信息”。因此,读者在赞誉“红花”之余,同时也常常感到:长新闻太多,短新闻太少,信息量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