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湘是一位早逝的天才诗人,他是文学研究会会员,又与新月诗人有较多联系,在形式的追求上与新月诗派有不少共同处。文章从朱湘所处时代及性格特征入手研究朱湘的叙事诗,着重分析了朱湘诗的观念、对中外文化的态度、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觉继承及叙事诗风格特色等问题,肯定了朱湘对叙事诗的贡献及其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朱湘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独特生命轨迹的诗人。本文对他的作品的分期、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质进行了论述 ,从而揭示出朱湘对我国现代诗歌发展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 朱湘,我国现代诗人。他既是新月派的骁将,又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他的诗作有过独特影响。研究朱湘的诗作及其影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课题之一;撰此年表,是为进一步研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朱湘的诗充满着深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同时又特别讲究诗情、诗意、诗形、诗韵,注重诗的音乐的美。他的诗学思想与他的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是相谐和的,其诗学观是以爱国思想、民族意识为主导的。在朱湘看来,作为真正的诗人,要在对自然、人生的歌咏中,显现诗人的内在的本真情感,而这本真情感的显现又必须在诗形上符合“诗的真理即是美”的审美标准,因而关注人生社会、亲近自我情感、注重艺术美就成了朱湘诗学思想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班业新 《文教资料》2007,(7):99-100
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虽然数量有限,但是质量很高,因而倍受推崇。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以《王娇》为例来考察朱湘的叙事诗创作,并将其叙事诗创作放入20世纪20年代特定的时代文学语境中加以研究,力图展示其叙事诗创作的基本特征,进而把握这一创作在中国现代叙事诗初创之际乃至中国新诗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湘诗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湘诗歌论王伟1933年12月5日,诗人朱湘在马鞍山采石矶投江身亡。滔滔的江水虽然吞设了诗人年轻的生命,但是却无法泯灭他那用心血灌溉出来的诗篇,正如他的挚友罗念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不死也死了,是诗人的体魄;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①一生把写诗作为...  相似文献   

7.
朱湘是我国二十年代新诗坛上出现的很有才华的诗人和“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但他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壮志未酬,身后萧条冷落。对这样一位授黑暗的旧社会吞噬的年轻诗人、教授,作一些探索,是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朱湘祖籍安徽太湖,1904年出生于湖南沅陵县,所以名湘,字子沅,家住长沙。虽然还没有人把他看作湘籍作家,但事实说明他和湖南有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诗人朱湘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关于他的研究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派系的归属。第二、诗作的理解。第三、自杀的反思。三种争议归根到底是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五日早晨六时许,在上海开往南京的吉和轮的甲板上站着一位年轻人,他面对着波浪翻滚的江水,一手拿着晃荡着的酒瓶,一手握着原版的海涅诗选,一边喝着烈性洒,一边朗诵着海涅诗,在轮船抵达李白捞月的采石矶时,他义无反顾,纵身奔赴清流。这位年轻人,就是中国文坛怪杰朱湘。诗人的逝去留给后世无限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出悲剧出现呢?我以为朱湘悲剧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王艳红 《现代语文》2009,(12):111-112
朱湘是一位对诗艺深有研究的诗人,他试制的“新格律诗”对中国诗歌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就朱湘诗歌音节、格律、内在节奏、情绪、形式等方面分析其诗歌的艺术特征,指出朱湘诗歌的形式特色:音节与格律创新的高度和谐、内在情绪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十四行诗早期的成功实践者。  相似文献   

11.
朱湘诗学是中国新诗理论矿藏中一块晶莹的玉石,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朱湘诗学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他的悲观的生命意识、性与文学观以及形式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朱湘是现代名诗人,他对现代新诗的救赎精神与美学维度的营构是他人难以企及的,但他的化身份是复杂的。精美朱湘,焦虑朱湘,边缘朱湘,悲剧朱湘,这些才是真实朱湘的有机构成,也是在新的化语境中认知朱湘的人、诗、人与诗的悖逆及悲剧价值的法门。  相似文献   

13.
朱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贡献的诗人,其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他的诗除少部分对人生略有哀嗟以外,大量的还是充满着人生的温情的,随着阅历的加深,关心现实的成分也增多了。朱湘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注重于新诗格律的创造与音韵的调谐,为新诗创作在如何继承我国古典诗词方面闯开了一条别开生面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朱湘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力争用复活的旧诗词语灌注的新诗语言系统来恢复古典诗歌的理想形态,他从爱国热情下的文学责任、无苦不成的文学之旅、诗歌的唯美和唯用、诗歌形式的技术化、复古迎外以获今这五个方面建构自己的诗歌理论,其诗歌的试验性意义大于其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朱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贡献的诗人,其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他的诗除少部分对人生略有哀嗟以外,大量的还是充满着人生的温情的,随着阅历的加深,关心现实的成分也增多了.朱湘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注重于新诗格律的创造与音韵的调谐,为新诗创作在如何继承我国古典诗词方面闯开了一条别开生面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朱湘故居     
善文 《中文自学指导》2013,(5):F0004-F0004
安徽太湖弥陀镇百草林诗人朱湘故居。朱湘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于1911年回祖籍居住,就读乡塾。  相似文献   

17.
朱湘(1904—1933)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走向诗坛的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不断进步,由自然诗人逐渐过渡到面对人生的社会诗人。他勇于探索新诗的形式,曾对我国早期新诗的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他认为新诗是一方未垦的膏壤,然而却有丰美收成的希望。尽管他的一生短暂、坎坷,充满凄苦与幽愤,他却始终孜孜不倦地在这块膏壤上深耕细作,创作和翻译了大量诗歌,在我国新诗史上留下了他的业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叙事诗处于文学的边缘化地位。朱湘是新诗史早期自觉创作叙事诗的诗人之一,徐志摩称他"宜于作叙事诗和史诗"。《王娇》是朱湘叙事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压卷之作。本文以《王娇》为代表,在对朱湘叙事诗的叙事主旨(诗意)和艺术形式(诗艺)分析基础上,指出了朱湘对现代叙事诗文体建设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在现代叙事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新月诗人朱湘是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和勤奋创造者。他借鉴西方诗律也强调新诗应有传统诗的音乐成分。其诗歌的声韵、字教、结构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朱湘的十四行诗具有探索性的借鉴意义,他的新格律诗则弥补了自由体诗歌的缺憾。  相似文献   

20.
朱湘和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两位杰出的诗人,他们却又都在不足而立之年弃世而去,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本文着力从家庭、事业、情爱和朋友诸方面,发掘和比较二人的心路历程,从而尝试对纯粹诗人的内心世界作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