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好你自己     
13岁那年,我同我的"金牌搭档"汤姆·汉克森有过一次冒险经历.说汤姆是我的"金牌搭档",是因为每次我做"坏事",总少不了他的配合.他叫我"弯点子玛丽安",并说在我身上看不到任何女孩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2.
写作漫谈     
把所见到的题材加工成艺术品,首先是要用我们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找出主题来,然后把它加工成艺术品.这里头就得要注意文艺发展的规律,理论是抽象的说明文艺是具体的形象的描写.如果写诗,说"四月间我到了某个地方"这是一种抽象的说明.李白作的诗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是一个人的官名.他说杨柳的花落尽了,子规又在叫,使人家就想起了这是四月.假如说写"四月间他到了五溪",就没有诗意了,"杨花落尽子规啼"就有诗意.又如李白写的诗"烟花三月下扬州",他加上烟花两个字,就使人想起三月间烟花、烟雾.这个三月就变成很具体形象的了.  相似文献   

3.
caicai1294@sohu.com问:我的孩子快1岁半了,从1岁起他的手腕就开始起小疹子,而后蔓延到膝盖、胳膊等处,好像不太痒,挠一挠会变红。而且,他四肢皮肤的毛孔都是针头大小的白点。有人说这是"太阳疹",也有人说这是"水疹",用过绿药膏、红霉素软膏,没有什么效果。请问,这是哪种皮肤问题?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4.
朋友家有个2岁零9个月大的帅小伙,我和他见过好多次,但关系一直比较疏远。孩子每次见了我,眼神中总有一种"警惕感"。其实,我也尝试过与这个小家伙套近乎,比如,"你叫什么名字啊?""你几岁了?""喜欢吃什么东西啊?""你在玩什么呢",等等,可每次我很讨好地主动与他搭讪时,他总是不愿搭理我,看都不看我一眼,更别提跟我说话了。不过,最近的一次相处,却让他像狗皮膏药一样总是粘着我不放,我俩一下子成了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5.
童言无忌     
正不是"山",是"树"在多多两岁半的时候,有一次在姥姥家里,他好奇地指着一盆花问我:"妈妈,这是什么花?"我说:"红豆杉。"多多立刻反驳说:"妈妈,不是‘山’,是‘树’。"两个"山"在一起真高多多3周岁多一点,开始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有一次,在我给他讲故事时,他突然指着一个"出"字好奇又兴奋地问:"妈妈,这两个‘山’字怎么在一起?好高呀!"晋城凤鸣幼儿园小五班史辰昊妈妈郝燕强电视坏了这天,少儿频道放完《熊出没》之后,紧接着是一部  相似文献   

6.
尹小华 《生活教育》2013,(10):123-124
罗恩·克拉克,美国当代著名优秀教师,其教学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曾经是他最不想从事的职业,但一次迫于父母压力而"误入歧途"成为了一名教师。从此以后,他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究竟有什么魔力呢?他究竟用了什么"邪门怪招"呢?带着这种疑问,我阅读了他的著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从开始的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到最后对这位"降魔高手"肃然起敬,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奇思妙招,而是因为很多我们感到似曾相识的"工夫"被他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我们好像总差那么一  相似文献   

7.
<正>另一种地狱有个人死后,在去见阎王的路上,经过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主人邀请他留下来居住。这个人说:"我在人世间辛苦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只想吃喝玩乐睡大觉,我讨厌工作。"宫殿主人答道:"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舒适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我这里有先进的电子产品,你想玩哪款游戏就玩哪款游戏,不会有人来指责你。另外,我保证没有任何工作需要你做。"于是,这个人就高兴地住了下来。开始一段日子,他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读书     
青年会叫我在未离南方赴北方之前在这里谈谈,我很高兴,题目是"为什么要读书"。现在读书运动大会开始,青年会拣定了三个演讲题目。我看第二个题目"怎样读书"很有兴味,第三个题目"读什么书"更有兴味,第一个题目无法讲,"为什么要读书",连小孩子都知道,讲起来很难为情,而且也讲不好。所以我今天  相似文献   

9.
<正>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度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的不知所措,那要困难复杂得多。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上述这些困难的问题。……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一个人正应该从这里开始认识自己,开始自我  相似文献   

10.
那年我18岁,刚上大一。从小生活优越当惯了"伸手皇帝",于是我在校园BBS上发了个帖,大意是:因本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为不影响学习,特征陪读一名照顾生活起居,限男生,贫困生优先。马自强是这个时候打电话给我的,他的声音听起来很诚恳,他说他符合我提出的全部条件。我挺客套地问,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他沉默良久,"我家里特别困难",然后挂断  相似文献   

11.
放烟花     
"过年了!过年了!"在一片欢呼声中,几缕(lu)烟花腾(teng)空而起,在天空中慢慢散开,有的像花朵,有的像蜜蜂,还有的像流星,好美呀!看到这里,我也不禁想放一个烟花试试。我拿出家里的烟花,有"陀螺(tuoluo)"、"蜜蜂"、"蝴蝶"……我先拿了一个"陀螺"放在地上,然后点燃一根香,用燃着的那头对准导线,轻轻一碰,导线立刻"哧哧"地冒着火花,我赶紧躲在一边。这时,"陀螺"开始飞速旋转,还发出耀(yao)眼的光芒,就像平地上刮起了龙卷风,真好看!接着,我又放了  相似文献   

12.
正那天我回到家中,面对着先生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对他说:在纸的上边,请写下"我的支持系统"这几个字,在纸的左边,请写下"人物的称谓或姓名",在纸的右边,请写下"与我的关系"。好了,开始吧,尽快,不假思索。你要知道,所有的心理测验都烦请再三斟酌。他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今天又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想在我这里做个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今天,奇思和妙想要去会一会本班号称"数学怪才"的徐悦,他设置了一个"数学怪才城",奇思和妙想可不放在眼里,击破它没说的!  相似文献   

14.
正苏霍姆林斯基(1918一1970)是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18岁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他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认为,"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决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他主张,决不能仅仅把孩子关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对孩  相似文献   

15.
福娃的传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话我到现在才算是真正领会了。且先不论别的什么奇人怪事,光是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怪才"。何怪?听来便是。  相似文献   

16.
正二十四年前的十六七年,是我的学生时代。我生于"名门"——名闻乡里的特困户。我的学生时代开始于西沟分校。这里复式教学,两个班四个年级。上学,于我实在是个大事。我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都是文盲。而我,赶上了好社会,那样一个家庭也可以上学了。上学的第一天,虽然是我的大日子,也不可能"著之竹帛",天气如何心情啥样学点什么,已经"如烟"了。好在有一件事让这个日子留下了重重的痕迹。那天早上,大约是高兴还有点忐忑地来到学校。曹老师登记新生,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知道  相似文献   

17.
正"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的收笔与撇的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直线上。""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与横折弯钩的收笔应该在一条水平线上。""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弯的部分应该与撇平行。""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应该超出横折弯钩的起笔。""‘力'字呈陀螺的形状。"……讲台前的屏幕上,赵老师展示出一个大大的"力"字,她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力"字有什么规律。孩子们不假思索,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察,清脆的声音响彻会场。紧接着,赵老9币让学生打开写字教材开始描红,然后尝试写第一遍,写完后一个小男孩大胆地站起来展示他写的"力"字,并进行  相似文献   

18.
菁灵姐姐:我和强都是班干部,也是学习对手,在文学上我比他强,但在他眼里我无论做什么都"有问题",而且他爱做些"小动作",在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就是"我是怎样一种人"的自我概念。你把自己想象成怎样一种人,你就会怎样行动。所以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学生的"自我意象"紧密相连,由此决定学生的个性、行为。二."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有的学生说,他没有"英语细胞","在英语学习上很笨",他已经努力了,但英语还是挂"红灯"。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他迟钝或缺乏基本能力。他的问题在于他有一个不适当的"自我意象"(例如我没有"英语细胞")。他不说"我那次考试失败了",而是下结论地说"我是个失败者","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于是一种恶性循环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5年前,根据报社的安排,我要在重庆的街头采访一个捡垃圾的人。我选择的那位捡垃圾的人叫张春山,甘肃天水人,24岁。他穿白衬衣戴白手套,头上戴一顶草帽,手中拎一铁弯钩。奇怪的是,他的衣服居然干干净净。张春山告诉我,他喜欢这样一套一成不变的"行头",还纠正我的话:"我们不是捡垃圾,是拾荒货,知道不?您千万不要弄错了。"我一愣,呆住了。在我的家乡四川,也有"拾荒货"这一说法,其实与捡垃圾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