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生之亭     
<正>我们的一生,如果匆匆忙忙,好像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自己走过的这条路旁到底有什么风景,其实是非常遗憾的。我最喜欢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亭"。也许大家都有印象,爬山的时候忽然会有一个亭子,或者你走到溪流旁边忽然会有一个亭子,亭子就是让你停下来的地方。研究中国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宋代绘画里凡是画亭子的地方,一定是景观最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停"这个字,即"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所以,"亭"是供人们停顿、歇脚和休息的地方。驿道,是用来让人们赶路的,而亭子却是供人们停下来歇脚的地方。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这不是有碍于人们赶路吗?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停”这个字,即“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所以,“亭”是供人们停顿、歇脚和休息的地方。驿道,是用来让人们赶路的,而亭子却是供人们停下来歇脚的地方。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这不是有碍于人们赶路吗?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4.
<正>"停"——暂时的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说,喜欢在路上,我亦如此,因为,每天给到的都是陌生、偶然、未知,有单一给不到的刺激和兴奋,可,会有意外发生,就忽然有一个地方,第一秒就俘虏了你的心,让你愿意自此停留,直到老去,于我,那个偷心的地方是丽江。尽管丽江多面,每个人遭遇  相似文献   

6.
文老,我国古人写离别之苦的诗歌特别多。唐代诗人李白写的《劳劳事》这首诗,我就很喜欢。他写道:“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我觉得这首诗写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又很感人。那么这“劳劳亭”在什么地方呢?劳劳亭在现在南京市区,它是当时人们送别友人的一座亭子。在我国古代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人们在这些亭子里与友人、亲  相似文献   

7.
正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的东西不知道。所有的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人的房间》中说:"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生、作  相似文献   

8.
<正>到秘鲁首都利马旅游,受到当地朋友的热情接待。朋友陪我到各处景点游玩,在街头一处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我看到一个奇特的装置矗立在眼前——那是一个约5米高的铁盒子,一根粗铁管一头连着铁盒子,另一头连着一个小亭子,路过的人,几乎都要钻进亭子里待一会儿,出来时精神看上去特别饱满。我迷惑不解,那小小的亭子有何魅力,让人们趋之若鹜?朋友看出我的疑惑,爽朗地笑了笑说:"这是秘鲁的‘空气树’,专为净化空气  相似文献   

9.
1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我在桥上走,忽然桥一断,我就掉进水里面了。我在水里游,忽然看见一条鲸鱼,向我扑来,我就很快地游。我往后面一望,咦,鲸鱼又不见了。我就准备上岸,一个蝎子把我的脚夹住了。我就把脚抬起来,把蝎子往水里一扔。我一看脚,又红又肿。这时,我就醒了,原来我的脚把床角碰了一下,碰疼了,是一场虚惊。2假如我能飞,那该多好啊。我上学也不要走那么多路。到别处旅行也不要坐汽车。想拿很高的东西也很方便。还可以飞到很高的地方看风景。假如我能飞,也有不好的地方。我飞到了森林里,猎人把我当成老鹰打了,我就会没命。…  相似文献   

10.
刘代军 《湖北教育》2007,(12):38-38
当车轮缓缓转动时,我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呼喊:"老师,老师!"我循声望去,是我们班的班长,她正努力地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使劲地叫我。"老师,你不要对同学们失去信心,你一定要好好教导他们,他们会听话的……"  相似文献   

11.
我,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可惜眼前架着一副笨重的眼镜。戴一副眼镜,像熊猫眼一样,做什么事都不方便,摘下眼镜做什么也不行,该怎么办呢?走进房间睡觉,一个小人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你是谁?你怎么会出现在我家呢?”“我叫小丁儿。”“小丁儿,你来这里做什么?”“我呀,来把你接到近视国去呀!近视国不仅不要写作业,也不要戴眼镜,更不要保护视力。”“是真的?”“那你去不去?”“去!去,一定要去。有好地方,不去就亏了。”“可是怎么去呀?”“只要闭上眼睛转三圈,就可以了!”我赶紧闭眼转三圈。到了,一个黑洞洞的世界里,各家…  相似文献   

12.
<正>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实在地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不知道的。所有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不要自以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人的房间》中写道:"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  相似文献   

13.
政治家福克斯在英国历史上十分有名,他以诚实和信用立身,团结了许多公民。但当时的英国政坛充满了欺骗,公民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政治就是撒谎,没有人比政客更会说谎了。所以,仍有许多公民对福克斯的演说持怀疑态度。一次,福克斯受邀参加大学的演讲,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是,从来没有。”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轻笑出声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福克斯并不气恼,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很有意义。”有一位父亲是位绅士。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实在太破旧了,于是想让工人把亭子拆了。而他的儿子对亭子很感兴趣,他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工人们是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的,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父亲答应了。儿子走后,忙碌的父亲却把儿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拆除了,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父亲惊异地看着儿子。儿子说:“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父亲...  相似文献   

14.
1+1的智慧     
自由离子 《初中生》2005,(15):12-13
我只是想让每一个中学生都不要有自卑或者总 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的感觉,学学美国人:我能行! 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你也是。 "可是我觉得我一直很笨呀!" 很多人会这样说。那么,让我们来 做一个测验。  相似文献   

15.
爱的净化器     
爱唠叨是每一位妈妈的天性。我的妈妈也不例外。每当妈妈唠叨我时,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声音告诫我说:"听妈妈的话,不要顶嘴,不要惹妈妈生气,妈妈这是为你好哇!"另一个声音充满挑衅地说:"把你的怒火冲她发泄出来吧,这样你就舒服了。"而每一次,挑衅之声总能战胜告诫之音。它怂恿我变着法儿地  相似文献   

16.
自尊无价     
有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某商人看到一个衣衫槛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连忙走开。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个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忘了我,我  相似文献   

17.
怪小球     
请你把左右两手的食指放在距离鼻尖30厘米的地方,两只食指的指尖相对。眼睛越过指尖对面的墙壁上注视。这时候,你会忽然发现,指尖的中间似乎夹有一个奇怪的小球。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正>孔夫子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他人。而到了现在这个时代,我想说,"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即使是你觉得好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韩非子》中的郑人,是一个"我把我觉得好的都给你"的典型代表。郑人爱鱼吗?当然爱!他买了一缸鱼,放在  相似文献   

19.
飞檐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其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是中国古代建筑上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现有的许多名胜古迹中,仍能一睹其芳姿.在学习了物体的平衡后,我对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请同学们对中国古代桥梁、房屋的飞檐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于是有些学生开始了调查,查找资料,进行研讨,下面是我和学生对飞檐问题的研究过程及结论.  相似文献   

20.
我老觉得上天欠我一个"金色的童年",每天都悲哀得不行。第一大悲哀:忽然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样子。想当年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长相不把人吓坏已纯属不易,但现在,我没逃过古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当在电视里看到一个美女,我就阴恻恻地问我妈:"她好看还是我好看?"这时,我妈就用无可置否的口气说:"你比她好看一千倍一万倍一万万倍!"说着,她让我摆一个"回眸一笑"的姿势,然后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