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韩昌黎文学传论》(以下简称《传论》)由三秦出版社于2003年1月出版。这是西北大学教授阎琦继《韩诗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之后的又一部韩愈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2.
《玄风庆会图》是元代至元年间道士史志经所编纂的全真祖师丘处机的画传。现存《玄风庆会图》残卷的劝缘题名中,有很多明代的道士与官员。这些明代劝缘题名接续在元代劝缘题名之后,未引起前人注意。通过对这些题名信息的考证,现存的《玄风庆会图》残卷应为明代宣德四年到宣德七年之间重印;重印的地点为北京;重印的原因则与明初北京白云观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裴注所引书的史传文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国志》裴注所引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价值。这种学价值,来自历史渊源的习染、时代风的熏炙和裴松之作注指导思想的影响。其学性表现在:善于叙事(情节颇具戏剧性,精彩的场面描写,详略得当,疏密有度);善于写人(选择典型事例写人,注意描写人物外貌、神情和动作,善于以语言对话刻画人物);善作辞藻。这些史料,对后来的小说、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世纪70年代,巴黎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学组织——“梅塘集团”。一群崇尚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青年作家,聚集在盟主左拉的麾下,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自然主义学运动。他们于1880年推出的短篇小说集(《梅塘晚会》,被看作是这个学团体发出的自然主义学运动的宣言。这些青年作家是:阿莱克西、塞阿、埃尼克、于斯曼和莫泊桑。他们以丰富而成功的创作实践,在法国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左拉、莫泊桑是其中的佼佼。  相似文献   

5.
王鹏 《华夏文化》2008,(1):60-61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也不过四千多年,然四五千年以前的人类靠什么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呢?原始符图无疑是文字的雏形。或如《山海经》中传说的河图、洛书,据说夏朝人得之曰《连山》;商朝人因之做《归藏》;周人也是以此演成《周易》的。《周礼》中又把《连山》、《归藏》、《周易》并列,  相似文献   

6.
卞孝萱 《寻根》2008,(3):104-105
清末民初,扬州方尔谦、方尔咸兄弟“诗名满淮海”,世称“二方”,兄为“大方”,弟为“小方”。我在《寻根》2007年6期发表《“联圣”大方二三事》,今再发表《从〈扬州辛亥吟〉看小方》,合并观之,才能全面了解“二方”。  相似文献   

7.
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李开元先生今年在《史学集刊》第4期上发表了《解构(史记·秦始皇本纪)——兼论3+N的历史学知识构成》一文,阐发其“3+N”史学理论,于今日史学理论界有莫大的益处,将抽象的史学理论与具体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世俗的珍贵历史献,是人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出现在遥远古代的、色泽绚丽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艺作品,如同其他类似的书籍一样,《圣经》中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理演变进程,无论他们的种族、语言和化如何,它反映的是人类渴望与追求真理愿望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吕氏春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20世纪关于《吕氏春秋》的研究状况作了比较系统的述评。章对《吕氏春秋》研究中的不同学术观点,作了客观的描述和简要的评说。章述及的主要内容有:《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及作、学派属性与思想倾向、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思想特点、与《淮南子》的关系、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孔暄 《世界文化》2007,(9):33-34
田纳西·威廉斯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着重描绘美国旧南方女性的生活图景,揭示她们的痛苦和不幸。作者在他的名剧《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女性,并对她们在命运中的挣扎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相似文献   

11.
1922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发行,几乎在一夜之间,它就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这部情节蔓延、结构繁复的小说能够得以出版,费尽周折。曾有人认为它是淫秽的。它最后在巴黎的一家小书店里问世,“权威的评论家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事件之一”。《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  相似文献   

12.
1976年,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The Woman Warrior》(女勇士)问世,即刻在美国获得空前反响,热销程度为汤亭亭和出版商所始料不及。这部作品不仅为作赢得了各项大奖,也确立了她在美国学史上持久而又深具影响的地位。更为可喜的是,美籍华人学这棵幼苗终于破土而出,暂露头角并呈茁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问世大概已近700年,中国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传抄、刻印、校勘、评改,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般说来,这些做了各种各样工作的人,都有功于《三国演义》本的增色和流传,而明中叶李卓吾、清初毛宗岗是最大的功臣。300多年来,“毛本”压倒一切旧本独行于世,至今仍是多家整理本的依据,可说是《三国演义》传播接受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奇事。  相似文献   

14.
程巢父 《东方文化》2002,(2):110-118
《答北客》是就汪鉴籛1953年冬迎陈寅恪先生北上任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一事而发。陈先生这首诗古典今典涵蕴很多层次,须以剥蕉见心的方法层层披解,始能贯通。诗的首句是:  相似文献   

15.
刘淑丽 《寻根》2008,(6):40-43
周代对于女性的论述在《周易》中较为集中,尤其是其中的《家人》、《恒》、《成》等卦。战国时代的苟子就已经注意到了《周易》有关女性与男女关系的论述,《荀子·大略》说:“《易》之成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周易》者,“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所以,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可以代表周代人的观念。事实上,周代有关男女之别的阐述与规范已经很多,而男尊女卑观念也是在这个时代被反复论述的。  相似文献   

16.
陈拙 《华夏文化》2000,(4):54-55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著于1938年,是20世纪前期学术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由于某些非学术方面的因素,这部近代史专著已经被人们淡忘了,不少青年学者对此书及此人缺乏基本的了解,因而有必要从学术角度加以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7.
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尚书》学术界历来定为“伪书”,其中一条重要论据,说古《尚书》是搜集旧籍引语而编造出来的。本通过对古《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得出六条反证,阐明古《尚书》决非编自旧籍引语,而是别有来源的真古献,因而对其学术价值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余冰 《寻根》2013,(5):119-123
《文心》是1943年在成都编辑出版的一本杂志。发行人李小珊。编辑者署文心文艺月刊社编辑部,实际的编辑人是唐振常。
  唐振常(1922-2002),四川成都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宣布停办。翌年复校成都。唐振常为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他晚年在《旧稿往事》中回忆:“1943年3月,我和几位初中旧同学忽然不甘寂寞,编辑出版了一个文艺杂志。这个杂志叫《文心》。”  相似文献   

19.
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大师果戈理,于1836年发表了他著名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剧情并不复杂: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一筹莫展,离开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时,却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作为经典,《钦差大臣》被多次搬上中国话剧舞台,它在语言、结构及展示人物心灵等方面独特的艺术魅力,曾唤起中国数代观众的深切共鸣。2003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编剧王景贤将果戈理的话剧《钦差大臣》改编成中国傀儡戏版《钦差大臣》,并倾全力将其推上舞台。同年8月,中国傀儡戏版《钦差大臣…  相似文献   

20.
宋伯胤 《寻根》2006,(1):83-87
最近读日本文学修士冈仓天心(1862~1913年)在明治三十九年(1905年)写成的《说茶》中文新译本,东京大学藤田一美教授在题写《致中国读者))代序中说,这本书和中国读者见面。“就像回娘家的姑娘似的”,但“真是太晚了些”。其实,早在1942年,我国学者已经看到这本书,并且译为《茶之书”。书中关于唐代茶文化,主要是以陆羽及其《茶经》为张本,天心先生明确指出:第,“茶。开始是用作药材。后来就成为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