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幽默     
不写白字老师:“你怎么一写到‘白’字就空起来不写呢?”学生:“爸爸告诫我,千万不要写白字。”笔误某生正在尽心描述着一人物的外貌,偶遇一字不会,遂问其同桌:“一副眼镜的‘副’字怎么写?”“一副跳棋的‘副’!”  相似文献   

2.
教贵得法     
在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况: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教,会给学生留下不同的印象。有的老师使学生觉得如乘轻舟,一路顺风;有的老师使学生感到如入深山,举足艰难。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善教者,得法,省时省力,“事半功倍”;不善教者,不得法,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有些学生往往把“染”中的“九”写成“丸”,多写一点。如何教好这个染字呢?有这样三位老师,他们的教法确实是称得上独具匠心,耐人寻味。有一位老师教“染”字时,把“染”拆成三部分:水(氵)、木、九。“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水’呢?因为染色要用水;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木’呢?因为染料是植物;为什么‘染’字里面还有一个‘九’呢?因为在古代‘九’表示数量很多,这  相似文献   

3.
午饭后,姜旦旦回到小书房,又翻开作文本,看他那已经看了几次的评语:“姜旦旦同学,你的‘说’字为什么都是秃着头?你要知道,大多数‘说’字是要戴‘帽子’的。”姜旦旦还是没有看懂那评语的意思。他想:“同学们都说作文老师写的评语很有意思,我怎么就看不懂呢?”然而,姜旦旦还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轻声地自言自语起来:“‘说’字秃着头?要戴‘帽子’?戴什么‘帽子’?……”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说”字不放。他看着看着,那“说”字一颠,闪动了几下,从作文本上站起了一个小小的秃头“说”字人!那“说”字人一站起来,就朝着姜旦旦哀求说:“旦…  相似文献   

4.
煮书     
请你阅读阅读级别:★★★★题目设计:姚来祥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的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  相似文献   

5.
林金炎 《师道》2007,(4):53-54
贾代儒,何方人氏也?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私塾老师。他与新课改好像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怎么把他们扯在一起呢?我们且看贾代儒的课堂教学:到了下晚,代儒道:“宝玉,有一章书你来讲讲。”宝玉过来一看,却是“后生可畏”章。宝玉心上说:“这还好,幸亏不是‘学’‘庸’。”问道:“怎么讲呢?”代儒道:“你把节旨句子细细儿讲来。”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练习,一个学生问同桌:“你记不记得‘攀登’的‘攀’字怎么写?”“当然记得啦。”同桌兴奋地回答,“这个字是上个学期学的,那次写生字和单元考试,‘攀’字我都写错了,老师还罚我把那个字再多写5行呢!他还再次告诉我怎么去记这个字,‘大手举起两根木和两个X’,你看,容易记吧。”  相似文献   

7.
我在中学当语文老师的时候 , 曾有一 代个对语文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问我 :“老师 , 郊我发现有的辞典里不能查带左‘阝’和右‘阝’ 组的字 , 要分别到‘阜’部和‘邑’部里才能查到 , 这是怎么回事呀 ?” 了 完我说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 下 知节课我在班上讲,你和同学们一起听。”于是, 这在下节课上 , 我向同学们讲了如下知识 : 现我们平时俗称的左耳旁和右耳旁写出来 部是一样的 , 但其实是由两个不同的字演变过 …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响了。面对陌生的班级,袁老师从容地开始讲课。在板书课题后,袁老师以亲切的语调问学生:“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议论文。”“你怎么看出来的?”“因为题目的第一个字是‘谈’。”“好,这位同学说得对。题目中有‘说’、‘谈’、“论’这些字,常常是议论文的标志之一。”(评:教者从解剖题目入手,通过启发,把鉴别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教给了学生,话不多,却无形中传授了新知识。)教师接着说:“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议论文该怎么学,又该怎么写。议论文是讲  相似文献   

9.
游艺转盘     
笑一笑举一反三“爸爸,月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糖酥饼的‘饼’字。”“糖酥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煎饼的‘饼’字呗!”“煎饼的‘饼’字怎么写?”“烦透了!我举一反三地教你,你都不会!”  相似文献   

10.
开心驿站     
最后一问老师说:“快要考试了,试卷已经交到印刷工人手里。你们要好好复习功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请问那位印刷工人住在哪里?”也不知道老师:“克劳德。昨天考试时你抄莫德的答案了,是不是?”克劳德:“是的,可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老师:“莫德第10题答案是‘我不知道’,而你的答案是‘我也不知  相似文献   

11.
开心QQ糖     
为什么魏同学打电话给何同学,何同学不在家。于是,他妈妈接电话:“喂!他不在家,请问你贵姓呀?”魏同学:“我姓魏。”何妈妈:“魏什么?”魏同学:“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爸爸姓魏,所以我就跟着姓魏了。” 一根鱼骨头老师:“我们人体中共有大小206根骨头。”学生:“我有207根。”老师:“你怎么会多一根呢?”学生:“今天早晨我吃下一根鱼骨头。” 靠山学生:“老师,你把我的名字写错了。”老师:“没错啊!”学生:“我是‘峰’,你写成‘峯’了。”老师:“这俩字可通用。”学生:“可我爷爷说,那样我才会有靠山。” 做好事课堂上,老师正在表扬做…  相似文献   

12.
字迹潦草     
学生打开作文本,对老师写的评语看了又看,怎么也认不出写的是什么,他就去问老师。 学生:“您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师:“这·,’二老师仔细看了一会,又想了一番说:“你怎么不早来问,可能写的是‘字迹潦草,以后注意’!” 学生:“怪不得,我看了半天,认不出来是什么呢。”字迹潦草@任万良  相似文献   

13.
审题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领会题意,作起文章来能围绕中心,选材恰当。第一篇作文命题是《大雨中》。这个题目的是根据暑假期间本地区连降大雨的实际情况拟定的。出题后,我就问:“对这个题目要特别注意哪个字?”开始有个学生回答:“要特别注意‘大’字。”我又问“有不同意见吗?”第二个学生回答:“我以为要抓紧‘中’字。”“为什么要抓紧‘中’字呢?”我立刻追问。“这个题目指明要我们写的是下大雨的时候发生的事。不写大雨以前,也不写大雨之后,才符合‘中’字的意思。”学生回答得很好,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于是我又问:“大雨中的事很多,写哪一些才有意义呢?”学生稍加思索后,相继发言了。有的说:“要着重写大雨中干部帮助社员克服困难。”有的说:“要写社员和大雨作斗  相似文献   

14.
校园逸趣     
教训老师“:犯一次错误,应该吸取一次教训。”学生“:我知道。”老师“:那你为什么屡教不改呢?”学生“:我是为了吸取更多的教训才这样做的。”隔日作废一群违反校规的学生,被老师处罚后,写了悔过书。过了两天,这群学生又被带到了教导室。老师说“:你们不是写了悔过书了吗?”学生说“:请老师看‘悔过书’的反面。”老师这才发现,反面还有四个字“:隔日作废。”睡眠不足一日,历史老师正在上课,正好讲到拿破仑。看到台下打瞌睡的学生,老师感慨地说“:各位同学,拿破仑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你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小强答“:睡眠不足会长不高。”…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我们的作文辅导班里,发生了一件“乞丐门”事件. 一天,上作文辅导课,我们都在专心地写作文.就在我一会儿冥思苦想,一会儿奋笔疾书时,突然遇到了“拦路虎”.我思来想去就是想不出有个字怎么写,看看左右同学都在认真地写着,我不便打扰,只好向老师求救:“吴老师,请问‘乞丐’的‘丐’字怎么写?”  相似文献   

16.
幽默快餐     
野味餐厅顾客刚开始吃饭,就连连抱怨:“这饭怎么跟生的一样,太糟糕了。”服务员麻木不仁地回答:“你没看我们的招牌是‘野味餐厅’嘛。”别着急顾客:“我的菜怎么还没有做好呢?”服务员:“请问您定了什么菜?”顾客:“炸蜗牛。”服务员:“噢,原来是这样,请别着急。”顾客:“我已经等了45分钟了。”服务员:“这是因为蜗牛是行动迟缓的动物……”用“糖”造句老师:“现在请大家造一个句子,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一个‘糖’字。”学生:“我在喝茶。”老师:“‘糖’在哪里?”学生:“在茶里。”·幽默快餐·成绩单的妙用“你的成绩单在哪里?”父亲兴致…  相似文献   

17.
不写白字     
老师:你怎么一写到“白”字就空起来不写呢?学生:爸爸告诉我,千万不要写“白”字。不写白字  相似文献   

18.
幽默集中营     
用第一人称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打开书了吗?请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问题你们都听懂了吗?”这时小林同学举起手,老师问他:“小林,你有什么不明白吗?”“老师,怎么理解您说的‘用第一人称复述’呢?”小林问,“譬如说有这样一个句子:‘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如果我用第一人称复述,难道要说成‘我从蜂巢里飞出来’吗?”棉花与铁的比较老师问妞妞:“10公斤棉花和10公斤铁哪一个重?”“当然是铁重。”妞妞回答。“怎么会呢?妞妞,它们一样重。”“假如你先把铁从窗户扔出去,打在一个过路人头上,然后把棉花从窗户扔出…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上课,张老师满面春风地快步走上讲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在黑板这块黑土地上种上‘鲜花’。”“黑板怎么成了‘黑土地’?又怎么种花?”台下同学纷纷议论起来。张老师示意大家安静,并在黑板上写了两行字:“百花盛开万里香———‘花’字组词大比拼。”还讲了比赛规则:用“花”字组词,组两字的、三字的、四字的,例如,鲜花—花仙子—百花怒放,这样的形式为一组,组三组为及格,五组良好,八组优秀,比赛时间为五分钟。黑板也被平分为四块,每组一块。每组都选好一名组长,负责写字。比赛开始了,四位组长在黑板上飞快地写着。同学们谁都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20.
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妈妈,您辛苦了!班会快结束时,班长请我讲话。我说:“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回忆,妈妈为你做的哪件事最让你难忘?”于是,我看到学生都在沉思,有的甚至默默地流了泪。我请那位流泪的女生谈谈,她说:“那一次,我发了高烧,恰巧,妈妈也生了病,天又下着大雨……”她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别说了,我们理解你的感动!”又有几位学生说了令他们感动的事情,我说:“请大家再想一想,明天就是‘妇女节’了,你们将会怎么去感恩呢?”沉思片刻,孩子们小手如林。“老师,明天,我会承包妈妈平时做的一切家务……”“老师,明天,我会用零花钱为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