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爱     
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妇和她那年轻力壮的儿子一起生活。儿子觉得老母已经没什么能力赚钱,自己还得养活她,便决定将其遗弃到山顶喂狼。一天,儿子将老母背着向山上走。老母问:“儿子,你把我背到哪里去?”责任编辑/比格“喂狼。”儿子的话音很自然却不乏冷淡,老母没有感到心酸,因为她知道自己已是一个浪费五谷、无所作为的“废人”,如果再这样活下去,只能给儿子增添更多的麻烦,这么一想,她心静如水,任儿子所为。在上山的时候,儿子见其母一直在往小路上扔石子,便问:“娘,你扔石子干吗?”老母说:“娘怕你下山迷路,扔石子给你引路啊!”母爱的深沉,是…  相似文献   

2.
富有与贫穷     
一次,一位非常有钱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乡下,他想让小儿子看看贫穷有多么可怜。他们找了一个最穷的家庭,在那儿住了一天一夜。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认为此行如何?”“非常好,爸爸!”“现在你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吧?”父亲问道。“是的。”“你都看见什么了?”“我看到我们家只有一只狗,而他们家有4只;我们家花园中央有一个游泳池,他们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进口的灯,他们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的院子虽然很大,他们的院子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沉默无语。儿子补充道:“谢谢你,爸爸,你让我明…  相似文献   

3.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  相似文献   

4.
现场教育     
<正> 黄明知道儿子的学校今天发成绩单,就早早回家看儿子的成绩。儿子读书一向不用功,成绩很差,他自己不着急,却急坏了黄明。黄明希望儿子这回考得好一点,可是回到家一看那成绩单,竟没有一门及格,最少那门只得21分。黄明大骂说:“你读书这么差,将来能干什么?”儿子说:“我长大去踩三轮车。”黄明气炸了肺,甩手给了儿子一巴掌。  相似文献   

5.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正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魅力所在。这位童话作家的人生历程更富童话色彩:小学学历却成长为今天的中国“童话大王”;国内惟一创立了自己品牌的专卖店的作家;一人独揽一本杂志创作;声名如日中天之际却宣布“封笔”;几年前断绝了与媒体及作家圈的往来,居于远离喧闹的地方;儿子弃校归家,自己教育……  相似文献   

6.
孤独的房东     
老房东拥有物质的温饱和生活的恬静,他的精神生活却充满了孤寂和贫乏。这通过委婉蕴藉的字表达出来:老房东观看来往行人以排遣无聊;将念子爱子亲子之情寄托于热心谈及自己儿子;将对孙子的一腔浓思寄托于倾听“小喇叭”节目。老人时时思念亲人的苦思无奈被表现得酣畅淋漓,撼人心扉。因此,“常回家看看”是一种应大力提倡的“孝道”。本委婉达意的手法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背上行囊,要去千里之外投拜菩萨。路上遇到一位禅师,禅师对他说:“与其拜菩萨,不如拜佛。”那人问:“佛在哪里?”禅师告诉他:“当你回到家,看到有个人披着毯子,反穿着鞋来迎接你,那就是佛。”那人返回家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听到儿子的呼喊,立刻兴奋地跑来开门。匆忙中母亲没有来得及穿衣服,只披了条毯子,拖鞋也穿错了。见到冲出门来的母亲,儿子顿时大彻大悟。母亲是佛,虽有些片面,却直指佛的本义。人们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他们如春风,明丽舒朗,和煦温厚。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拨亮一双双充满迷惑的目光;以自己的慈爱,让一…  相似文献   

8.
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不惜花费上百元为自己购置一张高档麻将桌,却舍不得花费几十元为儿子制作一张普通的家庭小课桌(复习功课,写作业)。后来,耳濡目染,儿子学会了搓麻将,进而厌学、逃学。这位父亲一味斥责儿子没出息,不争气,却  相似文献   

9.
现实与奇想     
一个普通的中年汉子,有一天忽发奇想:要是天下的人都死光了,就剩下我一个人,那该多好啊!那时,我就拥有了整个天下!说来也怪,这个想法刚在他脑中一出现,只见周围的人竟像中了邪似的纷纷倒下!没多久,全天下的人果然都死光了,就只剩下他一个人活着。世界顿时陷入一片可怕的静寂之中。汉子虽然拥有了整个天下,但他很快就孤独得难以忍受。“不行!”汉子说,“我至少得有个老婆!”他的话已具备神奇的法力。于是,他的妻子眨眼间就活过来了。但是活过来的妻子马上哭着要儿子。“那就让儿子也活过来吧!”汉子说。可活过来的儿子却吵着要见自己的爷爷奶…  相似文献   

10.
印度有个很有名的寓言,直到现在依然是当地父母用来教育孩子的经典。在古印度时代,有一个经营橡胶生意的商人,晚年已是富可敌国,但他唯一的儿子却性格懦弱,缺乏吃苦精神,更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生意。商人非常担心自己的家业会败坏在儿子手里。他告诉儿子,希望他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挣得一笔自己的财富,他还告诉了儿子一个获得财富的途径:在大河尽头的森林中,有一种非常珍贵的树叫沉香,找到了沉香,就是找到了财富。  相似文献   

11.
早在儿子上幼儿园时,就不止一次听同事们说:“现在小学生的作业题太难了,有些大人也不会做。”每当听到这话,我就很不理解,心想:小学生的作业题能有多难,肯定是你们自己水平太低了。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明白了,原来自己的水平也不高。一次,儿子做数学作业遇到了“拦路虎”,就过来请教我。我接过题就“演练”起来,可忙了半天也没做出来。我不想在儿子面前“掉价”,就一遍遍地演练。尽管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就是做不出。儿子见我一脸窘态,就说:“爸爸以前尽吹牛!”儿子的话,像打翻了我心里的五味瓶……几年来,自己在儿子面前苦心树立的…  相似文献   

12.
现场教育     
儿子读书一向不用功,成绩很差,他自己不着急,却急坏了黄明。黄明希望儿子这回考得好一点,可是回到家一看那成绩单,竟没有一科及格,最少的一科只得了21分。黄明大骂道:“你读书这么差,将来能干什么?”儿子说:“我长大去踩三轮车。”黄明气炸了肺,甩手给了儿子一巴掌。  相似文献   

13.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  相似文献   

14.
张雪 《幼儿教育》2003,(4):39-39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儿子今年就读于我园大一班。儿子平时是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坚持天天上幼儿园。可是有一天早上,我催促儿子快点起床时,儿子却慢吞吞地吐出了一句话:“我不想上幼儿园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连问了几声:“什么?什么?你说什么?”儿子又重复了上面那句话,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问为什么,最后儿子说:“这  相似文献   

15.
《好草都死了》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微型小说,这是一篇写“权钱交易”的故事。文章围绕着叫“瑞雪兆春”的兰草,写了处长三次要兰草的故事。处长所要的兰草也并非自己享用,而是用来卖给别人的。这之间的交易如同是一个“生物链”。处长有权却要钱,富户有钱却想要兰草,儿子无权也无钱,父亲却有让人垂涎的兰草。于是,交易就由此产生了。处长利用手中的权,要儿子去家中要兰草,然后卖给有钱也得不到兰草的富户;富户虽然没有权,但他可以用钱去进行交换,利用他人手中的权,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两盆兰草;儿子大学刚毕业,为了讨好巴结处长,他向父…  相似文献   

16.
儿子总是记不住擦自己的皮鞋,母亲教育了许多次也没用。有一天,母亲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儿子出门前悄悄地替他把其中的一只鞋擦得光亮如新,于是.儿子不得不自己擦好另一只鞋再出门渐渐地.儿子养成了自己擦鞋的习惯。那个“儿子”就是我当时只觉得母亲的招够“损”,如今已近“而立”,回头咀嚼往事,却品出另一番感悟。  相似文献   

17.
马增蕙教子有方●高峰霜著名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蕙宝刀未老,儿子谢东已是当今歌坛的“腕级”歌手。为此,人们常常赞扬增蕙教子有方。马增蕙多年来因工作关系很难顾及家庭,自己也常常为没给予子女更多的母爱而深感不安。但从小活泼顽皮的谢东长大成材后,却发自内心地感...  相似文献   

18.
马际娥 《家庭教育》2007,(10S):30-31
有这样一位母亲,生活节俭,但对自己7岁的儿子却有求必应。有一次,母亲带儿子到公园玩耍,儿子看中了一瓶包装精美、近10元钱的饮料.母亲二话不说就给儿子买下了。儿子喝了几口不愿再喝,口干舌燥的母亲刚拿饮料送到自己嘴边,儿子就气冲冲地过来夺过瓶子摔到地上,并高声尖叫:“这是我的,不准你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许多家长总喜欢向孩子显示自己的强大,他们认为强大才有威信,而生活却告诉我们: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首先源于父母的“示弱”。听说过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故事吗?儿子4岁的时候生病发热,卢勤带儿子去打针,针刚扎进去,儿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卢勤见儿子哭了,自己也忍不住流眼泪。儿子立即不哭了,他问母亲:“又没扎你,你哭什么?”母亲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儿子立即逞起了英雄:“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第二天,儿子真的一个人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把卢勤和护士都…  相似文献   

20.
寓言是通过假想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渔王的儿子》就是一篇寓言。作者从成功渔夫的苦恼着手(权且不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于司空见惯之中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孩子们总是在自己的实践中积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条路径任何人都不能改变。“渔王”正是因为没能看清这一点,没能给孩子独步人生考场的机会,“只传授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所以最终导致他的三个儿子虽然拥有渔王丰富的成功经验,但“纸面”上的“教条”却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