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  相似文献   

2.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冲进娃娃家。很快,那边有两个孩子发生争吵:我的!不对,是我先拿到的!接着,哗的一声,一个孩子把食物碰翻在地。另一边,一个男孩开始四处跑动,一不小心撞到了人,又引起一阵纷乱……这样的场面教师恐怕早已习以为常了,但其中隐含的问题的确值得反思:为什么会发生争抢?食物怎么会倒翻在地?为什么孩子静不下心来游戏?  相似文献   

3.
想想我们班平时的娃娃家游戏,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角色,小朋友都抢着去当,而小勇的想法多么独特、新颖,很值得别的小朋友学习。一天中午,我将小勇的做法讲给班上的孩子听,并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你喜欢小勇吗?为什么?小勇哪些做得非常好?哪些做得不太好?假如你是小勇,你会怎样做?孩子们非常热  相似文献   

4.
我希望     
师范还没毕业,有人问我:“你喜欢小孩吗?”我说:“喜欢呀。”“那你喜欢教师吗?”“也喜欢”“那你更喜欢什么?”小孩?教师?我言词闪烁。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孩子。是个孩子多好啊。可以无拘无束地游戏;可以别具一格地妆扮;可以天真地炫耀自己的新鞋;可以自豪地获得老师的小红花;可以显得幼稚;可以蹦蹦跳跳。哦!做孩子真好,可以无忧无虑地愉快生活。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个老师。是个老师多好啊。众兵包围,凛然如大将风度,多威风。可以得意地帮孩子剥开硬桔子;可以带领孩子“寻找春天”;可以成为孩子眼中的大画家;可以是孩子心中的保护神。哦!做老师真好,可以听幼儿唠叨不止地“老师……”“老师……”  相似文献   

5.
向孩子讨教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为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我发出的“站队”口令就像是混乱的导火索,有的孩子会连椅子都顾不上插好,就拥到我身边来,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他挤我”、“老师他是站我后边的”。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把队整好。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开始着手调查乱的原因。 游戏时,我分别和排队时最爱制造混乱的小淘气们聊天:“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排第一个!”孩子们的回答很一致。这第一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忍不住问:“站在第一个与站在最后一个有什么不同吗?”孩子们想了想,说:“没有什么不同。”“那为什么小朋友都争着站第一个呢?”没想到,我刚一问完,孩子们就迫不急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站在第一  相似文献   

6.
早上,孩子们正在自由自在地玩角色游戏。正当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时,只听见“咣啷”一声,一架电话机掉到了地上,机身和拨号盘分离了。“老师,渐渐把电话机摔坏了。”一提起渐渐,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了。这孩子平时好动,又任性,常常有破坏性行为。如把鲜花采下来,把金鱼捏死,把小朋友书包扔掉,等等。我这时正想狠狠批评他一顿,但看到他低着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心又软了下来。我用游戏的口吻对他说:“你是娃娃家的爸爸,为什么要将电话摔破呢?”他说:“孩子发烧了,我想打  相似文献   

7.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加快幼儿的游戏进程,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提供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充分准备。中班孩子与小班相比在游戏中角色意识增强了,对于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应该怎样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孩子需要的、适宜的材料呢?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前段游戏的观察和反思:上学期我班就开设了"小超市"区角游戏内容,创设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综观整个教学活动设计,我觉得有两个问题。一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示范两种唱法让幼儿辨别,模仿合适的一种有表情地演唱,这样演唱虽然统一,但是孩子们真的理解歌曲的情绪吗?二是在手指游戏中,幼儿只能按教师指定的要求模仿,这样的游戏在视觉效果上甚为整齐,但是孩子们真的在感知和表现歌曲吗?真的可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吗?试想,如果能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和设计游戏,然后一起讨论游戏的玩法,教师作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孩子们是否能学得更主动、积极呢?让孩子主动学习$浙江温岭市机关幼儿园…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要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教师到底如何组织角色游戏?一直是幼教界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以孩子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和影响。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及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独立确定。幼儿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角色游戏的内容、动作、对话,都应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发现有不妥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反问、惊讶的口吻,采用提议的口吻及提供玩具和有关材料等方式,去间接地指导和影响幼儿,使游戏活动正确进行。例如:游戏开始了,许多小朋友一下子都拥到“娃娃家”,互不相让,影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我就用提议的口吻问:“你们这儿有几家人家啊”“谁和谁是一家?”……较灵活的孩子就马上会意识到:“我们赶快分成两家或三  相似文献   

11.
户外活动回来,老师准备组织安静游戏。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有的孩子想听老师讲故事,有的想自己讲故事,还有的想猜谜语……他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但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您认为应该怎么解决好呢?  相似文献   

12.
户外活动回来,老师准备组织安静游戏,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有的孩子想听老师讲故事,有的想自己讲故事,还有的想猜谜语……他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但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您认为应该怎么解决好呢?  相似文献   

13.
丁丁刚上幼儿园小班。每天,送丁丁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总能看到孩子们在娃娃家里忙着照顾娃娃,在小舞台唱唱跳跳……孩子到幼儿园难道不用学习吗?怎么都在玩啊?老师说,这是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这个角色游戏有什么名堂呢?  相似文献   

14.
碰到“好问题”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讨论着今天的游戏。当讨论到一个物品归类游戏时,奇奇突然问:“为什么剪刀既是学习用品,又是厨房用品?”我很惊讶,做教师十几年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但我意识到这是个好问题。“其实,剪刀还是木工工具。”有个小朋友在一旁补充。于是,我追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所有的孩子都哑口无言。霎时,我真有那么一丝冲动想告诉孩子们:“因为剪刀本领大”。但我还是忍住了,和孩子们一起把问题记录到了“问题树”上……周五,寄宿制的孩子要回家了。临走的时候,我问:“谁还记得奇奇的问题?”没想到大多数孩子…  相似文献   

15.
1 拉近距离课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过错 ,尊重与自己不一样的意见 ;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你说得真好 ,老师想学学行吗?”“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同意吗?”这样的话语使孩子与我的心拉近了 :“老师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老师你说的我还是不理解 ,我还是觉得我有道理!”真高兴 ,孩子们成了“教师式的学生” ,而我成了“学生式的教师” ,课堂实现了真正的互动交往。如上《小猴子下山》一课 ,在讲完课文后我出了一道扩展题 :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他应该怎…  相似文献   

16.
于立思 《中国德育》2013,(13):31-32
大人都会问孩子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科学家、老师、医生、律师、宇航员、总经理、国家主席,甚至外星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答案,就能发现孩子们想成为的是在某一领域顶尖的人才,孩子都梦想着获得成功的人生。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天使,孩子的梦更是纯净无瑕,对我来说有着无尽的吸引力,所以我选择了为孩子做出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真与假     
我曾观摩过大班社会活动“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活动开始,教师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方法教育孩子要关心、帮助他人。活动最后,教师用手机拨通了因病在家休息的小伟家的电话,请一个孩子直接与小伟通话。当话筒里传来小伟熟悉的声音时,这孩子不由自主地睁大了眼睛,惊喜地问:“你的病好些了吗?什么时候能来幼儿园?我们大家都很想你呢……”听着孩子稚嫩的话语,我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活动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都在专心地倾听着。忽然,坐在后排的望望不停地向前探着身子,问身边的同伴:“这个手机是真的还是假的?不会是玩具手机吧?”听了他…  相似文献   

18.
还记得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毫无顾忌地写下幼儿教育这个专业吗?还记得你在学校里,无数次地憧憬着来到幼儿园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吗?还记得,你第一次到幼儿园见习,看到那么多的孩子们,见到陌生的你,依然无比亲切的拉着你的手,问你老师好时,你心中的那份感动吗?还记得,当你真正的踏上工作岗位,接到自己的第一批孩子,开始真正的实现你的梦想时,你心中的那份激动吗?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走过,而我们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或许,有的时候,孩子的淘气让你生气;或许有的时候,孩子的幼稚之举给你添了不少的麻烦;也或许,孩子…  相似文献   

19.
家长会上,老师开门见山地问,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有的家长点头,有的摇头,还有的点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老师说,前不久,在一次趣味班会上,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假如到了晚上,家里的灯突然熄灭了,你怎么办?每个孩子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们的答案. 有的孩子回答说,叫爸爸修呗.  相似文献   

20.
在做“影响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选择的因素”研究访谈中,小雨说:“我喜欢表演游戏。”我问:“那你为什么不选表演游戏呢?”他说:“我不敢选,以前玩‘逃家小兔’,就是能干的小朋友才能玩,我不能干,所以我不敢选。”我愕然,没想到自己的错误做法过了半年的时间仍然对孩子产生影响。上学期,因阅读活动而产生的“逃家小兔”表演游戏,我班有二十多个孩子想参加,面对这么多热情高涨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解决的办法。有孩子提议分成几个小组共同表演。这个建议事后想想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满足所有想参加游戏孩子的愿望,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