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图书馆成立105周年之际,2014年9月9日,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国家图书馆挂牌成立,国家图书馆同时成为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级典籍博物馆,它的成立是国家图书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上的一个创新,使国家图书馆宏富的珍品有了一个全面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学校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方兴未艾,引人注目。虽然在对其理解上差别甚巨,但综合考察美国和加拿大的使用情况,主要有博物馆磁石学校、博物馆特许学校、博物馆附属学校和第三方举办的博物馆学校。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着特定的主题或目的,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来进行学习的一种常设组织形式,这构成了广义上的"博物馆学校"概念。鉴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特殊性,狭义上的"博物馆学校",则是特指博物馆与普通中、小学之间结成伙伴关系,有共同的承诺和目标,成立常设组织来领导、协调和管理,在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的基础上,把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结合在一起,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挑战自我     
<正>每当我来到博物馆的大门前,就感觉博物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平常来这里,不是为了看展览,就是为了参赛。可今天却截然不同,我来这是为了一个自豪的任务:充当博物馆的小志愿者,为观众们讲解!这真是一个让人自豪的任务,对不对?所以我无比自豪地走进博物馆,穿戴上志愿者的服装,带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判断事物的是非和价值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这一标准有别于传统发展观之处是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用这一标准重新审视博物馆,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完成博物馆的职能担当。一、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博物馆的性质——走出片面为教育服务的误区博物馆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机构,这个问题好象已经解决了,实则不然。不论是“三性二务”中说的博物馆是“宣传教育机构”①,还是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②的说法,都没有对博物馆的性质作出科学的阐释。从逻辑上来说,教育具有强制性,“教育”一词的词性规定了一方…  相似文献   

5.
世博会博物馆是国际展览局的全球唯一官方博物馆和官方文献中心,它是一座非传统意义上的新概念博物馆,具有文化性、市民性、平台性三重属性。为了更好地履行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世博会博物馆借助最新的教育模式——MOOC,尝试建设"微学位"平台,这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创新。文章介绍了全球目前主要MOOC平台和"微学位"的发展动态,认为世博会博物馆"微学位"建设的目标是搭建一个聚焦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专而精的教育平台。"微学位"平台的内容建设需要两步走:第一步,先着手建设具有优势的会展学和博物馆学学科;第二步,扩展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其他学科和行业。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开始,巴黎的博物馆世界又多了一个新去处。1889年开馆的集美亚洲博物馆当然不是新事物,但是,最近对博物馆的内部结构进行的重建工程,然后对于45000件藏品的根本性重组,使得这个经历百年风霜的博物馆焕然一新,根据其馆长让·贾利治(Jean-Francois Jarrige)的说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这个博物馆源自一位富有的里昂实业家埃米尔·集美对古代和东方宗教的狂热爱好。从建筑之日起安置在伊耶那广场上一座漂亮的新古典派建筑里,在初期收藏了创办者的个人收藏,主要是宗教画像。在集美逝世后,这个宗教…  相似文献   

7.
<正>收藏一道,古已有之,近代以来蔚为大观。多谢这一古老传统,我们才可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各种珍稀之物。博物馆的功能之一,是提供公共教育,它通过展览的设置,向公众传达一些最基本的文化观念。所以你很容易从一个地方的博物馆大致判断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比如,延安高架路下面的上海老自然博物馆,以前会在很多动植物标本的说明牌上,指出该物种具有很高的经  相似文献   

8.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而博物馆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在此,我想谈谈博物馆如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一、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清博物馆所肩负的使命博物馆作为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优秀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和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博物馆这些功能决定了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只能依靠政府增加投入,不能以产业化理念为依托整合自己的资源从事经营性活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博物馆应该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博物馆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观众走进博物馆,认知博物馆,已经是当代博物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强化博物馆社会普及教育职能入手,就博物馆如何融入社会、展览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谈到了如何解读博物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以推动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博物馆正在努力使自己跟上公众和现代艺术瞬息变化的要求,博物馆的概念也因此发展和变化。想象—下西安将来作为一座博物馆之城的未来,将是怎样一个场景——为这座城市滋养更厚重的艺术氛围,提供更开阔的交流空间,反馈给社会更多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这正是我们所希望构建的城市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学已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发生重大转变,这是博物馆人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博物馆诠释历史是用文物“说话”的,文物是人类活动的物证,文物的保护传承是靠人去做的,文物的价值也是作用于人的。可以说,离开了历史的人,就没有文物,离开了现在和将来的人,文物就失去了价值意义。因此,博物馆学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可以说是返璞归真。基于此种认识,博物馆对文物人文内涵的发掘应是全方位的,情感内涵作为文物内涵中最人格化的因素,一直处于被淡化的位置,成为博物馆诠释历史的一个薄弱环节。苏东海先生在…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它起到了沟通世界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人欲通过博物馆这扇穿越时空隧道的窗口,去了解社会和各行业的发展。因此,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是最具说服力的,如何举办符合社会需求的展览,让广大观众享受精神大餐?从2001年至2005年,武汉博物馆探寻了一套具体操作方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抓住时势机遇、开展文物征集、策划公众参与的文化活动,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建设好博物馆,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能力不仅是每一个文博人的愿望,也是每个文博人的责任。本文从以创促建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高品质博物馆的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即在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标准下,分别从藏品的征集和研究、博物馆的科学管理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着手,以期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来提升博物馆的实力和影响力,向着建设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是一个博物馆业十分发达的国度,仅是首都柏林就有167家博物馆。那天我们逛到了柏林西南郊达勒姆文化中心的博物馆大区,当走进亚洲艺术博物馆展览大厅的时候,我看到了许多眼熟的东西。细看展品下面的标签,它们都是来自于我的家乡中国,顿时让我生出了一种"他乡遇故知"似的狂喜。从各个展厅一路走过来,中国各朝各代的青铜器、玉器、陶俑、瓷器、石窟壁画、经文、  相似文献   

16.
韩芳 《世界文化》2007,(10):46-46
在德国进修的时候,抱着提高语言水平和认识德国文化的想法,我开始尝试参观一些博物馆,慢慢发现,德国的博物馆与国内的博物馆有着天壤之别。德国博物馆给我的印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场所,也是成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7.
在莫斯科星罗棋布的博物馆中,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东方艺术博物馆。在以西方艺术为主流的莫斯科大都市,这个博物馆是绝无仅有的,在这里,东方艺术瑰宝以恢宏绚丽、妩媚精致的风姿,灿烂非凡、巧夺天工的工艺,独领风骚。所谓东方艺术,是指以中国艺术为首的东...  相似文献   

18.
毡鞋与木罩     
在俄罗斯参观博物馆,除了珍贵的展品以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文物保管的精心。 我参观过许多博物馆,有的规模很大,有的范围甚小(可能只有一幢小楼,甚至一间木屋),但几乎在所有博物馆的入口处,参观者都要套上一双大毡鞋,方准入内。大毡鞋堆放在装有4个轱辘的车内。旧一些的,多用厚实的帆布制作,脚后跟钉有布带。参观者穿着自己的鞋,往里一套,再用布带在脚面上一系,鞋就固定在脚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条例》于2015年3月出台以来,引起全国博物馆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作者以一个老博物馆人的视角,结合博物馆当前实际情况,从博物馆法制环境建设、博物馆美学功能彰显、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共生文化生态和博物馆在生存发展进程中如何增强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博物馆条例》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铜鼓奇观     
广西是古代铜鼓之乡,雄浑的铜鼓声,在这片秀丽的土地上至少已回响了两千多年.如今,在一些壮乡、彝村、瑶寨,伴随着节庆,这铜鼓声依然令人兴奋不已、如痴如狂.位于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最丰富的博物馆,至今已拥有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铜鼓344面.这些铜鼓都是在广西境内出土,或从广西的各民族村寨中征集来的.现在,博物馆内开辟了一个“古代铜鼓陈列”展览,系统展出了有代表性的铜鼓50多面.这样大规模的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