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平台     
俄首届阿·托尔斯泰奖揭晓据俄罗斯《文学报》2001年第39期报道,为纪念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俄罗斯作家协会、萨马拉市作家协会和瑟兹兰市政府从2001年起联合设立阿·托尔斯泰文学奖,并于年内举行首届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已于日前揭晓。获奖作家及其作品分别是:沃洛格达市作家瓦·别洛夫的小说《前夜》、《凡人琐事》、《木匠的故事》、《和睦》、《沉重的十字  相似文献   

2.
《堂·吉诃德》(以下简称《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他和巴尔扎克一样是“超群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3.
大师小传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作家之一。塞万提斯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除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外,还有悲剧《努曼西亚》、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又译《惩恶扬善故事集》)、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作品中饱含着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同情、对权贵与教会的讽刺与谴责。分享经典【读书人语】作为一名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为世人创作了一部不朽的作品——《堂·吉诃德》,也塑造了一个崇高、可敬的疯子形象——堂·吉诃德,他以其典型性格中的矛盾性和…  相似文献   

4.
在论文《乌拉圭作家胡安娜·德·伊瓦若诗作浅析》中,作者简要介绍了乌拉圭女作家胡安娜·德·伊瓦若(Juana de Ibarbourou)的生平经历,选取其代表诗作《时刻》(La hora)进行分析。通过对《时刻》内容与形式上的论述,对作家早期作品的题材、语言、写作风格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引用了列宁的一段论述:“现在对我们来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官僚主义的空想”。这段话是他在一九二一年二月十九日给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的一段话。 当时,年轻的苏联,由于世界大战以及国内战争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6.
德·瑞那夫人是法国作家司汤达长篇小说代表作《红与黑》中塑造得较鲜明的一位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小说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同名主人公。两位大师笔下的这两位女性形象,虽然由于作家国籍不同,社会体制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风俗不同,作家笔下不可能出现完全雷同的人物形象,但以他们对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理解,作家笔下的两个女性形象,也就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有人认为德·瑞那夫人就是法国的安娜·卡列尼娜。首先,两位女人公的形象都是在作家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司汤达…  相似文献   

7.
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古老的英国是一片文学的沃土,自中世纪杰弗利·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到 18世纪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 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理弗·狄更斯的《双城记》,威廉·麦答皮斯·萨克雷的《名利场》,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赛蒂世家》三部曲,可谓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中,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这三姐妹便是夏洛蒂·勃朗特 (1816~ 1855),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  相似文献   

8.
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样式,间谍小说已有颇长的历史,其间也涌现出一些很有名气的作家,如威廉·勒居、约翰·巴肯、埃里克·阿姆布勒、萨默赛特·毛姆、格雷厄姆·格林、伊恩·弗莱明、莱恩·戴顿;发表过不少风行一时的作品,如《1910年的入侵》、《三十九级台阶》、《间谍的墓志铭》、《英国间谍阿申登》、《出售的枪》、《带着意中人由俄国归来》、《柏林葬礼》。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塑造的同名主人公马丁这一超人般的艺术形象 ,是作家超人思想的显现 ,是作家的“自画像” ,是一曲知识分子深深的精神悲剧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里曾介绍过鲁迅所接触过的外国作家,然后说:“这许多作家中间,豫才最喜欢的是安特来夫……。此外有迦尔询,其《四日》一篇已译登《域外小说集》中,又有《红花》,未及译。”从这里,我们可以间接看出俄国作家弗·米·迦尔询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仅在安德列耶夫之后。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作家,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坚定自信、昂扬奋进。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高昂之中见低沉。  相似文献   

12.
列·尼·托尔斯泰,世界文化巨人,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一系列巨著的作者。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印度民族运动杰出的领导人,国大党的领袖,印度的国父。以领域而论,本属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以时代而论,又几乎相差整整一代,但  相似文献   

13.
1923年,正在国外一边养病,一边潜心写作的高尔基,得知国内出现了一位有才华的年青作家——富尔曼诺夫,他的长篇小说《夏伯阳》一发表,立即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新作家富尔曼诺夫的出现,使高尔基非常高兴。不久,高尔基读了《夏伯阳》这部作品,发现国内有的作家和理论家对小说赞扬过分了,嘉奖太慷慨了,这引起了他的沉思。高尔基对青年一代是十分关注的,他认为应该向富尔曼诺夫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诤言。于是,他亲自给富尔曼诺夫写信。信中,高尔基从思想方面和技巧方而对小说《夏伯阳》提出了批评意见,并诚恳地提醒富尔曼诺夫:“不要相信廉价的赞许。  相似文献   

14.
分析杰克·伦敦的《海狼》《马丁·伊登》两部小说中的超人式人物,以及作家本人奋斗和悲剧中的超人色彩。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四百万》是他的代表作品。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四百万》中,欧·亨利不仅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吸引着读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欧·亨利的作品,就难以全面了解美国当代文学;而不熟悉《四百万...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伟大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1925—1936)一直从事这部小说的创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共四卷。第四卷最后部分未能完成,高尔基就去世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全部创作生活的总结。《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有一个副标题:《四十年》。这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说正是用鲜明的艺术画面再现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一九一七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十月革命前的四十年是充满尖锐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四十年经历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的长篇小说《战争风云》,是七十年代风靡美国的名著。在我国,《战争风云》的中译本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出版之后,影响很大,是解放以来三十多年中我国销售最广、最快和影响最大的美国当代小说。《战争风云》在中国受到如此欢迎,使美国出版界感到十分惊讶,连作者本人也感到意外。赫尔曼·沃克在我国读者中间,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其实,他早已是颇负盛名的老作家了。美国文化界权威人士、名记者、名作家白修德认为:“目前美国只有四个小说家可以说是技巧精通的头流作家。”其中第三个就是赫尔曼·沃克。由此可见他在美国文坛上的声望和地  相似文献   

18.
作者简介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很早就开始尝试写作,1907年第一次公开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失踪的人》《审判》《城堡》,中短篇小说《变形记》《在流放地》《饥饿的艺术家》《猎人格拉胡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寓言、格言和书信、日记。他对自己的写作不满意,曾要求好友布罗德在他死后将他的手稿全部销毁,所幸布罗德没有这样做,而是加以整理、发表,使其传诸后世。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很多,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  相似文献   

19.
【说明】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著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摩自己生活的诗人》,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司汤达、卡萨诺瓦作传,开拓了人物性格描绘的文学传记样式。  相似文献   

20.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安东·巴甫罗维奇·契诃夫,一八九八年写成的作品,也是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在这篇作品里,作家塑造了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这样一个顽固地维护沙皇统治制度的奴才典型形象。别里科夫的故事,是借“我”(即中学教师布尔金)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的谈话叙述出来的,编选在高中语文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