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和新闻学之间架起一座桥很难想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大量参数的线性潜在结构方程式模型的分析软件”的主持人,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传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主持人竟是同一个。“两栖人”叫柯惠新。她在几年前绝没有想到,人到中年,自己还会在数学与新闻学之间架起一座连结的桥。  相似文献   

2.
陈沛芹 《今传媒》2004,(5):25-26
这位美国记者在中国一个月的采访中,总是有企业为她提供住宿,她却坚持自己付费。除了吃饭入乡随俗之外,所有的费用都自己承担。遇到有些企业赠送纪念品,她要么拒绝,要么带回去交给报社。她非常严肃地告诉我,如果收了采访对象送给的现金,报社会辞退她,其他报社知道她,是因这个原因被辞退,也不会聘用她。  相似文献   

3.
新闻系毕业生的素质缺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次我想采访全国妇联主席,便直接打电话到北京妇联找她,被告知要采访主席必须通过妇联宣传部,答应之后约定时间才有可能通话。”“生活中的记者离书本的描叙是那么遥远,他已经失重于我想象的云朵,跌落到地面,融入人群,焦头烂额只为领取每个月的工资。”“我看到总编在印刷前撤换了一些稿件,因为收到了紧急命令。第一次我睁圆了眼睛看着总编,后来几次我连头都不抬了。”以上是一位到《望东方周刊》实习的新闻系大学生的感言。我读后心情很复杂。大学新闻系老师可能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她注定会遇到这些尴尬的事情。教新闻采…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传媒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各家报纸以各种方式吸引读者,一张报纸要把一定数量的读者吸引到自己身边,非得有不同凡响的独特之处不可。要么,你的报道是独家的;要么,你的报道形式别出新裁;要么,你的报道比别人更权威、更深刻……否则,就会变成自己办报自己看,既起不到传播信息的作用,更达不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光明日报“今日话题”专栏之所以在1995年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原因就在于她“特”、“新”、“快”、“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994年5目,“今日话题”在光明日报上一亮相,就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关注。很多读者从千里之外打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我从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深切体会到采写新闻要深入生活实际,不能搞“合理想象”。记得我初编厂内《好人好事》专刊时,自己写过一篇人物通讯。所采写的主体事实是准确的,但在行文中想描写一下主人翁的肖像,在采访中我却忽略了他的眼睛的大小,于是来了个“合理想象”。把他写成“中等身体,大眼睛……”。专刊印发下去,这个同志所在车间一片哗然,竟拿他开起玩笑。原来他长的是一双细长的小眼睛。还有一次,我在处理一篇稿件时,也犯了“合理想象”的毛病。文中一人名,看起来像个女同志的名字,我就挥笔在文中添了个“她”字,而事实上,这位同志却是个男同志,报纸刚刚发至车  相似文献   

8.
把"我"放在新闻中,这个"我"指的是采写新闻的作者,就是说我们在写新闻时,应该想办法把自己和新闻融为一体。这是新闻工作者实践"三贴近"的具体体现,也是使新闻增添感情色彩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古训,意即人出了名并非是一件好事,往往要倒霉。比如,在我们的新闻采访中,常常会遇到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害怕宣传自己,回避采访,他们常说的一句推托话就是:“人怕出名呀!千万不要写我个人。”笔者通过多年的采访实践,把人出名时的复杂心态归纳为“四怕”:一怕政治上遭冷遇。由于我们民族存在的某些劣根性,比如自私自利,嫉护心等,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在这种不健康的复杂的社会氛围里,许多名人和先进人物不但出名而无利,还遭到种种不幸。笔者曾采访过陕北某县的一位女教师,她荣获过全国模范班主任。当采访她时,她竟忍不住地哭了,其原因是出了名反遭不公正对待,单  相似文献   

10.
叶志展 《今传媒》2012,(10):116-117
新闻界有这种说法:"七分采,三分写",说的就是"采"的重要性。在新闻采访现场,记者与采访对象是通过口语(有声语言符号)、形体语言(非语言符号)来实现信息传通,故把口语与形体语言归纳称之为"形声符号"。记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运用口语、形体语言去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点,生动再现新闻现场,且它们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相为互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钱爱民 《今传媒》2012,(10):124-125
在对同一个新闻人物的多次采写中,因为"比较了解"这个人,往往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常常就懒得花气力深入实际,采访只是"蜻蜓点水"。如斯,写出的新闻必然是:后一篇与前一篇仿佛秃子与和尚——大致一个样。但如果采用"另起炉灶"的做法,继续注重采访环节,尽量多获取新的素材,尽可能地把以前报道中已采用过的事例舍弃,并在标题、结构等方面仔细打磨,新闻报道无疑会让读者"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2.
前些天,看电影《黄金时代》时,不由得扪心自问:“我赶上了一个记者的黄金时代了吗?”
  我难以给自己一个答案。入行三年半了,有幸进入有着深厚特稿传统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我一直想着,踏踏实实地采访、写稿,写出有分量而且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但近一年来,对于自己一直向往的这个行业,产生了一种焦虑感。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人生命延续的三种方式:旅行、读书和健身;指的是心智的成长。所以有了那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经常被我们挂在口边,但有的人身体力行着。她37岁去过37个国家,7年出版26本书。她坚持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她是台湾"广告文案教母",以诗歌般的创意文字将诚品书店塑造成为台北市的文化地标。她说,她不在乎那些主管、经理、老板之类随时可以被别人取代的身份。她宁愿把自己当作一项事业,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乔志峰 《今传媒》2009,(8):102-102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近日开设个人博客,这也是司法与政法系统中首个开设博客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孙军工称"(博客)是介于官方和私人之间,我的底线是坚持不说假话".(据<新京报>4月22日报道) 能够成为司法与政法系统中首个开设博客的新闻发言人,孙军工的勇气和自信可见一斑.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他给自己的博客定下了一个"底线"--不说假话.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科技日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 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郭梅尼采访为什么有“一腔热情”,被采访者为什么与她“心有灵犀”?在读她的属个人体会性的文章《在人生的跑道上》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尽快地推倒”这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  相似文献   

16.
远程采访,记者绝不是孤军奋战,如何与编辑部大后方沟通交流,获得"粮草充足"的条件,乃至使得整个采访圆满顺利,尤为重要.远程作战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有必要去远程采访,记者有三项必备的功课:一是要查阅资料,了解所要采访的新闻事实的背景,内容和发展趋势;二是要提前联系相关新闻当事人,如果没有条件联系到当事人,也可向当地同行请求援助;三是和报社领导及编辑开个"采前会",设计一个比较理想的采访计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王君仪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她就跟随新闻媒体报道组先后奔赴汶川、绵阳、北川等地采访,历时一个月。采访结束后,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所学所思结合起来,加以剖析。王君仪的这一行动,折射出当代新闻学子身上很多可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王君仪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她就跟随新闻媒体报道组先后奔赴汶川、绵阳、北川等地采访,历时一个月。采访结束后,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所学所思结合起来,加以剖析。王君仪的这一行动,折射出当代新闻学子身上很多可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我受一个新闻刊物的委托,去北京采访几位新闻界人物成长经验。有人建议我去找找新华社记者顾迈南。说她作新闻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成就不小。她是怎样走过来的,这个问题肯定对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同志会有帮助的。于是我便去采访了她。  相似文献   

20.
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并随手记在采访本上,似乎是正儿八经的采访了。有人觉得只有经过这样的“正式采访”,才能写出新闻来。其实,好多不错的新闻往往是从“非正式采访”中发现的,有些还是“正式采访”中发现不了的。从不带采访本的闲谈中发现新闻。“记者除了睡觉,都在工作”。平时不露身份,利用坐车、散步、等人的时间与人闲聊,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有一次,我路过一个乡,为了今后采访方便,请乡长把各村书记、村长的名单写给我。他写了好一会,只写出三分之二,又去找秘书帮助补充。我就问:“怎么,这些人你不知道?”他说村级班子刚调整,换了一半人。但我认为正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