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戚继光作为一代名将,在抗击倭寇、镇守边关中战功卓著。纵观他的人生经历,在抗击倭寇的历史背景下使得明代武术有着一定的融合与发展,尤其是在晚年所撰写的《纪效新书》一书中对武学的改革与创新有着非常宝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镇西堡西烽火台、边墙的发掘,明确了其形制、结构和具体的规格尺寸,为了解、研究明代辽东长城河套段的构筑方法和走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明代辽东长城在铁岭境内全长约220余公里,大致呈∩形走向,其间有卫、所等驻军城5座;所辖边堡18座;关隘4座;调查发现了沿边、腹里烽燧254个;还有驿站、递运所等配套设施。并由此构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在维护明代东北疆域的安宁、沟通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代嘉靖年间,中国所面临的倭患十分严重,广大军民积极投入了抗倭斗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抗倭期间,少林僧兵主动参与抗倭斗争,英勇杀敌,给予倭寇十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少林寺自己的声誉与名望。  相似文献   

4.
韩铁 《档案天地》2014,(9):59-63
正宣化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京师锁钥"、"神京屏翰"之称。尤其明代,宣府镇是生死攸关的边防重镇。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唐代,现存的宣化城建于明代初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城雄阔甲于他郡",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称。这一座相当规模城池的兴建,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它是北方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5.
明代时期,由于平定地方叛乱、抵御北部金兵和抗击沿海倭寇的需要,军事训练武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大枪竞技运动是这个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特色技法、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都,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余年的建都史。说起老北京的城门,民间早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元代以来,为适应军事防御和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北京经过历代皇朝不断修葺完善,逐步形成了"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四方围合,独具特色的建筑格局。根据史料寻迹,明代的"外城",指的是北起正阳  相似文献   

7.
正定古城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部的滹沱河北岸,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座,城内高密度分布的隋唐以降的文物古迹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大体具备分析其平面格局的条件。本文在梳理正定城址变迁历史的基础上,运用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点、线、面相结合,由近及远,依次复原了清光绪时期、明末清初、唐宝应至明正统、唐初至唐宝应等四个阶段正定城的城市范围与平面格局,厘清了初唐以来正定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重要变化。唐初至唐宝应年间的镇州城呈四门十字街的格局,十字街将全城分为四个坊,各坊内均有"十字区划"法的残留。宝应年间李宝臣之拓城,系在旧城的四面重筑城墙,从而使旧城成为新城的子城。明代正统年间的拓城对整座城池的形态改动较大,城墙呈现"地陷东南"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8.
【导读】宫崎市定的作品在当下的图书市场中颇为流行。但必须注意到,宫崎的史学思想与近代日本右翼思潮之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宫崎的许多论著,从题材上来看或许属于中国古代史范畴,但在著述目的上,则很大程度上是为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进行历史的论证。在这其中,他对明代倭寇的分析就是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
明代晋江的海防格局,基本是在洪武朝建立起来的。以后由于城池和海防设施年久失修,加上倭寇、海盗的破坏,无法发挥其防御职能,修缮和重建迫在眉睫。修建后的海防设施更加高大、广阔、坚固,对防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奠定了晋江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晋江的海防设施主要有城池、水寨、瞭望墩台、炮台、碉堡和烽燧等。  相似文献   

10.
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八月至十一月,明与后金的大凌河城之战,是一次比较重要的战争。是役后金围困大凌河城达三月有余,明守军一万六千余名基本上全军覆没,大凌河城被拆毁,守将祖大寿以允降而仅得身免,明军在关外的精锐遭受严重的损失。 我馆所藏明代档案内,有少量涉及此次战争的文件,比较具体地反映了明王朝这一方在大凌河城守卫及救援的部分情况。现选出十九件兵部呈文予以发表,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晴 《北京档案》2010,(9):48-49
明代北京城垣主要包括内城城垣和外城城垣两部分,内城城垣是在元大都城垣的基础上,经过洪武、永乐、正统三个时期,缩北垣,拓南墙改建修缮而成的。而外城城垣的建设是在嘉靖一朝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明代潼关城的城墙,现在仍有留存。清朝二百多年,仍在明代潼关城地设防,城池规模一依明朝,但进行了多次复修,并有所新建。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给下临黄河的水面土墙约2400多米砌了砖,并兴建了南、北水关楼,复修了各大建筑物。  相似文献   

13.
正南京,一座饱经沧桑而又神采飞扬的古城,融山水城林为一体,汇江河湖泉于治下。时间的影子镌刻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似乎都洇透着那旷古的味道,怀古惜今,感受时光的流逝、历史的沉淀。南朝的石刻、南唐的二陵、明代的城墙……它们像珍珠一样串起了各个时代,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当然,留下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莫过于民国时期的建筑。20世纪二  相似文献   

14.
平遥,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但它的风采却与其余的三座古城迥异。西安,使人想起了这里曾是帝王之都;荆州,让人联想到“刘备借荆州”的三国风云;雄踞关外的兴城,昔日曾是明末烽烟四起之地。比较而言,平遥没有那么引人瞩目的历史,但相传这里原是帝尧的封地,史称“古陶”。平遥古城是在西周时代由大将军尹吉甫下令兴建的,此后一直保持原貌。到了明代初年,为了抵御外敌,才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建。时至今日,无论是城墙还是大街小巷,平遥仍然保留了明代县城的风貌——  相似文献   

15.
安徽某地近发生日本人为我国明代人王直修墓立碑事,披露后舆论哗然。1月31日,两位高校青年教师怒砸“王直碑”。近年来,史学界在明史研究中,对嘉靖年间“倭寇”作乱等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亦引起一些档案工作者的关注。王直何许人也?日本人为何为明人王直立碑?本刊特地邀请砸碑事件当事人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副教授郭泉依据档案史料撰文,解说王直其人其事。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周村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周村区汇龙湖工程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明代墓葬11座,除一座为土坑墓外,其余皆为阶梯墓道土洞墓,共出土瓷器、木器、铜镜等器物90余件。墓葬的排列具有一定规律,随葬器物也比较一致,应为一处家族墓地。《明英宗实录》中多次记载明英宗令户部旌表出粟义民并诏赐冠带事,M1的发现佐证了这段史实,反映了明代具有文官散官大夫称号的平民墓葬的特点。墓地出土器物以淄博窑瓷器为主,比较固定的组合为四系罐、双系罐、碗、灯盏、缸等,为明代淄博窑瓷器的断代提供了依据,也反映出明代当地民间以使用本地所产瓷器为主。M1所出七星图案木棺底板、M8所出镇墓瓦是道教或民间宗教信仰的体现。这批墓葬的发现为明代平民墓葬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对于明代丧葬习俗、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程呈 《北京档案》2022,(12):51-53
<正>觉生寺位于清代北京城西直门外西北,因明代永乐年间所铸大钟从万寿寺移至此处,故又被民间俗称为“大钟寺”。自乾隆年间起,觉生寺兼承皇家祈雨职能,亦是清代帝王临幸圆明园时路途中的用餐、休憩之所。据记载,该寺原为东、中、西三路院落构造。后随历史变迁,原寺西路无存,东路仅剩房屋两座,中路虽保存较好,但房舍殿宇如今均被改造为博物馆展厅使用,不见昔日风貌。幸而有诸多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老档案、老游记、老照片保存下来,可以让我们从中了解到雍正皇帝口中“宜为寂静清修之地”的觉生寺原貌。  相似文献   

18.
域外“楼兰城”经莫斯科有关当局许可,考察队推荐我和另外六名记者乘专机飞到位于克齐尔库姆沙漠腹地的宇宙城拜科努尔,调查这座太空城附近的50多座淹没在沙漠里的古城遗址。这座拥有六座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塔的前苏联太空城正好座落在丝绸古道上,锡尔河古河床从城外的铁丝网旁绕过。这里也是前苏联的核试验场。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4,(1):F0002-F0002
奉天四平街就是今天的沈阳中街,它是沈阳最早的商业中心,也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商业一条街。沈阳在明代筑有砖城,城内辟有十字大街。  相似文献   

20.
王芸 《出版参考》2014,(3):49-50
在匆匆的行走中,想把握一座城的精神脉络不易,况且是赣州这样一座有千年古韵与积淀的城。好在,与时间的流动相仿佛,一直被章江、贡江载浮的赣州,在流动中消泯了无数的人与事、光与影,却留存有可供后人驻足缅怀的些许岛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