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的足蹠部损伤比较多见,尤以竞走、中长跑、花样滑冰为多。但蹠骨小头坏死,在运动外伤中亦有所见。比较典型的一例是吉林省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柳丽亚。该运动员于1974年夏自述左足脚掌走路疼痛,陆上训练模拟花样滑冰弹跳时,左足蹠部疼痛更剧,不能坚持训练。当时经吉林医科大学与吉林省体工队卫生  相似文献   

2.
速度滑冰的姿势是上体前倾,两腿深屈,大小腿间保持相当角度的特殊姿势。此种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出现,但在滑行中要保持始终,这就要求参与滑冰的肌肉群要发达。在下肢主要是股四头肌、小腿前群、后群和外侧肌群,以及位于足蹠的短肌,踝关节是距离上方的身体总重心最远的一个活动环节,也是距离下方冰刀最近的一个活动环节,所以踝关节的固定程度和调节平衡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损伤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90%多为足内翻位,使外侧副韧带发生损伤,又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最多(80%以上),发生关节囊损伤造成关节积血者亦不少见。运动员撕脱性骨折(指胫骨)较少见,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更为少见。在腾空后足屈(足庶)状足夹着地时,过度内收位损伤,由于腓骨长肌腱牵拉造成第五踱骨基底部典型的撕脱性骨折。踝关节损伤根据损  相似文献   

4.
腓骨的疲劳性骨折自1907年以来国内外有许多报导,而腓骨的突发性应力性骨折国内仅报导过一次。病历报告韩××,男,19岁,身高1.80米,从事足球守门员训练3年余。主诉:右小腿外下1/3疼痛7天。现病史:于7天前进行足球身体素质训练跳起时,前足拿着地后突感右小腿外下1/3疼痛,自行局部按摩疼痛略有减轻,随后继续练习弹跳,但高度明显下降,跛行。既往史:此次发病前从未有过右小腿疼痛及外伤史,于弹跳练习前亦无痛感。体检:右足外踝上13cm处可见一红肿区,5×8cm~2,压痛(+),纵向叩击足跟及提踵疼痛(+),足趾及踝蹠屈抗阻(+),背屈疼痛(一)。  相似文献   

5.
扁平足的特点是足弓很低,脚板(足底)大部分或全部平贴在地上。 根据调查,在青少年学生中大约有25%~49%的人有扁平足。这种症状会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步行容易疲劳,足蹠部疼痛,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有以下4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跖屈肌群(一)站姿提踵可利用自身体重,也可负重;可以双脚做或单脚做,也可以双脚提起,单脚放下,次数和负重量随训练水平而定。要求练习者踝关节伸展充分。(二)坐姿抗阻勾脚尖两人一组,练习者呈坐姿,两腿平放,帮助者双手搬住其双脚(呈跖屈姿势),然后练习者对抗阻力勾脚尖至完全背屈。此练习也可以由足背屈开始,对抗阻力至足跖屈。连续  相似文献   

7.
柔韧性是身体素质之一,主要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伸展能力.速滑运动员柔韧性可分为全面柔韧性和专门柔韧性.全面柔韧性是指各个关节在各个方向上一定活动程度的能力.专门柔韧性是指踝关节的背屈和蹠屈,膝关节的屈伸,髋关节屈、伸、展、收的能力.柔韧性的作用在于它能保证速滑运动  相似文献   

8.
“网球腿”,顾名思义是网球运动中的一种创伤。跑、跳和其它球类项目的运动员也偶有发生。又名蹠肌断裂。 蹠肌是一条肌腹短小、肌腱细长、已退化了的肌肉。其由外上向内下起行于股骨外上髁腓肠肌外侧头的上方,穿行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之间,止于跟骨内缘附着于跟腱,其作用是使足踝跡倔及屈小腿。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5,(3)
第三路 二十、左单掌 1、身体向左转45度,左足向左前方迈一步,右足跟随之悬起,腿膝微屈于后方,同时,两臂手成平掌引落至腹部,转成正掌,互成交叉,右臂在左臂外部(图51)。 2、右足上一步置于左足前,左足跟随之悬起,腿膝微屈,同时,右臂反掌由左向上旋转至右  相似文献   

10.
足屈背及其背屈肌在下肢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国内各种版本的《运动解剖学》教科书及一些国外资料,在叙述下肢运动时,一般都只描述髋、膝、踝三个关节产生各种运动的原动肌。对于足的运动,也只谈距上(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运动,而且多以足的跖屈为主。笔者认为,在下肢运动中,尤其是走、跑、跳运动的蹬离地面的动作中,由于各运动环节是被原动肌在远固定条件下牵拉而运动的,这样足也必须作为一个运动环节参与下肢运动,所以光谈踝关节的运动是不够的。跖趾关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足的背屈及其背屈肌的作用很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根据资料统计,在关节韧带损伤病例中,踝关节扭伤的比例是占首位的。而在踝关节扭伤的病例中,外踝伤又明显地多于内踝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足的屈肌力量大于伸肌力量,内翻肌力量大于外翻肌力量。(2)外踝比内踝长,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角韧带坚强,内翻比外翻幅度大。(3)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稳定性较差。在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跑跳活动中,人体在腾空阶段时,足处在跖屈内翻位,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踝在其它的物体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外侧副韧性损伤。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向内,偏移,踝关节突然外翻,当然也就可能导致内则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严重的可造成韧带断  相似文献   

12.
关于短跑运动员足的形态、足关节运动幅度和跖屈肌力量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但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还很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我院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调查,找出三者与短跑运动成绩的关系。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对象我院31名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表1)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 (八)缠字诀 (1)双肘相并作缠法,两足也相继运转。左足提起,两肘抬起,转身扣步,左腿屈膝,右腿相继交换。 (2)左肩抵膝,右肘直向,肘冲天势,左腿屈膝作前伸,右足屈膝立裆间。 (3)右肘朝上,左肘朝下,前后运转,掐肘钩胸,左肘上扬,屈步进腿。  相似文献   

14.
<正>足屈和足伸是体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动作,通常也习惯称作脚屈和脚伸,但是对它正确的理解,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在意。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足屈理解为勾脚尖,把足伸理解为脚背与小腿在一直线上  相似文献   

15.
练习1 三人一组,两人面对面跪立,相距半步。两腿分开,前臂在胸前相接。第三个人从原地或以少许助跑进行跳跃,借助两腿的摆动和伙伴们前臂的支持,从他们当中经过(图1)。伸腿;屈腿;伸直和90°、180°屈腿。练习2 同上。跳跃者屈腿,撑住支持者的肩。支持者两人面对面跪立,侧对跳跃者,跳者用手支撑他们的肩,向前向上跳,屈腿,推肩(图2)。支撑者要保证练习者完成跳跃,扶住练习者的肩并随着他向前。屈腿90°、180°重做。  相似文献   

16.
(一)上肢力量和肩的柔韧性训练:1.双杠杠端收腹引体。2.双杠杠端支撑屈臂推起,连续作。3.双杠支撑摆动。4.双杠杠端瞪足起成直臂支撑(图1)。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0年3月到1991年10月治疗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越野滑雪、花样滑冰等项目运动员的胫骨前肌综合症共计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最大年龄24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19.5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滑冰或滑雪时膝关节前倾角度太大而引起胫骨前肌痛麻,足踝关节背屈角度越小疼痛越厉害.严重者除疼痛外,胫骨前肌肿胀压痛最明显处是胫前肌肌腹,相当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附近,小腿发冻,趾及足关节不敢背屈,被动动作时发生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18.
练习方法:1、双足曲线前滑,获得速度后,成单足滑行,双足交替练习单足支撑滑行.2、从静止开始,双足成T形站立,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双腿下屈,用右脚蹬冰(图一之1).慢慢将重心移向左腿,右腿蹬直并抬离冰面(图一之2和图二),成单足前滑.然后右脚落冰与滑足平行,再用左足蹬冰重复上述的动作(图一之3),右足单足前滑.两足交替向前滑进,逐渐增加滑行速度.3、辅助练习(不穿冰鞋)  相似文献   

19.
李同喜 《武当》2005,(12):28-30
五、巽卦第五趟由转身反背生出:掩(肘)、盘(肘)、坠(肘)、顶(肘)、横(肘)、挫(肘)、叠(肘)、钻(肘)。l、扽肘(转身扽肘)(1)掌法由左掌在前,右掌在左肘下起手式开始,左步外摆,右步跟移,左手缠按,右手与左手合劲,向外开掌,眼右平视(图1、2)。右步偷插于左足后,左臂沉肘,小臂竖立裹肘,右掌向左置于左肘处,眼看左前(图3)。两脚碾地,身体向右转180度,旁移右足,同时右臂横屈,右  相似文献   

20.
应力性骨折     
1855年,德国军医 Breithaupt 首次报道了士兵在长途行军后出现的足部肿胀,认为其病因为足部腱鞘的创伤性炎症,取名“Fussegeschwu(?)st”(德文,肿胀足)。1897年,由于 X 射线的发现,Ste-chow 对36例“肿胀足”士兵进行了 X 线检查,才认识到蹠骨骨折为其基本病理损伤。随后,此种非暴力性的骨折在人体其它部位相继被发现:1905年 Blecher 报道了股骨颈;1915年 marchesi 报道了坐(?)耻骨支;1929年 Aleman 报道了胫骨;1937年 Asal 报道了跟骨;1940年 Burrows 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