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既不能继续沿着法定资本制度的路子走下去,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我国已经有适宜折衷资本制生长的本土资源。由于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在性质上的明显差异,决定了它们应各自实行不同的资本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坚持法定资本制,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实行折衷授权资本制或认可资本制。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从1993年颁布以来,一直采用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该制度有其优越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改革这种制度已刻不容缓。我国现有的、源自严格法定资本制的公司资本制度存在矛盾,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国情来改革我国公司资本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法的核心.我国实行的是较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公司设立成本高,也不利于中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应放松对公司资本的管制,使其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干预处于适当的程度.具体包括:降低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尤其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进一步扩大出资形式;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赋予董事会发行资本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法的核心.我国现行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上采取了严格法定资本制.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使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在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组织和行为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在更大范围内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设计和完善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司注册资本是公司在登记设立时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注册资本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本钱或物质基础,也是公司成立的法定条件之一和对债权人承担的基本保障。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注册资本额过高,背离的功能太多,登记审查不严,实际中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严重。我国公司法应采取折衷授权资本制,降低投资门槛,规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陈辰 《鄂州大学学报》2014,(6):20-21,30
自1994年7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公司法正式施行,公司法对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采取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立法者的本意是在法定资本制下,有效保护交易安全,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但是近年来的一些经济问题以及经济案件表明,法定资本制在我国已逐渐演变成一座"程序的废墟",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存在不但不能够有效地保护交易安全,而且还打压着创业热情和市场活力,因此最近新修订的公司法便取消了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限额。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基本原理及我国公司资本制模式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完善应从价值取向和制度建构两方面来进行:需重新定位立法价值取向,在"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转变的基础上,逐渐取消法定资本制;需完善与改革相关的配套制度,构建公司信息查询平台,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到来,各国掀起一股资本制度改革的浪潮.我国也必须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否则将会为时代所抛弃.但是顺应不代表盲从,因为各国的立法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而且不论是从法社会学角度来看,还是从价值目标的理性选择来看,授权资本制都不适宜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所以借鉴和吸收其先进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改进法定资本制才是我国资本制度改革之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司资本制从《公司法》颁布之初到现在历经数次修改,逐步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限制,实现了注册资本实缴制向认缴制的转变,放松了对股东出资的管制,使出资制度回归股东自治。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体现了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转变的公司资本制改革理念,以及对股东出资由事前监管向事后监管思路的转变。总结历次公司资本制修改的共性特征会发现,我国仍实行法定资本制,被政策性修法思维左右,且改革内容主要集中于资本形成原则,对资本维持原则涉猎少;从改革的结果来看,仍然存在制度与理念以及制度之间彼此的脱节与矛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之现状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资本制是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重要制度 ,我国目前实行的严格法定资本制度 ,虽然对防止公司滥设、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提高公司的社会依赖程序具有积极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 ,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为了使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把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以及公司设立无效规则 ,降低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等作法纳入到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之中 ,以期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20.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