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因此,在词汇的学习中,除了掌握发音、拼写及基本意思外,我们还应从词的起源、本义及引申义、构词法、近义词及反义词、词语搭配等方面有效地了解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2.
随着英语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但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仍然不能轻而易举地听懂、说出、读懂或写出流畅的英语。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往的各个阶段或层次的英语教学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存在着缺陷,而且在语料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是语料陈旧或者来源不真实。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词汇教学仍是主要内容,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词汇是相对于其他基本技能比较难于掌握的方面。词语搭配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英语学习者主要欠缺的是英语词汇的搭配能力。究其原因,根源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真实的、可靠的语料。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搭配的学习对学习者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英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搭配能力,利用英语词汇搭配,可以扩大词汇量,掌握单词的正确用法。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词汇搭配,词汇搭配的重要性以及英语中词汇搭配的教学实践,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英语词汇和语言。  相似文献   

4.
高婷婷 《科教文汇》2014,(25):155-156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搭配的学习对学习者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英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搭配能力,利用英语词汇搭配,可以扩大词汇量,掌握单词的正确用法。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词汇搭配,词汇搭配的重要性以及英语中词汇搭配的教学实践,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英语词汇和语言。  相似文献   

5.
唐红梅  翁治清 《内江科技》2007,28(11):173-174
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语学习蓑略本文从“词语”学习策略的角度分析英语学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并找出英语写作中语言学习的“盲点”.确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及教学方法,实现词汇学习与习得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西藏从教十多年,发现大部分藏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存在很大的误区: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和单一化的意思;不注重词性和词汇搭配,词汇学习效率低。语言教学成功的案例表明:英语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尤其是词汇学习时,首先要注重词汇学习优化路径,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引导学生以正确地方法习得词汇和搭配,深刻认识到学习词汇搭配的重要性,形成自己的词汇语料库,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词语基础,提高生成句子的能力,从而提高藏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不应被忽视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掌握词汇的质量和数量对其英语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不正确的词汇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词汇掌握的质量,导致学生不论多努力也无法提高英语水平。从词汇在语篇中教学,词语搭配,词语隐含意思等几方面阐述有效正确的词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顾军 《内江科技》2009,30(8):48-48,10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时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英语词汇词性分不清、词义把握不准、词语搭配不当和文化背景知识欠缺等。针对这些易出现的错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地找出对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义重大,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吕方源 《内江科技》2007,28(10):38-39
词汇学习法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词汇学习法的理论,语言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靠理解和应用"词块"来完成的,"词块"通常包括搭配语、语句框架、惯用语等,词汇学习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应用"词块"和词语组合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应用词汇学习法,我们必须遵循几条原则,本文介绍了词汇学习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的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建新闻语料库对think及其同义词的搭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红  张杨 《内江科技》2009,30(2):32-33
同义词一直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词频、使用范围、句法结构、搭配等多角度对think、consider及其同义词在自建新闻语料库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探讨这些词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不同之处。同时,还讨论了利用语料库进行词汇学习以及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振芹 《今日科苑》2009,(21):128-12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折射出其文化背景。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而植物词语的使用使得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多彩。但由于民族差异、语言与思维模式差异,它们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喻义也不同。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喻义,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者对植物词语的运用,并加深其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丁笑君 《科教文汇》2011,(13):116-117
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还是开放而不完全拘泥于规则呢?除了基本的语法规则和语义的限制外,其他因素是否会影响词汇之间的搭配呢?本文针对以上的课题,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析了英语词汇搭配的认知规律,并阐释了经验主义、概念范畴化和概念结构对词汇搭配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词语大量产生对汉语固有的词汇系统是一次巨大的更新。而《高僧传》作为魏晋时期较为代表性的文献,其中的佛教词汇是非常丰富且具有典型性的。本文以《高僧传》中佛教词语为例,从构词的角度,将其分为语音造词和语法造词两大部分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后的结果与中土汉语构词方式相比较,从而探求佛教词语的构词特点对汉语词汇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永彬 《科学中国人》2014,(2S):221-221
结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对词汇教学进行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构词法、拼读和拼写规律;掌握词语搭配、语境应用等技巧,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胡睿 《科教文汇》2008,(8):179-18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分析比较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部分相同或相异文化涵义的动物词语,没有对应文化内涵的动物词语,以及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不同动物词语等,探究中英文化内涵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词语,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可以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同时会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词语大量产生对汉语固有的词汇系统是一次巨大的更新.而《高僧传》作为魏晋时期较为代表性的文献,其中的佛教词汇是非常丰富且具有典型性的.本文以《高僧传》中佛教词语为例,从构词的角度,将其分为语音造词和语法造词两大部分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后的结果与中土汉语构词方式相比较,从而探求佛教词语的构词特点对汉语词汇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沁华 《科教文汇》2009,(10):255-256
鉴于高职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差,词汇搭配不当,中文刻板思维等普遍问题,笔者尝试以英语阅读课为实践载体,运用语块搭配策略的“话题一语块一表达”的词汇训练模式。实践表明:该模武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有机地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表达欲望;语块搭配加快词汇提取进程,克服中文思维弊端,进而达到接受词汇向输出词汇准确、流利、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分析比较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部分相同或相异文化涵义的动物词语,没有对应文化内涵的动物词语,以及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不同动物词语等,探究中英文化内涵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词语,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可以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同时会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王尚义 《科教文汇》2020,(6):127-128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基础性教学,小学生学习字、词、句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只有做好词语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以小学语文为载体,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分析与探究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体系中,词汇教学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词汇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也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汉语的词汇又独具特点,汉语词汇是音、义、形的结合体,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认识、理解、记忆词语,并最终能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学老师所关注的问题,也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