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是每一名语文教帅都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新理念指导下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为了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的奥秘,主动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鲁迅先生也说过: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已成了一个毋庸置疑的教学原理。然而,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学习,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源于哪些因素,以便及时调整、指导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优化学习过程。一、尊重信任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可见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教师教学民主的体现,是学生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樊蓉 《广西教育》2022,(10):78-81
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美趣导学”教学策略:一是以美入趣,引导学生发现美;二是以美唤趣,让学生感受美;三是以美促趣,指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1 因地制宜 ,提出课题我们在科技活动教学中 ,根据长江三峡两岸的地域特征 ,结合学校的生物园地 ,分别从种植、养殖、环保等方面提出课题 ,如 :有的学生提出“柑桔高接换种技术研究” ;有的学生提出“牲猪饲料配方技术研究” ;还有的学生提出“煤气污染指示植物研究”等等。这些课题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学生在研究时都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 具体指导 ,动手动脑学生提出课题以后 ,我们让学生自己组建课题合作研究小组 ,指导学生调查小课题的背景 ,即为什么提出这个课题 ,然后指导学生制订实施方案 ,拟出研究计划 ,让学生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面向2 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呼唤语文本位的复归,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本。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在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  相似文献   

6.
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一、确立“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论 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可以说,我们还陷在这个误区中没有跳出来。这误区,简而言之,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剖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应该是让学生研究语言。  相似文献   

7.
周文仙 《教学随笔》2016,(9):125-12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理念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从“注重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性”“利用多种形式,展示学生主体性”等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通过有趣的材料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掌握语文规律,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娄梅 《黑河教育》2013,(2):37-37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鳝的语汇、句式和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我在“七年级语文摘抄习惯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验研究”课题中,重点对指导学生语文摘抄、优化阅读过程进行了探索,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摘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我校的语文教改课题是“课内外过程训练”,在实验过程中,开设了“积累课”,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积累的认识,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养成积累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任文娟 《小学生》2010,(12):23-24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课程目标,那就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理解和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这里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生活即语文。如七年级上册中的“感受自然”、“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的起源”等综合性学习课题,均把语文学习的触须伸向社会、科学或自然等领域。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除了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主题研究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综合性学习的主课题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通过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可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除了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活”的外,还表现在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看书,还要  相似文献   

13.
张蓉 《小学语文》2023,(1):70-75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后练习题蕴含学习指导功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课后练习题目标精准,让学生知晓“学什么”;过程指导具体,让学生知晓“怎么学”;学习情境真实,让学生知晓“为什么学”。把握课后练习题助学要义,聚焦、分解、转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刘永康教授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在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造诣颇深。尤其是对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更是让人折服。他在《语文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学生应该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解决语文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倡教师的教学应该围绕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结合的新语文学习方式,以更好的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5.
吴英 《新疆教育》2012,(12):113-113
语文教学要求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模式。在进行这种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周茜 《江西教育》2023,(23):56-57
小学语文课堂是培育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双减”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强调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因此,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双减”政策为指导,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本源,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从课堂研究入手,以课题报告收尾。在研究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做忠实的实践者,平等参与,跟踪指导,随机评价,以此激励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要以情导读;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要重视略读、浏览.  相似文献   

19.
林庆辉 《小学生》2011,(4):23-24
《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意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建立正确价值观。一句话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试验、实践产生的几点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活动化教学是在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创新为基本保证 ,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提高其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我们实施探索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语文活动化教学 ,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态度、习惯。一、追求“活”,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 ,结合并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