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家庭生活,激发作文真情;感知学校生活,更新作文格局;感知社会生活,丰富作文内容;感知世界形势,提升作文品位.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收到作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感知数学的作用和趣味性;从生活中体验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从生活中运用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从更新观念,正确看待感知与欣赏在美术学科领域的作用、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感知欣赏美术作品、努力使感知与欣赏融入学生生活与学习中,让学生养成热爱美、追求关的习惯三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和欣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职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从感知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自我评改的训练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全方位立体感知事物,让学生关注生活,感知细节,乐于表达,真正做到“感知到,作文来”。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诸如感知的肤浅、平庸、迟钝乃至麻木等感知障碍现象。其产生原因虽十分复杂,但至少与割断事物联系、阻断理性思维渗入、艺术感知中缺少形象思维、缺乏情感移入以及感知定势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命和自然现象的科学,又是一门应用于人类和自然的科学,在生物教学中,把自然生活现象引入生物课堂,用生物学知识解读自然生活现象,让生物课走近学生生活,不但能够密切生物学与人类生活、自然现象的关系,而且能从学生比较熟知的现象和背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生活、实践生活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知识、自然现象中感受学习生物科学,感知生物科学现象就在身边,感知生物科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崇高目标,提高生活情趣.所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就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具有音乐、美术的直观感染性,它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通过二度创造来展示崇高的美的境界,诱发学生驰骋于广阔、丰富的想象天地,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徐明武 《教学月刊》2007,(11):22-24
一、问题的提出敏锐的感知能力是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心理综合。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以感知来引导,它不仅是知识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对同类感知及其意义持久、积极的体验,具有生活性、情境性、体验性、文化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教学幸福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生活中同类感知及其意义持久、积极的体验。”它要求教师和学生立足教学生活,精心地设计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生活中的感知和意义体验,注重教学的全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把教学幸福和追求教学幸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教学文化,让学生的幸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成长。  相似文献   

10.
以"回归生活"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深刻体验中描绘和感悟生活,在广泛阅读中感知和触摸生活,在讨论交流中探究和表现生活,在自由习作中真实的抒写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杭州2011中国残疾人运动会为例,对小型体育赛事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并通过构建小型体育赛事影响效应居民感知维度与支持度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关系验证。研究表明:杭州居民对残运会影响的感知利益在赛后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感知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并且两个时间段居民的感知利益均强于感知成本;杭州居民对残运会支持度较高,且在赛前赛后两个阶段没有显著性差异;杭州居民对残运会影响效应感知包括社会文化和形象提升效益、社会成本、经济效益、交通和生活成本、建设和文化成本等5个测量维度,其中社会文化和形象提升效益对居民支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成本、交通和生活成本、建设和文化成本对支持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经济效益对支持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融城意愿、社会排斥感知的关系,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城市生活感知问卷,以贵州省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不高: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不愿意融入城市,三分之一的流动儿童感觉受到过城里人的歧视;对城里人排斥的感知越高、感知到的学校不公平现象越多,主观幸福感越低。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今后学习的启蒙和基础,对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是重要教学阶段,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启蒙阶段学生对数学逻辑的初步理解不足以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感知。小学生每天直接了解和感知的情境便是其每天的生活环境。因此可以将生活环境提升为生活情境教学的具体环境,较好地将数学学习融合进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探究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课程生活化应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而非虚假生活让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依托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领悟和感知文  相似文献   

15.
宋建东 《考试周刊》2012,(79):191-191
我们常说“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生活”,是人类对自然对生活进行观察、了解、和探索过程的再创造。而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就是写生。在初一年级的新课程教学内容中,合理穿插一定量的写生内容,可以让学生把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跟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实践中寻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客观事物,认真地感知与思考,把生活环境和生活实践中能够感知到的客观事物,跟美术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达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使美术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感知生活,从社会这一广阔天地中去采撷和搜集作文素材和口语,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实效.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让学生明确感知目的和对象,并根据感知对象编制活页卡片.譬如,一次,我组织学生去双牌佛教圣地——阴明山游览观光.在动身前,我要求学生在这次活动回校后作文.由于学生在事前就明确了感知目的和对象,任务在身,在活动中就能按照要求认真观察,主动搜集资料,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作文对象,并将自己所得记在自己编制的卡片上.其中,刘姗同学的卡片设计得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情境体验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作探析,阐述在开放化的生活感知、任务化合作探究和游戏轻松万学英语对丰富学生理解感知和活化课程资源的促进作用。探讨情境体验模式运用,使得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和丰富化的学习过程中有效融入课堂,将英语学习感知主动转化为情感实践体验,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是新课程新增的一个内容.小学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其目标定位是直观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不对概念进行理性分析和阐述.因此,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体会出它们不同的特点.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让学生来感知平移的几何特征.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数学的学习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的建立联系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让幼儿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够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动机和兴趣,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并具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开放化英语教学为切入点,阐述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相关的内容,利于学生在栩栩如生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形成多样化感知,便于其获得深层次理解。围绕生活活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利于学生在整合资源和深入探知的基础上形成丰富感知,便于其在主动融入语境中生成丰富语言知识和技能。探讨生活元素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对活化课程教学过程与方法起到一定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