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生品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长足的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了解其研究情况:品德评价目的与模式、品德评价内容依据和标准、品德评价的方法、品德评价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品德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胡咏梅小学生的品德行为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表现出来的。收集小学生的品德行为评价信息并进行测定,可以使用小学生品德评价量表进行。量表的评价方法在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中比教师通常采用的观...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生品德评价是以小学生品德为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小学生品德评价对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学生品德评价倾向于整齐划一,评价目的、标准、主体、方式单一,过分强调定量评价,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以来,教育界倡导实行差异性评价。差异性评价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主张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品德学科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搞好学生的品德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品德评价存在片面和单一的问题,因此学生的品德评价,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把理性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本文从小学生品德评价的原则、品德评价的策略和判断品德评价有效性的方法三个方面探讨适合小学生品德评价的有效策略。为推进和改善学生品德评价,增强德育实效性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小学生品德行为的现状 总体上讲,农村小学生品德行为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这些都是我国农村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对农村小学生品德行为具体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小学生品德行为的现状总体上讲,农村小学生品德行为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这些都是我国农村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对农村小学生品德行为具体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品德评价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改进小学品德评价方式应做好下列工作:确定品德评价的依据;制定品德评价标准;以道德品质及个性心理品质为主要评价内容;将道德认识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结合;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多方参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有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塑造小学生思想品德与儿童社会生活基础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在农村,由于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的限制,《品德与社会》无法真正地影响并塑造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基础能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被要求提高,尤其是小学生的品德也在不断被要求强化和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地利用有效资源提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到塑造小学生品德,从真正意义上引导并影响着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能力的养成,让小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品德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道德心理、道德环境、道德评价,教师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心理的培养,采取各种措施使道德环境得到优化,并完善道德评价机制,使三个要素互相促进,从而提高整体的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提升,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学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学习其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促进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董继荣 《广西教育》2014,(41):22-22
正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评价意义重大,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公允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品德培育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开展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时,应该客观、公平地表扬学生在日常表现、品德等方面的优点,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发展性评价和开放性评价。一、发展性评价教师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成长、变化,不要一成不变,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待事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行成有着规范作用,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启蒙作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活动品质提高与教学反馈的重要凭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元评价体系,不仅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本文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的探索为题,对多元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特质最容易、最重要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小学生品德心理、品德行为习惯的修复会非常困难甚至不可逆转。由此从分析小学生品德结构各组成部分发展的关键期、研究小学生品德心理活动整体运行的关键期入手,进而探究关键期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措施,引导小学生抽象思维,促进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激发道德行为动机,培养道德意志力,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以情促知,以意调行,促进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发展两个方面。道德认识是指学生对事物的是非、行为的善恶的评价。道德认识在学生品德形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品德评价的核心是育人,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德育要求和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是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师生间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和充满信心的有效交往过程。教师是品德教育的指导者、组织者,除平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品德教育外,还应利用品德评价这一手段,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品德进行矫正,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健康发展。山东省滕州市柴胡店镇中心小学自2004年开始参与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农村小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品德培养应该植根于儿童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培养小学生的品德既要重视和开发小学儿童品德心理要素的特殊性,又要认识到小学儿童认知水平与道德发展的相关性;既要关注和利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协调性,又要注意和把握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品德培养只有以小学儿童品德心理发展为依据,才能促进和实现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其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和社会性发展是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对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一、注重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李建钦 《文教资料》2014,(3):159-160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核心,致力于培养优良品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由于小学生在性格、人格、道德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品德课程对他们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并对《品德与社会》的活动作业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更是具有启蒙作用。教学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反馈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品德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进行培养。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片面的思想方法、简单的教育教学方式、工作安排上的缺陷、教育措施的不力等,都会妨碍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小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掌握品德培养和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