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秋天,我和妈妈来到中山陵,在一丛丛斑斓的金黄色后面,猛然看见一片红色。那时我还小,不懂得这一片鲜红是什么仙人变的。当时,我飞快地跑过去,走进那一片红色中,仔细地抚摸着那一片片数不清的枫叶。长大了,常在街边看见有人在卖枫叶贺卡,那上面的枫叶自然也红得十分鲜艳,但却找不到当年那种感觉了。于是我便再一次来到中山陵,来寻觅旧时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寻找菌物     
今天,我校的生态研究小组和林大的屠教授乘车来到了中山陵,我们顺着陡峭的小路,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坡旁,每个班分成一组,大家背着工具箱,一边走,一边细心地寻找各式各样的菌类植物。屠教授首先找到了一个乳菇,我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菌类的植物。我们拨开粗树脚下的叶子,瞧一瞧这里有没有菌,发现一些菌生活在树墩边上、小树枝上、草丛中,它们都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相似文献   

3.
《巍巍中山陵》是苏教版七下的一篇优秀的说明文,是对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突出我国近代陵园的设计特点。既写出了陵园的共性,又突出了中山陵不同之处。此篇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技巧来展现中山陵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游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是我国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前年暑假,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南京的夏天,已很闷热。碰巧那天下小雨,使天气陡然凉爽起来。我满怀着兴致去中山陵。出中山门,是一条林阴大道。路两旁高大的  相似文献   

5.
中山陵游记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了南京。在南京时,选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雄伟壮丽的中山陵。 去南京之前,爸爸已多次给我讲过中山陵。爸爸告诉我,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如今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象征,是南京最引人入胜的景点之一。爸爸还说中山陵的雄伟壮观非同一般,谁见了都会肃然起敬。爸爸的话激起了我对中山陵的向往。为此我专门读了有关中山陵的介绍,知道这座雄伟的陵墓是1926年奠基的,1929年建成。设计师叫吕彦直。中山陵是园林武陵墓,由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组成。它占地130公顷,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这次去南京亲眼目睹了中山陵的风采,果真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6.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茅峰南坡,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八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  相似文献   

7.
中山陵墓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当讲到《辛亥革命》一课时,可以在教学中简介一下“中山陵墓”的建筑情况。 “中山陵墓”建筑在广州越秀山下,是一座中国宫殿式的建筑,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它与矗立于越秀山颠高达120英尺的中山纪念碑遥相对应。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在广州建立中山纪念堂,树立中山纪念碑。6月成立了“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堂筹备委员会”。宋子文、邓泽如、谭延闿等8人为委员。筹备会成立后登报公开悬奖征求建筑图案。南京中山陵设计的一、二、三等奖获得者,是著名的建筑学  相似文献   

8.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篇作文《中山陵游记》,内容是这样的: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中山陵春游。我在中山陵看见三个"孙中山",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一个躺着。我在中山陵呼吸了新鲜空气,撒了一泡尿,就回来了,春游真好玩!这篇作文天真无邪、直白有趣,却不能成为一篇好作文。许多同学也存在写作文的几个困难,主要包括:觉得没有东西写;写的时候觉得自己语言匮乏,像写"流水账";写作文没有耐心;写完作文不知要怎么修改。  相似文献   

9.
在讲解分析《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时,有些同志往往很欣赏文中的“生动说明”,赞语较多,认为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穿插描写,增添了该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中山陵的巍峨雄伟景象得到了形象生动的说明,读起来能引人入胜;面对该文中的“平实说明”,则不怎么看重,讲解中多半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认为“平实说明”过于单调、平板,读起来乏味,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没有什么可多讲的。我认为这些看法有些不公,值得探讨。 (一)离开平实说明,就不能展现中山陵的雄伟庄严景象。作者给该文的标题冠以“巍巍”一词,其用意就在于要突现出中山陵的雄伟高大。要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必须将中山陵如何雄伟高大作具体的数字说明。于是,作者紧扣“巍巍”一词,首先从所要说明的主体事物——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入手,选取能突现中山陵雄伟高大的具体而确切  相似文献   

10.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暴行径.是世界所公认的,也是令人难以容忍的。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杀害了三十万中国军民,南京城里到处都是硝烟炮火。大多数的建筑物被炸毁,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逃难。然而唯有中山陵没有受到日军飞机、大炮的轰炸、攻击。1937年,中山陵已完工.只是内部装修...  相似文献   

11.
【写作指导】 写建筑类说明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把握和突出建筑物的基本特征。抓住了特征,就抓住了事物的标志,就能把事物写准确、说清楚。如《巍巍中山陵》的作者准确把握了中山陵“巍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山陵是我国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孙中山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逝世于北京,遗体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葬于南京东郊钟山中山陵内。钟山高达456米,周围约30多公里,是南京近郊最大的山。因山岩现紫金色,故又称紫金山。钟山峰峦起伏,蜿蜒如龙,有“钟山如蟠”之势。中山陵位于钟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正中的山坡上。中山陵依山建筑,座北朝南,面积约八万多平方米,全部用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等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又去了一趟南京,但是,我没有去中山陵,为什么呢?多年前我在南京居住的时候就非常害怕陪外地朋友游中山陵,我不是不喜欢中山陵的风景,相反那里山清水秀,登高远望,你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中山陵是这样一个地方,冬夏春秋都适宜去。冬天可以去看雪,秋天可以去看红叶,春天可以去踏青, 夏天可以到紫霞湖游泳。这非常难得,大多数风景区, 只有一两个季节好,其他则不过尔尔。但是,也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我却不愿意去。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去过南京中山陵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山陵祭堂的门额上。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两字赫然居于正中,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民族、民权、民生”的排列顺序中“民权”居中的格局并不一致。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或许是国民党(或孙中山)认为,在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都已经或者部分地、局部地实现.唯有民生主义是中山先生终生奋斗的目标.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所在吧。  相似文献   

15.
巧求台阶数     
周末,爸爸带我和表哥去南京的中山陵游玩。到了中山陵,我一看,好多的台阶呀。"爸爸,怎么有这么多台阶呀?"我惊讶地问道。"是啊,一共有392级呢!代表了当时中国有三亿九千二百万的同胞。"爸爸解释说。说话间,我们已经开始上台阶了。我每步上2个台阶,爸爸每步上3个台阶,表哥则一路小跑起来。当我们走到倒数第三个台阶,也就是第390个台阶时,我一屁股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张梅 《现代语文》2014,(11):41-44
先来看一下《巍巍中山陵》的上课实录:(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点评。)师:在学习《凡尔赛宫》一文后(执教者将苏教版教材顺序作了调整),我们知道学习说明文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生:说明对象、说明中心、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五个方面。师:很好!大家看看这篇课文的标题:《巍巍中山陵》,能看出哪些内容呢?生:说明对象是中山陵、巍巍是说明的中心。师:说明中心应该是一句完整的话。  相似文献   

17.
史峰 《初中生》2013,(20):12-15
同学们都是中学生了,作文的能力肯定大大提高了。可是,当你的作文能力提高之后,有些作文的品质却降低了。偶尔淘到一些小学生作文,读这些小学生作文,有助于中学生在作文中重拾那些久违了的作文品质——一、重拾实话实说的作文品质例文:星期天,我们去中山陵了。中山陵有三个孙中山,后面一个是站着的,再到里面,看见一个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6,(1)
发帖地址:http://bbs.sina.com.cn 主题:关注高考——以“纪念”为题作文发帖者:高三考生内容:各位网友,最新消息!今年高考语文科刚过,作文题目是以“纪念”为题作文,大家有什么好的题材呀。无论你是菜鸟还是大虾,只要会打字,都来上几句,以飨我们广大的高考学子。 1 楼回复者:南京原居民说起纪念,就不能不提起我们南京的中山陵了,前两个月台湾同胞领袖连战、宋楚瑜都来到  相似文献   

19.
马家辉 《当代学生》2011,(18):21-22
出发到南京前夕一直提醒自己,不管行程有多紧密多忙碌,一定要抽个时间去中山陵,这是辛亥革命百年,能够在中山陵前走一趟,感觉特别适时浓烈。然而计划归计划,去不了就是去不了,几天下来在会议与会议之间、演讲与演讲之间奔来走去,除了在总统府门前绕了一圈,简直不知南  相似文献   

20.
初夏的中山陵,秀色无边。5月26日,省教育厅机关刊物《江苏教育》暨《成才导报》通联发行会议在中山陵风景区东郊宾馆隆重举行。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姜映梅,省教育厅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来自全省的120名教育宣传工作者与《江苏教育》、《成才导报》的编辑、记者2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回顾一刊一报的光荣历程,研讨报纸和刊物未来改革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