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注重范读,在朗读中要注意文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采用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注意阅读的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指导朗读则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找准读点、体悟人物情、传授技巧等方式进行朗读指导,实现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示范性的朗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他们学习朗读的技巧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而来。因此,精湛的范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同时,范读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怎样有效地运用范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朗读的能力、技巧多半是从教师的范读中模仿而来的。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精湛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加深学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读后评价结合等,以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朗读,喜欢语文。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两千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语文教学上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朗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能促进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范读感染学生,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依据不同形式的朗读作用引领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7.
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8.
在指导朗读中落实“以读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实现。“以读为本”绝非是让学生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地去读,它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参与其中。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对此,教师要针对课文特点,灵活指导读书的方式,使“以读为本”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范读。范,即榜样,模范。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式。如《五彩池》的第一自然段,先是极力渲染天上瑶池的“神奇”,紧接着写自己真的看到了“像瑶池…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范读引导,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提高学生朗读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
杨桂荣 《考试周刊》2012,(41):33-33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却存在着课堂朗读时间少、形式单调枯燥、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朗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因而,应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优化朗读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小学朗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与技巧,比如以范读开拓学生思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教给学生如何读词句、段落,如何带着感情读等,以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以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阅读教学自身要求看,练就学生过硬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因为阅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领悟和表达、意蕴的赏析和品味、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呢?一、重示范,激发阅读兴趣教师成功的范读课文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苏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必须练好朗读基本功,充分发挥范读的功能,把学生的情感带进艺术般的境界之中,激发学生的有声阅读…  相似文献   

13.
职业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据调查显示,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还有待加强,在语感、语音、停顿、断句等朗读技巧上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在职业高中语文朗读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应该怎样解决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呢?本文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有序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通过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靳晓宁 《教育教学论坛》2012,(13):230-231,182
教师的范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抓住范读的时机,注重并指导个性化朗读,帮助朗读技巧的提高,真正发挥范读的作用,最终达成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读书,不是听书;读懂,不是听懂。只听不读,学生虽然也有思维活动,但是,这种思维离开了文字,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弱智儿童语言贫乏,语文教师更应抓住时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语言能力。一、教师范读,感受语言美弱智学生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事物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以朗读为例,他们不可能只凭对字词的认读,就能掌握朗读的技能。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模仿教师读课文的语调和表情。范读就是一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最好方法,形式可以是教师…  相似文献   

17.
小语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既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大纲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特点,采用教师范读、引导式、配乐式、角色式、表演式、竞赛式等方法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为此,不少教师在朗读指导上做了有力的探讨:技巧指导、范读引领、引读渲染、关键词导读……但是,这样的朗读指导是不是依然牵着学生的鼻子?是不是缺失了学生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两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黄河的主人》的朗读指导片段。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育改革由“知识”向“能力”、“育才”向“育人”转变,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语文朗读录像带、录音带也充斥课堂教学,朗读录音带代替了教师的原声,学生变成了“听带”的观众,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读”似乎从此销声匿迹了。但我认为这样做有失偏颇,语文朗读千万不能丢。一、老师的范读不能丢范读指老师给学生做的示范朗读,它是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朗读带不能代替的。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饱含感情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