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官审判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官在民事诉讼中享有的自由裁量权不仅包括在实体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权,而且还包括程序性的自由裁量权。它渗透到了民事诉讼的整个程序过程,涵盖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指挥诉讼程序和适用法律作出裁决的过程,在实践中具体地体现为法律适用选择权以及管辖阶段和"程序管理"阶段的程序性自由裁量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要有独立的制度体系,完善立法、完善司法体制、完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弥补法律滞后性的不足,又能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但同时也会因法律的不完备和法官素质不高等原因而导致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发生。举证责任分配在整个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是关系到整个民事诉讼功能的发挥,所以民众普遍希望通过未来的《证据法》来完善举证责任分配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3.
李晓巍  钟鸣 《教师》2011,(2):118-118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弥补法律滞后性的不足,又能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但同时也会因法律的不完备和法官素质不高等原因而导致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发生。举证责任分配在整个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是关系到整个民事诉讼功能的发挥,所以民众普遍希望通过未来的《证据法》来完善举证责任分配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4.
诚实信用已由最初的道德规范发展成为现代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就在于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现代社会,依诚实信用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克服立法滞后性,增强法律的稳定性;有利于调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更好地守法,建立一种公平竞争、友好协作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5.
诚信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不仅是一项极为抽象、具有“白纸”规定性质的行为规则 ,同时还是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审判规则 ,目前学者对作为审判规则的诚信原则还缺乏研究。文章用法经济学分析法来探讨诚信原则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实质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司法审判活动法律原则性与适应审判实际灵活性相统一的产物,是保障法院审判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中缺乏宽松的"外部自由",来自法庭外的外部力量干扰多;法官对法律的适用过程中存在过多的"内部自由",对于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没有统一的适用标准。要解决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相关问题,必须从体制、程序、监督等方面着手,既要保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法行使,又要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法官对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从而有效维护司法公正与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7.
法官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运用的自由裁量权是司法权力运行的一种常态,广泛存在于民商事案件审理中的证据、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由于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滞后性和模糊性等,导致法律在规范现实社会关系中存在不足,这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则成为平衡法律公正和个案公正的一个最有效果的方法.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司法权力,如何规制法官手中的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对司法权力运行和提高审判质量保证司法公正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诚信原则被奉为现代西方各国民法的最高基本原则。我国仅将其确立为一项民事立法原则。在目前依诚信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弊大于利。如果要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历史研究法考察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指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自由裁量权的问题。然后从立法权与司法权关系的角度,用比较方法分析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同制约机制,指出:以两大法系的经验为借鉴,在我国移植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键是要由立法机关运用这一原则为审判机关设定冲突规范,以确保审判机关正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就在于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依诚实信用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克服立法滞后性,增强法律的稳定性;有利于调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更好地守法,建立一种公平竞争,友好协作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公序良俗原则法律适用的判断标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台湾学者郑玉波先生曾言:“公序良俗在今日已为私法上之至高原则。”盖因其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不仅能统领民法具体规范,还因其弹性之大,可作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克服成文法局限性之工具,对立法和司法都有着重大意义。但其概括抽象性恰又造成了在理解适用中的诸多不一致、不确定,出现了“同样的事实,却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决结果”的法律尴尬。文章从对公序良俗传统概念、公序良俗原则与具体民法规范在法律适用中的关系的分析出发,探寻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中的判断标准,以减少其适用中的尴尬局面,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民事诉讼法价值、目的、构造所决定的,体现了民事诉讼当中,对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应包括:法院审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平等原则;辩论原则;调解原则;处分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直接言词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它决定了民事诉讼“对抗与判定”的基本结构,在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其他几项基本原则的基础、前提与保障。直接言词原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充实庭审的功能,使判决更具活力;符合程序公正的内在要求,有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有利于发现案件真相,促进诉讼的实体公正;有利于判决的承认和执行。  相似文献   

14.
在民事审判中,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公平公正裁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个别情况下,由于立法者在立法时未曾预见的案件,出现对规则规定的缺失或者模糊,这就需要利用诚实信用原则补充法律漏洞,做出恰当的裁决,使法律和裁判适应于社会发展变化.但另一方面,如果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不设置标准或界限,极可能导致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以致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司法体系的安定.据此,文章对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以及对法官由诚实信用原则授予的自由裁量权使用界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教师和学生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结合图书馆的特点和实际,不断完善现代图书馆的功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民事审限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裁判权力,提高诉讼效率。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对民事案件审限的基本框架都作出了规定,但在内容设计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采用价值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审限制度在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中的运作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调研得到的资料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民事审限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反思,最后就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法官释明权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未对法官释明权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仅在一些司法解释中出现了个别类似规定,且这些粗线条的规定对释明权的主体、范围、行使时间等均未加以明确。建立我国完善的法官释明权制度,应当对释明权的适用范围、行使时间、行使方式、后果救济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司法实践中法官的权力行使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审级制度的产生和设定与诉讼效益这一价值目标密切相连。诉讼效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审级制度是否科学与文明的重要尺度之一。科学的审级制度能够达到诉讼效益。诉讼效益对审级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审级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效益危机。重构审级制度已经成为必然。重新界定四级法院的性质和功能,使其有机运行,提高诉讼效益。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建构多元化的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证人证言作为被世界各国立法所普遍采用的证据形式之一,其对解决民事纠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证言的采信率极低。《民诉法》及《规定》对证人的资格、出庭询问、形式要求、费用虽予规定,但存在操作性不强的缺点。总结我国民事审判中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立法体例,对《民诉法》中的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