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重新认识汉字重新认识汉字包括科学地认识评价汉字的特点和地位、认识汉字现代化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决定识字的学习方法。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几十年,汉字的地位极低,鲁迅先生甚至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所以几十年来语言文字改革的方向是“汉字拼音化”。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重新认识评价汉语汉字,特别是汉字现代化研究的开展,由于计算机成功地处理汉字和发明了汉字的激光照排技术,所以汉字的重要价值重新得到确认。过去贬低汉字,是假定了拼音文字为最先进的文字,而用拼音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汉字所…  相似文献   

2.
揭示汉字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演变,必然要区分“汉字”、“汉字艺术”、“汉字艺术设计”这三种不同的又具有紧密联系的文化产物,了解作为汉字艺术设计的载体一汉字的来源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汉字艺术一书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汉字艺术设计形成的意义,才能把握它的发展轨迹,才能发展它的新创意,新审美。  相似文献   

3.
汉字文化学是汉字学的一个分支。汉字的构型及字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文化学不仅研究汉字本身的文化意义,也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从当前汉字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看,多领域、多方位的研究无疑是汉字文化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一种视觉型的表意字,早期的汉字构形和词义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汉字的构形以表现词义为目的,而词义是其构形的主要依据,二在汉字里是互为表里的。由于汉字形体的特殊性,使得汉字除了反映词义以外,还可以反映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从汉字的形体来看古代的化是可行的,也是行得通的,基于此,本丈通过几个汉字形体管窥上古婚制。  相似文献   

5.
汉字构形是汉民族思维的投影,汉民族思维是汉字构形的理据。其中,具象思维是汉字形象性的构形理据,整体思维是汉字整合性的构形理据,辨证思维是汉字有序性、平衡性的构形理据,主体思维是汉字人文性的构形理据。  相似文献   

6.
意符、音符、记号是汉字具有的三种结构符号,记号不同于意符和音符,它和它所记录的词义没有任何音义联系。只有区别字形和字义的作用。汉字记号化是汉字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现代汉字中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现代汉字记号化程度的加深,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汉字简化的原因。汉字记号化,对汉字性质的认识、汉字认知和汉字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但汉字教学却一直都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从学生书写汉字时出现的一些错误来看,汉字教学存在看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拟从汉字自身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心理、汉字教学方法、汉字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对汉字教学进行探讨,以求提高汉字教学质量,促进我区汉语教学整体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汉字自诞生以来,以中原为中心,传播于中国境内,从而形成了中国境内汉字字体系各种类型的文字以及最终传播于中国境餐产生了“汉字文化圈”。笔者着重探讨了汉字今后的发展,走向及其面临的问题后认为,不应立即废止汉字代之以拼音化文字,汉字的现代化应分两步走,当前应着重解决信息网络化中中文信息处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汉字拼音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习汉字的重要意义,汉字的认识心理、字形构造,偏旁在汉字中表达的意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和记忆汉字等方面说明声旁、形旁与汉字教学的关系,并讨论了有关这些方面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宝贵 《教育科学》2004,20(6):37-40
本文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探讨对外汉字教学问题。介绍了与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的汉字规范标准。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必须教授规范汉字,在正式教学中,不向外国人教授不规范汉字。例举了对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常见的字音和字形不规范现象,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字形教学与字理教学相联系、个体教学与系统教学相联系的统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传统"六书"说不能适应现代文字学研究的需要.近现代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说,但仍不甚理想,各说之间分歧也比较大.因之,现拟跳出"造字"和"用字"的框框,提出汉字发生法和汉字构字法理论,主要是汉字发生法的"二书"说和汉字构字法的"四书"说.  相似文献   

13.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古今汉字的传承性使我们能够通过对部分汉字的古形体的分析与研究找到一些汉字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技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有助于留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对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汉字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人们对汉字也进行了激烈争论,古老的汉字几经沉浮。有人主张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有人主张汉字不能废除;也有人主张“双文制”。本文主要回顾汉字拼音化的历程并发表一些观点,我们认为由于汉字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大量的同音词、方言、形声字等因素,不能走上拼音化道路,但是可以借鉴拼音的辅助作用,适应现代文字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宋元明时期,关于转注的研究主要有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文字组合说。清代有的学者继承了宋元明时期的声转说或义转说,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如互训说、引申说、义转音近说、省文说、多义字加注偏旁说等。现代学者关于转注的解释,从体用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派,即用字法说与造字法说。无论是用字法说还是造字法说,基本上没有超出宋代至清代关于转注的研究范围,只有章太炎先生的转注说可谓独树一帜,但不少学者认为这种学说实际上讲的是语言学上的问题,而不属于六书的范畴。在认为转注是造字之法的学者当中,有的对转注字的产生方式及其类型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汉字的性质,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很不一致,有些观点甚至截然对立。我们认为:汉字性质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汉字的教学和应用。所以,对汉字性质的认定必须立足于汉字的不同应用环境,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考察汉字所体现出的具体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人提出简化字弊大于利,有损"六书"体制,违背文字发展规律,应该废弃,并全面恢复使用繁体字的观点.其实简化字有利无弊,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应该坚持推行使用.目前多数人不识繁体字,是各级学校识字教学单轨制所致.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和製漢語」是日本创造的汉字词,现已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和製漢語」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存在一些词形相同而语义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同形类义词,因而容易导致误解和误用。在查找出汉日韩语中存在的同形类义的「和製漢語」的基础上,对它们在汉日韩三国语中的语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为在汉日韩三国语中正确学习和使用「和製漢語」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隶定而产生的"隶定字"是汉字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字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字书或多或少都有收入了一些隶定字。本文主要从构字部件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部分隶定异体字。  相似文献   

20.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3-4):137-143
Since "let a hundred schools contend" was proclaimed, some people have already submitted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Plan for the Simplif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 maintain tha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lists of simplified characters approved by the Committee for Chinese Writing Reform there are some problematic characters, and consequently, problems.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s in creating them were reduction of the number of strokes, convenience in writing, and the number of possible uses of a known character. The peculiarit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specific meanings and functions of many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disregar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