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现代性社会文化向后现代性文化转型。处于转型社会中的大学治理经历着理性官僚制和参与治理模式的碰撞,目前后者还不能彰显高校治理民主的本质意蕴。根据社会"善治"的主流思想,大学治理应该重新定义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实现网络结构中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实现治理主体与治理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权力结构的网状化;需要在多元主体之间建立互信机制;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的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治理的提出,既是治理理论的借鉴与运用,也是形势发展所需。从外部治理看,我国政府角色要重新定位,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大学的管理;从内部治理分析,我国大学要提升学术管理的权力和地位,构建内部权力制衡结构。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大学权力结构-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对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往的研究多根据思辨和经验进行论述。通过对41所列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发现章程具有统领性地位,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四种权力之间正在形成新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重心都在分权和下移。本研究认为,在建设方案中关于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基本符合我国大学组织建设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大学权力结构-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院院长的工作兼具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大学治理中比较特殊的角色,在提高组织绩效,实现有效的大学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为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参与大学治理的分院院长要扩大参与网络,提升分院治理的参与性;引导互惠规范,追求分院治理的公平性;强化社会信任,提高分院组织治理的合作性,从而增加治理中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7.
分院院长的工作兼具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大学治理中比较特殊的角色,在提高组织绩效,实现有效的大学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为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参与大学治理的分院院长要扩大参与网络,提升分院治理的参与性;引导互惠规范,追求分院治理的公平性;强化社会信任,提高分院组织治理的合作性,从而增加治理中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8.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看到大学存在多个权力中心,各主体间具有错综复杂的网络式互动关系。我国大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需要构建多元嵌入的网络治理模式,通过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等形式和途径增强大学内外部网络中的多种利益主体在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嵌入度,并在持续互动、平等协商中形成信任与合作机制,从而实现大学的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9.
学院制是我国高等学校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在不断推进的大学治理实践中,学院治理作为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对于大学实现"基层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学院治理的核心是权力结构,因而二级学院权力研究对于大学治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学院权力的结构、运行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学院权力的结构、运行状态差别不大,呈现"趋同性";权力在高等学校中具有明显的集中性;除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以外,"底部沉重"的特性在多数高等学校中的表现并不明显,学院缺乏应有的权力。推进学院治理要进一步理顺校院权责关系,稳步放权给院系,立足校情,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的主要管理权力机构的结合情况。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特色在于除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还包括以党委为领导的政治权力。如何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成了搞好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问题。我国大学目前的内部治理模式是典型的集权模式,其主要的弊病在于党政不分、学术权力地位低微。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完善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对A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动因、内容及过程研究后指出: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将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推动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重要因素将逐渐由外转向内;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校和院系两对关系是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两对关系事关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败;以大学章程为首的公立大学制度规范将成为约束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将权力行使纳入法制框架才能真正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2.
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权力分配则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关键.双层治理结构是西方大学的共同走向,实现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适度结合.董事会遵循公共规则和社会逻辑,通过角色分配和责任制实现治理;评议委员会遵循学术规则和自然逻辑,通过大学章程和学术自律实现治理.双层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种标准范式,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达成了多元利益主体的平衡,既获取了足够的办学资源,又增强了大学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些本质特性。我国大学构建内部治理结构应该回归大学的本质,把大学基本的组织特性作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大学的职能多样性、主体多类性、权力多元性、权威分散性、结构复杂性等组织特性,满足这些组织特性的对应要求,从而合理做出大学内部组织安排、权力安排和制度安排,形成大学内部具体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为达到高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的互长、自然与人文共融的和谐状态,必须适时进行大学治理结构的调整。本文从大学治理结构的外部与内部两个角度总结出导致现实困境的三对主要关系:大学自主权力与政府管理权力的失衡、大学内部信息与社会信息环境的联系甚疏、大学学术权力与大学行政权力界限不清。提出了从优化高校自主办学、推动行政转向,加强校企合作、合理配置资源,倡导学术自由、多方民主治理等方面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婧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0):50-56
学区是学校、政府、社会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而结成的跨组织治理单位.本研究参照制度分析框架,构建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分析框架,以S市为例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创新举措:一是供给与办学分化,展现治理结构的多元性;二是增加供给主体,提升了治理结构的开放性;三是治理角色具有可变性,增强了治理结构的灵活性.然而,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整体活力受到高层次治理活动的抑制,主体权力边界不清的问题造成了治理结构的惰性,配套制度不到位的问题滋生了治理结构的漏洞.研究最后针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婧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0):50-56
学区是学校、政府、社会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而结成的跨组织治理单位.本研究参照制度分析框架,构建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分析框架,以S市为例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创新举措:一是供给与办学分化,展现治理结构的多元性;二是增加供给主体,提升了治理结构的开放性;三是治理角色具有可变性,增强了治理结构的灵活性.然而,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整体活力受到高层次治理活动的抑制,主体权力边界不清的问题造成了治理结构的惰性,配套制度不到位的问题滋生了治理结构的漏洞.研究最后针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结构研究一直是组织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的组织结构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组织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放大学的组织结构是指开放大学在组织定位的引领下,在职责职权等方面分工协作的体系,具体包括开放大学组织的分工形式、层次等级、分校组织架构、权力划分、协作机制等内容。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亚洲7所开放大学在组织定位、组织环境、组织特征、组织架构等方面表现出诸多共性。由于所处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亚洲7所开放大学在分校组织构架、内部治理模式、学科组合方式、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配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目前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已进入实质阶段,探讨和解决开放大学的体制机制等问题已是不争事实,这首先需要从组织结构层面对开放大学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我国开放大学应充分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组织环境方面加快终身教育立法进程,在分校组织架构方面强调分权管理和合作共赢,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注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在学科组合方式上探索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为大学组织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在提升大学组织治理质量与效率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大学组织治理革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组织治理依然存在权责定位模糊,大学组织治理的"互联网+"系统缺陷、权力运行失调,学术权力运行的"互联网+"保障缺乏、参与主体缺位,大学组织治理的"互联网+"监督缺位的问题,需要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组织治理的多元、协调、共享、一体的特点,把握政府、社会及大学等关键要素,建立起"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组织治理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外部治理中存在政府、社会与市场三个核心权力要素。根据三个权力要素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与地位不同形成了"政府控制型"、"市场主导型"以及"社会服务型"等三种大学治理模式。我们需要从现实国情来综合权衡,对现有的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创新大学治理模式,既要保证执政党与国家的有效介入,还要强化国家与社会的强力合作,同时防止市场力量的无限干预。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关键在于高校要学会自主办学,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文章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案例,对其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权力运行中的制约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大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变革治理模式,明晰权力分配,完善法律法规,适当发挥政府和社会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