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文学家许地山在一篇文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在香港的太平山上有一块巨石,名叫蟾蜍石,当地人传言,说这巨石正朝着山顶爬行,等到它爬上山顶那一天,香港就要归还中国了。今天,我不知这巨石是否爬上了山顶,但我已经越加清晰地听见了香港回归的脚步声,传说中的梦想就要成为现实。 香港,阔别了百余年的东方明珠,你就要投入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百年耻辱,一朝洗雪,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这是一个伟大而又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不仅迎来了党76岁的生日,而且迎来了香港投入到祖国怀抱这一伟大的时刻.这是我们炎黄子孙一百多年久盼的日子,也是整个华夏民族终圆璧合之梦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成为现实。标志着香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新中国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7年6月30日午夜,在香港将要举行盛大的交接仪式,这是全世界为之注目的重大交接仪式.就在这一刻,在香港上空飘扬了一百多年的英国米字旗将一寸一寸地降下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的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区旗将先后升起.这标志着英国殖民地统治的结束,标志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50多年的国耻得到洗刷.洗雪民族耻辱这对全中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十二点钟声响过,七月一日零晨开始,米字旗徐徐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天,香港正式回归祖国,这是雪百年之耻,扬民族之威的大事。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学院于九六年下半年组织了“树立良好形象,迎接香港回归”的专题教育学习。院党委向全院官兵提出了树立“前列”意识、“商品”意识、“形象”意识、“文明”意识的要求。这里,我仅就树立“文明”意识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对于中华民族和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六周岁生日之际,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祖国的神圣领土——东方明珠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沧桑,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国策指导下,洗雪民族的百年耻辱,是彪炳千秋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举世瞩目,意义深远.香港的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由构想到现实的伟大实践.本文仅就这一历史问题作一回顾及评析.一、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在19世纪通过同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香港的租让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对中国,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解释为什么.”这是英国首相巴麦尊在接到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消息后的蛮横表示.正是遵循这种强盗逻辑,1840年6月,英国殖民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悍然派兵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江面逼迫清政府与之订立《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任便立法治理.”从此开始了英国对香港的  相似文献   

8.
短暂的香港之游早已过去,但登上太平山眺望香港夜景的情景时刻浮现眼前,那七彩辉煌的亮丽灯火,汇成光与热的洪流涌动在我的心田.香港的繁荣,东方之珠的灿烂辉煌,实在难以用笔描画,可王一桃却能把香港的过去、现在、未来表现得如此深刻,他不愧是一位倾吐豪情歌盛世,直挥健笔写风云,为香港回归树碑立传的优秀诗人.在《<王一桃诗世界>自序》中,诗人说:“出了《香港火凤凰》,我意犹未尽,又出了这本《王一桃诗世界》,在第一辑《香港见证》中,就有《三赋》(《香港赋》、《明珠赋》和《紫荆赋》、《三诗》《香港传奇》、《香港史诗》和《香港放歌)》,以及热情讴歌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你,早已来香港》.这一辑,可说是整本《王一桃诗世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同学们: 再有三天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此时此刻,全院官兵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无比自豪。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世纪盛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建立的又一伟大功勋,是共和国历史上壮丽辉煌的篇章。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彻底洗雪了中华民族近代史  相似文献   

10.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2):F0002-F0002
香港大学(TheUniversityofHongKong,HKU),简称港大,是一所于1910年在香港岛成立的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香港大学校训为“明德格物”。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校长徐立之教授。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香港高等院校持续教育联盟、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国际终身教育论坛”,于2011年10月18-19日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国际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印度、英国,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国际终身教育经验分享和开放大学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本次论坛吸引了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18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2.
在香港在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历史里受到英国非常大的影响,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的痕迹,香港粤语里更是掺杂了很多的英语词汇,这似乎已经成为香港人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但随着1997年的回归,香港与祖国的交流日渐频繁,对普通话运用的重视开始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香港人开始努力地了解普通话、学习普通话,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在香港这片特殊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文章尝试以后殖民理论的观点,探析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并以香港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为基点,探讨香港今后的语言走向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在长期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科学认识,逐步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这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是认识到实践的第一次新飞跃。香港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是按照“一国两制”由理论变为实践,这是由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新飞跃。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一件国人共庆,举世瞩目的盛事。为了以实际行动迎接香港的回归,全面了解我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和有关香港的基本知识,对全校  相似文献   

15.
王子曰 《阅读》2012,(1):47-48
这几天,我的家里又多了一个好朋友。它是一只小蛐蛐。 这是一只咖啡色的小蛐蛐.是我和妈妈一起在小区的广场上捉到的。小蛐蛐的头部圆圆的.有两根像小天线一样的长长的触角,它还有三对足,最后面的一对足又粗壮又有力。我想。这就是它跳得又高又远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1969—1979这段特殊时期我国翻译文论的基本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翻译文论概貌。通过举例分析和阐释,指出这一时期的翻译文论完全在意识形态的操控下完成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就废除英国在华不平等条约问题开始谈判,双方在香港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英方不仅拒绝归还香港岛,甚至连新界租借地也不肯放弃.抗战胜利后,英方仍顽固坚持这一立场,抢占了对香港的受降权.国民政府在依美联英的外交格局之下,再次退让,未能收回香港。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一个熟知的名字,当代香港文学,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本文在极其有限的资料的基础上,拟勾勒当代香港文学的发展脉络,且加以评述.以飨关注香港和香港文学的同仁.当代香港大学独立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1949年前由于内地和香港的社会制度基本相同,两地作家可以自由往来,文学运动息息相通,因此一直未能形成具有独立意义的香港文学,只有特内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香港和大陆才出现了文学发展的不同走向,具有独立意义的当代香港文学始告诞生.此后,当代香港文学的发展大约每十年有一次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将在香港冉冉升起.这是中国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洗雪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壮举,也是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值此之际,回顾香港做为殖民地的历史与经济发展,对我们记取历史教训,增强民族自信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吴彦川 《阅读》2013,(11):25-25
2013年7月12日,我和妈妈来到美丽的日本。我们在日本待了7天,在这7天里我游玩了大阪环球影城、迪士尼,欣赏了富士山、薰衣草、山中湖。其中最美的,要数迷人的富士山了。回想起那天,我和妈妈坐上大巴车,大巴车沿着山路飞快地行驶,车上的人全都有了耳鸣,原来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也在降低。大约一个小时后,车子到了这座活火山山脚下,此时两旁发出了动听的乐曲。两个小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