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咖啡的故事     
保罗·爱多士是当代的数学奇才,他没有财产,没有妻小,以 疯狂的节奏不断地周游世界,什么地方都是他思考数学的场所,比 如教室、飞机甚至医院的病床上……1996年爱多士以83岁高龄去 世时,他已独自或与人合作发表了近1500篇论文.关于他的逸事 数不胜数.数学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爱多士坐火车长途 旅行,旁边坐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等火车到站时,两人已合作 完成了一篇数学论文! 不过,爱多士最喜欢呆的地方,一是数学家的家,二是咖啡馆. 后者也是许多数学家讨论数学的绝佳场所.他有一…  相似文献   

2.
父子巧对     
陈洽,字叔远,江苏武进人,是明朝名士。他自幼聪慧好学,善于吟诗作对。据说他8岁时,有一次跟父亲到江边游玩,但见江面上有两只船同时开发,一只摇橹,一只扬帆。走了一会儿,扬帆的船便超过摇橹的船。父亲见状,吟出一联: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少年天才叫威廉·詹姆士·宾德,他父亲在他一出生时就采用各种手段开发他的智力,他在3岁时就能用母语自由阅读和书写;4岁时写出了3篇500字左右的文章;6岁时又写成了一篇解剖学的论文;他上小学时,上午9点入学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他母亲去接他时,已经是3年级了.  相似文献   

4.
俞群 《家庭教育》2008,(7):54-55
某校学生心理辅导室来了一位初二学生,他叫晓伟(化名)。下面是他的自述。 3岁时父母离异,我被判给父亲。父亲把我扔到乡下奶奶家,奶奶非常疼爱我。6岁时,我被父亲接到他身边,在城里小学上学。我学习很好,也很用功。  相似文献   

5.
帕斯卡是 17世纪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幼年就死了母亲 ,父亲精通数学 .受父亲的影响 ,他从小就聪明伶俐 ,善于思考 .帕斯卡自幼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12岁时就能独立地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 180度 .2 4岁时 ,为了减轻父亲在税收工作中繁杂的计算 ,用了两年的时间 ,他设计并创制了历史上第一架机械计算器 .3 0多岁时 ,帕斯卡经常牙痛和失眠 ,一天夜晚 ,他牙痛得厉害 ,无法入眠 ,他一气之下 ,决定用工作来驱赶病魔 ,他竭力思考摆线的道理 ,经过几个昼夜的努力 ,他终于完成了名著《摆线论》.帕斯卡不但在数学上成就突出 ,而且在物理学…  相似文献   

6.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生于贫寒家庭,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数学才能,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解题,常用煤块和粉笔在墙上不停地算.据说他3岁时纠正过父亲账单中的计算错误,令父亲大为叹服,奖给儿子一枚小硬币,一直被他珍藏.  相似文献   

7.
唐纳德·亨德森,美国流行病学家.他领导了全球对抗天花的战争.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2016年8月19日亨德森在美国离世,享年88岁. 天花——千年的病毒 亨德森于1928年9月7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外的小镇上.他的母亲是一名护士,父亲是一名工程师.由于母亲的工作性质,亨德森从小就与医学结下情缘.  相似文献   

8.
智力抢答     
1 强强两岁时,他的父亲32岁,强强的年龄是父亲年龄的3/5的那一年,父亲去世。问强强的父亲活了多大岁数?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少年天才叫威廉·詹姆士·宾德,他父亲在他一出生时就采用各种手段开发他的智力,他在3岁时就能用母语自由阅读和书写;4岁时写出了3篇500字左右的文章;6岁时又写成了一篇解剖学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羊质虎皮     
典出《南史·羊侃传》。羊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人。父亲羊祉,为人刚烈,曾任龙骧将军。羊侃身材魁梧,膂力过人,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大力士。他十几岁就随父亲征战,并立下了战功。北魏皇帝  相似文献   

11.
3岁时,父亲上课,母亲在外地上班,没人理睬的我独自在学校操场空地上用砖头画画,鼓捣出稀奇古怪的装置抓麻雀. 8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脑膜炎差点要了我的命.父亲大雪天背我走了几公里,送我转院治疗.从不请假的他,也被迫丢下心爱的学生,整整一个月陪伴着我.  相似文献   

12.
莫扎特在他的宫廷音乐师的父亲熏陶下,3岁就显示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5岁时就练习作曲了。有一次,莫扎特父亲走进小莫扎特的房间,只见这个金发蓬松、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在五线谱上写着什么。“莫扎特,你写什么呀?”父亲随手拿起他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且完全合乎规格,父亲故意同他开玩笑说:  相似文献   

13.
林清玄刚刚8岁时,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他.抚养着18个孩子的父亲于是不假思索地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轻狂呓语.父亲说:“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 有一年,林清玄读书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给他一本地图册,他边烧水边看地图册,憧憬着埃及的美好,父亲过来问他在干吗,林清玄说他在看埃及,父亲又是狠狠地打他一巴掌,踢他一脚,说可以用生命做担保,他一生根本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15.
有这么一个儿童,父亲在远洋轮船上工作,经常出海.在他4岁时,父亲出海前留下一本<走遍美国>和它的录像带给他看.父亲回家后,发现儿子竟能将录像带上的发音和书上的一些单词对上号.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家之王     
高斯,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德国布伦瑞克市一个贫苦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瓦工,全家靠其打短工养家糊口,但家庭的贫困没能压抑住这个数百年才出现的天才. 高斯小时候就显示出数学才能,据说他3岁时,就能纠正父亲帐中的错误,这使得他父亲下定决心:就是勒紧裤带也要送他上学。高斯7岁入  相似文献   

17.
徐悲鸿1895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教书人家,早年生活甚为艰苦.1942年,他在一幅作品题诗中曾说:“少小也曾锥刺股.”以此来形容他年轻时的艰难生活.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耕种半教书的村塾老师,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识字,7岁时对画画产生兴趣,就想跟父亲学画.他父亲认为7岁的孩子年纪太小,不肯教,于是他就偷偷地求人画了一只老虎,自己依着样子描绘.父亲知道后,觉得儿子实在喜欢画画,在他9岁的时候,便让他每天临摹当时流行的《吴友如画本》.  相似文献   

18.
扇枕暖席     
1.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小孩,在他9岁时,母亲就病逝了,黄香非常悲伤,整天思念母亲,乡郁都称他是孝子。 2.母亲死后,黄香与父亲相依为命,他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饮食 4.白雪皑皑的冬天,天气很冷,黄香就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先把被褥弄暖。夜里,父亲睡得非常舒服,黄香很高兴。 3.他做事很细心,对父亲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夏天的晚上,天气特别热,黄香心想天气这么热,爹爹怎么睡得好呢?于是他想了个主意,拿把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到凉为止。 5.当地太守刘护知道黄香的孝行后,就收他做学生,当时黄香才12岁。6.经过不断努力,黄香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9.
13岁时,他被父亲送到美国加州读书,父亲希望他与同样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有个照应.但他到了美国后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的生活费,而是靠自己打工赚钱.  相似文献   

20.
1.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一个名为斯特拉特福德的小镇上. 2.他的父亲名叫约翰·莎士比亚. 3.他的母亲名叫玛丽·阿尔丁. 4.他有七个兄妹. 5.他也被称为“吟游诗人”. 6.他是英国的“民族诗人”. 7.他一生中创作了38部剧本和154首十四行诗. 8.他年仅18岁时就结婚了. 9.妻子名叫安妮·海瑟薇. 10.安妮·海瑟薇比莎士比亚大8岁,结婚的时候她2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