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刚 《华夏文化》2008,(3):19-22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历代思想家在论述其思想体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和”或“和谐”问题,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融于儒、道、墨、法、阴阳、释等各家各派的普遍文化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文化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是我国推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基本方略,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科技文化普及的复杂性与效率问题呼唤创新发展思路,四川打造“智慧城市”为建设“智慧科普”传播系统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文化强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硬支撑”作用正在不断增强.本文认为,文化强市战略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并尝试提出文化强市的标准、内涵和构成.城市应通过发展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传媒载体建设工程、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文化资源保护工程、文化发展创新工程、文化交流合作工程、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等九大工程,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5.
农家乐“和谐”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实现与“天”相通的顺应。“天”乃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尊重自然法则就是对天规道行的依归,违背天理的行为就要遭到天的惩罚。在当代农家经济仍主导着事实农耕的农村,尤其要注意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因为农家乐“和谐”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在现实农耕状态下导向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宋仁宗在位时期,北宋文人政治文化获得发展,“和而不同”的庆历士风得以涵咏和张扬,宋仁宗与他的士大夫合作者们共同构建了较和谐的文人社会,为北宋的“极盛”时代的到来,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本文对宋仁宗在其中的历史功绩,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理论学者荷米·巴巴在论述第三世界文化特征时,运用了“混杂性”这个看似中庸然则中肯的词汇。首先,它表明了世界文化之间的吸纳和融通,摈弃了自我缠绕式的“对抗”性质和“颠覆”企图,以共时性的眼光把民族电影的发展摆在历史的过程中考察,真正做到既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性”,又有和谐圆满的“世界性”。而电影发展史上关于民族电影探讨争论的焦点,无非“民族性”还是“世界性”的莫衷一是。电影是一种国际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而世界文化只有在交流与互通中才能发展,“混杂性”因而本质上也是由电影文化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陈英雄与张…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抑或一个民族,不仅需要具有实力,更重要的还需要具有魅力,这种魅力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是最深远最恒久的影响力,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区别不同民族最本质的内涵,是民族性格最本质的体现。自觉地将建设“文化中国”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坦然和自信的气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9月29日,“故乡行——孙敏书法艺术展”开幕式暨嘉定区第3届中小学生“孙敏书法艺术奖”颁奖仪式在上海陆俨少艺术院举行。孙敏向陆俨少艺术院捐赠了本人的书法作品,并向荣获第3届“孙敏书法艺术奖”的中小学生颁奖。“孙敏书法艺术展”作为上海孔子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和篆刻委员会、上海孔子文化活动周组委会和嘉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扩大当代海派书画家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积极营造和谐的社会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文化之于旅游业,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中国要完成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不仅需要“科技兴旅”,发展科技旅游和旅游科技,而且需要“文化强旅”,发展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建设旅游文化与休闲文化。这非常符合旅游企业的运营发展规律。从旅游企业的运作来看,  相似文献   

11.
战神蚩尤     
龚留柱 《寻根》2011,(5):12-16
人类的历史与战争结伴而行,战争不仅是力量和技术的较量,更被文化观念所渗透。要想“金戈铁马气壮如虎”,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法律的手段,更需要军事文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央地合作”机制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成为构建全国对外文化工作“一盘棋”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青海、黑龙江、广西等地方文化厅局紧紧围绕文化部提出的“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在“央地合作”机制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加强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传播,同时有效配合了国家的文化外交大局,取得丰硕成果。本刊拟分期聚焦各地方文化厅局在“央地合作”机制下大力发展对外文化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九五”时期.在省、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使我市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96年以后.孝义市相继荣获了全省文化先进市和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群众文化精品迭出.专业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民间习惯法的客观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存在意味着有其合理性.当代中国民间习惯法中所彰显的“情理”观契合了民间社会的心理需求,符合中国现阶段的民情,这种“情理”观是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传承,体现着传统法文化的精神特质.我国现行正式法能够而且应该从这种“情理”观中得到启示,充分表征其文化属性,这是当代中国民众产生法治认同感的重要心理根基.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构建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民间传统文化对和谐社区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成都民间传统文化是成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资源,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平台.充分利用成都的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家庭关系融洽,成员交流,促进人与文化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夏绍熙 《华夏文化》2010,(2):62-64,F0002,F0003
由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2—5日在西安举行,这是陕西省政府第四次在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期间举行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清明文化、感恩与社会和谐、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特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17.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这是江泽民同志继“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之后.在“七一”讲话中向全党发出的又一个伟大的号召。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文化创新,是实践“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方略.是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对全党同志.尤其对于包括文化市场管理执法队伍在内的广大文化工作者来说.是我们新时期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开发“三国文化之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三江旅游应以“三国”为主题 ,“三国文化旅游”或“三国文化之旅” ,实际上是三国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物。“三国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历史学的、历史文化学的、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开发“三国文化之旅”应注意 6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乡镇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单位.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县乡要重点建好文化馆、站……”: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近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又刚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20.
昭通龙虎文化与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江 《寻根》2003,(1):10-15
巫术文化是古代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作为窗口,可以窥知许多古代文明的秘密,诸如宗教、艺术、心理、民族、习俗等方面。因此对巫术文化的考察研究是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及其背后的巫术观念,就是对史学界、文化界长期盛行的“惟龙独尊”认识的矫正,对于还原中国古代巫术文化的原始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文试对龙虎文化在朱提(昭通)古地“淮桔为枳”的原因提出彝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并由此推及当时和其前彝族及其文化在昭通的重要地位、夏人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