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是华夏独创“花可融愁、鸟可寄情”的特色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特殊地位。它以意造型,笔墨简练,画法粗放,具浓厚装饰韵味和独特审美意境。20世纪以来其发展加速,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开放格局。刘元法先生的绘画可谓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强大的现代性语境影响下,王国维在综合康德、叔本华、尼采诸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以“势力之欲为根柢”的文艺美学观;宗白华在综合尼采、柏格森等生命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生生而有条理”的生命本体观,他们以此对传统“意境”理论进行阐释,使其“意境”之审美内涵具有了现代性审美的特征,促成传统“意境”理论完成了中与西的融合、古典与现代的贯通。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体系中,其核心思想的来源是儒、佛、道三家.儒家美学以仁义为基础,提倡"尽善尽美","充实之谓美".佛家美学以"真如"为核心,推崇"远、虚、淡、静"的审美情趣.道家美学以"道论"为依据,强调"美"与"真"的和谐统一.就此而言,可以说作为中国美学中永恒追求的至极意境,正是道论在艺术领域中的延伸与拓展.  相似文献   

4.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绘画与书法艺术都具有很高的成就与境界,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石涛集古出新、开张恣肆的书法艺术特征。他的画款书法主要是围绕绘画的幅式安排、艺术观念、风格意境、审美表达而题写的,具有古质朴拙的风格美、随形就势的章法美以及文图并茂的意境美,并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图变——冯斌与他的研究生的中国画当代性研究》展的主题“图”,有3层含义:第一层是“图像”。在当代艺术中,图像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以机械复制的纪实写真的影像如摄影、电视、电影及用电脑设计制作的卡通或动漫,在架上艺术中的利用和借鉴。对图像的利用,使艺术方法和审美趣味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新方向上向当代艺术转换;第二层含义是“图画”,是艺术本体意义上的“图”。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绘画命名作品的方式是其名称后都有个“图”字,如《庐山高图》、《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6.
形象的问题在中西绘画美学中举足轻重。在中国绘画美学中,审美形象始于"象";在西方绘画美学中,审美形象始于"形"。中西绘画美学相异的范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艺术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5届上海淀山湖文化艺术节群文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暨艾申美术馆开馆、淀山湖画院成立仪式于10月20日在青浦举行。艾申美术馆位于上海青浦区华浦南路688弄22号楼。开馆首展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老中青三代画家在“架上绘画”上的艺术成就。参展画家的创作观念、审美取向、表现手法等都显示出了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这是艺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古典的艺术观是以美学为出发点,要求绘画达到真、善、美这三个境界。绘画,如一面镜子对实体与自然的反映。这里主要是以自然美与艺术美作为艺术的美学范畴。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高于自然美的。艺术美由心灵产生,是出自心灵的活动与自然的创作,是再生的美,高于自然的美。黑格尔认为,只有心灵的美才是真实的。在这里,黑格尔就脱离了亚里斯多德所主张的“形”与“质”不分的一体概念,引入主观主义的艺术界定。现代主义的艺术,源于这种主观的艺术界定,用创作迫使观众从“…  相似文献   

9.
毕加索作为西方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几乎家喻户晓.但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却并不广为人知.毕加索被尊为现代西方最伟大的画家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绘画在20世纪进行了剧烈的变革.现代主义的实验和探索打破了古典绘画的界限和观念,大大拓展了绘画艺术的性能、功用和范围.而毕加索,正如西方评论界所公认的那样,没有人像他一样把艺术的本质作了如此剧烈的改变,他和乔托、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一样立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1901年,20岁的毕加索被法国画坛所充满的打破常规和勇于进取  相似文献   

10.
张大千被誉为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其国画代表了近现代绘画的最高成就。作为一个具有浓烈民族文化情结的画家,张大千也是一个优秀的古典诗人和词人。其画大多有题画诗,这些诗歌不仅是画面的注脚,更凸显了绘画的意境。张大千的诗词,文辞质朴、内蕴沉稳、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意境优美、立意深刻,往往与画面交融,蕴含着张大千的主体人格精神追求,将儒、道、佛传统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有着丰富的审美张力,表达了张大千主体性的生命哲学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曲水流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水流觞”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非凡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本文论述了“曲水流觞”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变过程,分析了“曲水流觞”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位置,指出了其对现代园林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刺绣与绘画密不可分,刺绣藏品更是如此,是以绘画为蓝本的艺术再创作。上世纪30年代,随西方文化及绘画的渐入,国人的审美习惯逐步变化,以致影响到刺绣艺术,并对其发展起到了某种推动的作用。刺绣艺人一改“密接其线,排比其针”的传统技法,借鉴西方美学理念和绘画方法,运用新的针法表现西方绘画,这种针法即——乱针绣。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天,伦敦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绘画展览.这是第一位中国画家个人展览在欧洲权威的博物馆举行.英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反应强烈,称赞吴冠中的作品既有民族传统绘画的风采,又得欧洲绘画之奥妙,是中西合壁的典范.他们认为,吴冠中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就是以自己的探索和创造,用绘画语言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使之与时代同步,并与国际潮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逸品之李津     
<正>李津这两年连续获得三个全国性的奖项,2014年的10月份又在香港苏富比推出绘画与雕塑的个人展览会。他的艺术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喜爱,特别是专业画家的推崇。在中国绘画的鉴赏中有一种审美的方法,那就是将画作分为能品、妙品、神品与逸品。其中能品讲究趣味,妙品追求灵气,神品注重学养,逸品飘忽无法。在近代的绘画中只有黄宾虹似乎可进入逸品的名单。  相似文献   

15.
活跃于日本江户末期的浮世绘画师歌川广重(1797-1858,亦称安藤广重),其作品以情感丰富的特色脱颖于浮世绘画师群中,尤其“名所绘“风景版画,颇得当时受众称誉。尽管歌川广重绘画的形式颇具江户气息和古典意境,却是日本近现代绘画第—人,他不仅走在时代前端,并对欧美印象派绘画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世界华人歌唱家颂祖国大型音乐会二、世界华人项长城——绘画、书法、篆刻精品展三、“欢乐颂”国际合唱节四、’99夏季音乐节五、“北京国际爵士节”集本六、参加第十一届国际交流音乐会七、马来西亚艺术展八、葡萄牙绘画展九、瑞士少年乐团来华演出十、瑞士“古典爵士乐”小组来华演出十一、中国民族歌舞团访问葡萄牙、法国等十二、在葡萄牙举办中国电影周十三、在葡萄牙举办中国绘画展十四、在丹麦举办中国电影周十五、中国京剧团参加法国、匈牙利等国访问演出十六、中国杂技小组参加德国弗莱堡国际马戏艺术节十七、杂技小组赴瑞士访…  相似文献   

17.
马德里提森美术馆偕同马德里合作金库,首次汇集西方艺术史上关注“暗影”的代表作,展出百余位艺术家的绘画、摄影和电影录像共144件精品,并于展馆墙上书写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和西班牙现代大诗人阿尔贝帝有关“暗影”的诗篇,使观者在“文艺复兴”到现代“光影”课题广泛深入的赏析中,还可享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气韵论在谢赫的"六治"中被表述为"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第一法则。"艺术即模仿"是流行于古希腊时代,甚至迄今为止仍是西方艺术的主导理论之一。中西绘画美学依托"气韵论"与"模仿说"等命题各自成立。在审美效果上,二者折射出中西绘画在主客体关系上迥然有别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论中关于有形语言的局限性问题、语言的有限与诗的意境之无限的矛盾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论述。西方当代解构语言论彻底反叛了传统语言观中的逻辑中心主义 ,并以永变不定的认识观、思维观观照语言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 ,中国传统的诗语言观和解构的语言观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对于在新的层面上思考诗歌审美价值与诗语言之关系 ,思考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文化中,芭蕾是成功的舞蹈艺术的典范.但是今天,这种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上存在了400年的古老的舞蹈艺术,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很多人认为,今天的芭蕾舞已经不能和《天鹅湖》、《睡美人》、《吉赛尔》、《葛蓓莉娅》这样的古典精品相媲美了,在古典芭蕾舞面前,它们往往只是在抄袭和模仿.因此,现在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多元文化”和“多学科文化”的方案,他们希望通过洲际和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更多地把东方和非洲大陆的传统文化输入欧美,给失去了活力的芭蕾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不过,对于自19世纪以来一直持有“欧洲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