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历史涵盖的内容很丰富,包罗万象,教师在上历史课时要把历史事实讲清讲透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吸引住学生们的目光。学生上历史课也是冲着历史故事去的。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我们更应明白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故事为基础,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才能把历史课上好。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对其有强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见,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若能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以历史的趣味性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  相似文献   

2.
苏海健 《考试周刊》2010,(19):168-169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点成功。  相似文献   

3.
梅亚娣 《中国教师》2014,(22):36-37
<正>在历史课上,教师巧妙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从中受到启迪。历史课不是每一课都有让人回味的故事,教师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更不能瞎编故事,如果教师为了达到讲故事的目的而编造历史,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还会偏离教育的本质。因此,故事不是想讲就讲,教师要精心准备,使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吻合,选好讲述时机,控制好故事时间,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堂上,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积淀的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既能强化教学主题。又能将学生引领到“乐学”的境界。讲述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怎样讲述历史故事。是我们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总会对听历史故事一脸的向往,然而长年从事历史教学,我深深体会到: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态度冷漠。一次问了一些已毕业的学生,他们回忆说现在能对历史课有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大人物及其品格。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这不正是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的魅力吗?  相似文献   

6.
正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程度,把历史的学习固定在对枯燥的结论和历史事件发生时间进行记忆。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把历史上一些有趣的事件给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一点乐趣,这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存在着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如果教师能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传说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积极性,那么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形象感知,就能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但有了这些,不等于就能把历史课上好。就如同有很多食材,如果厨艺不高,同样做不出美味的大餐来。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开辟历史课堂的新天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如何才能独辟蹊径上好历史课呢?我认为可以通过挖掘教学中的各个亮点的方式,来点亮课堂。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有一种尴尬局面,那就是学生喜欢看历史影片,喜欢听历史故事,喜欢读历史课外书籍,却不喜欢上历史课,也不喜欢历史课本。面对这种局面,笔者从编导历史短剧、开辨论课、利用身边的史料和唱历史歌曲四个环节进行探讨,目的是调节好学生的情绪,让历史课活起来,师生互动,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参与历史课堂,从而实现历史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听一些老师说,历史课太枯燥,学生对学习历史课不感兴趣,历史教学质量不好提高。其实则不然,历史课蕴涵大智慧,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教师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前提。教师在授课时要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丰富的历史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平时的收集、积累、整理,我在平时阅读报刊时,注意收集一些历史故事,名人逸闻趣事、典故,分门别类进行摘抄、剪贴。比如,在讲中国历史《到敌人后方去》一课时,我把以前摘抄的刊登在1992年8月29日《河南日报》上的题为《四幅摄影…  相似文献   

10.
蒲春艳 《考试周刊》2012,(40):125-125
1.把握历史课的特点,强调历史课的功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史学科有着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我尤其注重历史课功用的讲授与感悟的启发。(1)历史上仁人志士的理想、品德、情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廉洁公正的包拯、海瑞,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等。(2)学好历史课有助于语文、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运用,如:重要的成语、典故、传说、故事等。  相似文献   

11.
王飞  张玉娟 《考试周刊》2012,(94):123-124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树立改革创新精神,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但现实的教学中人们往往视历史课为“副课”,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初中开设历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轻视历史课,而且历史离学生生活久远.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记忆一些史实是不可缺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想把历史教好是很不容易的。为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历史教师的身上。  相似文献   

12.
袁超 《考试周刊》2010,(56):167-167
时下,校园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学生陶醉于一些历史类书籍,如《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痴迷于一些历史影视剧,如《三国》、《赤壁》等。可真正到了历史课上他们却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以至于出现厌学情绪。许多学生直言不讳:“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  相似文献   

13.
相关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历史课程当中的历史故事,由于受小时候听长辈讲故事的影响,对故事仍然有特别的喜好。所以,探讨把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里面来,能够加大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能把历史故事有效穿插在历史课堂里面,历史老师一定要将历史故事如何地在教学中的运用,做出充分的研究和仔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把历史课上成了故事课,学生不会探究深层次的历史规律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课教学中,导课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通过故事引导、设置悬念、角色扮演等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学好历史知兴替","以史为鉴明古今",学好历史非常重要。因而历史课的教学要采取好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时,如何让学生更有兴趣,这是历史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其实,每门课题都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让学生感兴趣的亮点,而历史故事正是历史课中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因而如何利用这一点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有责任强化历史课的学习。在现阶段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趣味性历史教学,增强学生历史课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投入课堂学习。本文就自己的教学积累,谈一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经验,希望能对应试教育下的历史课堂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吴继存 《山东教育》2011,(29):42-43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看《百家讲坛》却不喜欢上历史课,谈论起《亮剑》中的李云龙、楚云飞兴致勃勃,但说到国共的两次合作、两次分手却稀里糊涂,混淆不清。这是为什么?知名学者许纪霖说:"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学生不爱上历史课,却比较喜欢看小说、听故事,那是因为小说、故事有吸引力。有鉴于此,几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可靠的史料,创设新颖的故事情境,做了如下一点探索,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喜欢学习直观的历史故事,但对于一些抽象的历史观点、概念及其结论越来越不感兴趣,高中历史课越来越难教的问题非常突出.本文作者站在推行新课改的高度,探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