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以录像为媒介的集体访谈和多重话语分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城乡幼教工作者对游戏,特别是对幼儿园中儿童自由游戏的不同看法.研究归纳出三种看似不同但实则存在内在关联和相互转化可能的游戏观.(1)儿童自由游戏只是幼儿园中游戏的一种,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被称为游戏.(2)儿童自由游戏是真正的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或游戏活动教学化)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与游戏有质的区别.(3)高水平的自由游戏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境界,"会玩"的儿童才能在游戏中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教师的游戏观影响了儿童对游戏、自由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自由游戏在充分保证儿童游戏性体验的同时也体现了适宜儿童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人们对自由游戏的片面认识使得它并未在幼儿园中发挥积极作用。幼儿园需要走出认识的误区,对自由游戏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并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3.
亮亮从幼儿园回来在家游戏时,常常自言自语地说着幼儿园小伙伴的名字,如“华华好,小军坏,晓晓是小山羊,小林是大灰狼”等等。这种儿童在独自游戏或生活活动中以自我为对象的独立性言语,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中心言语”。人们通常叫做“自言自语”,这是儿童特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幼儿的自言自语多在4-6岁这个时期出现,这是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言语过渡时所发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自  相似文献   

4.
韩波 《学前教育》2008,(10):48-49
在儿童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他们进行游戏活动时,总喜欢大声说话。这就是儿童的自言自语现象。通过对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自言自语现象进行观察,我们发现,从游戏活动的开始到结束这一完整过程中,不时可听到儿童的自言自语,只是在不同的游戏时段,儿童所使用的自言自语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幼儿园游戏异化现象,文章提出幼儿园游戏应该真正地关注3-6岁儿童的精神需求,重塑自由的游戏精神,回归儿童本位,在游戏中重视儿童独立体验的过程、情感的愉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处境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幼儿园大班一名做过脑部手术的游离于集体边缘的儿童进行的游戏治疗研究发现,游戏具有对儿童进行教育干预、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的价值;游戏治疗中宽松自由的环境能为儿童提供发泄的安全场所,使日常生活的种种挫折和焦虑在这里得到释放和补偿;个别介入的游戏治疗与集体关注的教育氛围,能有效改善和提高边缘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游戏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思维活跃,相象丰富,能够利用已  相似文献   

8.
王滨 《幼儿教育》2004,(3):10-11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因此,研究儿童的游戏,探索儿童游戏的发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忽视游戏本体价值,过分强调游戏工具价值的现象.侧重于关注儿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及与现实生活逻辑的相符性,儿童“角色”本身亦被异化.有必要在中外游戏精神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娃娃家”游戏案例探讨角色游戏在无目的、自由、对话、创生及情境体验内涵方面的精神特质,揭示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现实困境,思考相应的策略,以期儿童角色游戏精神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0.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以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儿童。我园为了把优秀的适宜幼儿的民间儿童游戏引进到幼儿园的游戏中来,开展了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合作装扮游戏是幼儿园自由活动中最为突出的游戏形式,有大量研究致力于合作装扮游戏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早期的研究指出,合作装扮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发展特定语言能力的机会.后期的研究将焦点放在元交际技能上,指出元交际技能既有帮助儿童进行装扮游戏中的互动与合作的功能.还与儿童未来的学业成就与社会成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幼儿园可以实施民间儿童游戏课程。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还需要相应实施路径。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可以通过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各领域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从存在论视域出发关注儿童的游戏体验与意义获得是当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新趋势。儿童的意义世界是儿童在与周遭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对周遭世界及其与自身关系的理解与感受的集结。游戏是儿童意义世界照进现实之镜,是儿童意义世界的自由生成之境,是多人游戏实现儿童意义世界的扩展与丰富。儿童在游戏中实现“意义成人”,这既是游戏的教育灵魂,也是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使命。幼儿园游戏要促成“意义成人”教育使命的实现,就要把握儿童游戏的双重规定,实现游戏双重意义的建构功能;甄别游戏内容与形式上价值的不同属性,引导游戏意义的积极生成与扩展;推进游戏立意的经验超越,成就儿童整体性意义的体验获得。  相似文献   

14.
游戏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园应通过自由游戏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过多地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法,探讨幼小衔接阶段一年级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12,(27):34-35
晨间,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园,自由地选择小型桌面游戏材料,三五成群地玩起了桌面游戏。这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为宽松的一段自由游戏时间,但自由常常带来游戏的混乱和纠纷,使老师们不得不强调游戏的外在秩序,用规则限制自由,以权威解决纠纷,晨间桌面游戏也往往因此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而草草了事。正如玛格丽特·克拉克所说:"虽然自由游戏情境对促进儿童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21,(12):F0003-F0003
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幼儿园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整体推进实践研究”项目为引领,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自然、有趣、开放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自由自主、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区域活动以其独有的个性化、开放性、自主、自由等优越性,在幼儿园中备受教师与幼儿的喜爱,并同时发展成为幼儿园开展创造性课程的重要手段,而幼儿园开展的创造性游戏活动是教师了解儿童、观察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最好途径。对幼儿园在实行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继而探讨出充分发挥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的真正价值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早期教育》2005,(1):F003-F003
珠海市后雅幼儿园以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完整儿童的切入点,注重营造民主开放、宽松自由,充满人文与艺术气患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美术创作材料,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这种特殊的游戏中自由地想象、大胆地表达,在不断的创造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本期特介绍该园的儿童美术工作室。  相似文献   

19.
陆秀《实验幼稚教育》一书中阐述了关于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基本思想,包括幼儿园儿童游戏存在的价值、儿童游戏选择的原则、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及"唱游"这种特殊的儿童游戏等问题,并分析了陆秀的儿童游戏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户外的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农庄游戏,室内的大区域游戏等自主游戏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游戏自由和权力,使其享受到游戏过程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