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一、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1.早期高级学位教育时期大约在13世纪,英国从欧洲大陆引进了学位制度,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硕士和博士属于高级学位。但由于中世纪大学只从事教学活动,不具有研究性,并且此时的硕士、博士还谈不上专业化,所以还不是研究生教育,只能算是研究生教育的原生形态。先是吸纳巴黎大学学者而形成的牛津大学,后是牛津大学部分教师迁移形成  相似文献   

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统计资料》(1991—1994)即将出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统计资料》是反映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就的资料性年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整理汇编,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资料收集了每年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和...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生教育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导致研究生质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是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和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所造成的。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从层次上看,它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从学历类型上看,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从学位类型看有科学学位教育和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回顾中国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直至1949年,共授予硕士232人,而博士学位获得者基本上是外国培养和授予学位的。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受到重视,1949-1965年,毕业研究生共16397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的正规化是以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正式施行为标志。学位条例颁布和实施20多年来,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了数百万高层次专门人才。截至1999年,我国共培养了硕士486558人,博士53212人。已经授予的学位涵盖了哲学等12个学科门类。[1]…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重要、严肃的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考察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运用、论文写作、观点论证和辩驳等方面的水平和技巧;对于学校而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对于导师而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导师指导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严格的答辩程序,规范统一的答辩制度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F0003-F0003
燕山大学1961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子权,学位授权学科门类包括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现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11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28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1311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数8837人,其中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897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35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3808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997人,在校留学研究生100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生》2003,(1):27-27
早在198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决定。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鼓励公民自学成才,在向在校学习并毕业的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渠道之外,开辟的使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又一条渠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的规定,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一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每年招收的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二是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同等学力人员。前者须参加入学选拔考试,入校后…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在研究生层次中,学历和学位一般是一致的,即毕业生既有学位又有学历,但也有少数硕士、博士研究生由于学位论文未能通过答辩故只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而没有硕士、博士学位证书;在本科生层次中,大多数成人高校毕业生和少数普通高校毕业生,由于没有达到《学位条例》的规定要求,所以他们只有本科毕业学历而无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9.
答读者问     
《中国研究生》2004,(1):46-46
李金石同学,你好! 感谢你对《中国研究生》的关注与信任,来信提到的问题答复如下 关于研究生和硕士是不是一回事,研究生以其攻读的学位来区分,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简称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获得学位后成为博士、硕士。还有部分人员进修研究生课程但不获取学位。因此,研究生的外延比硕士广。 关于自考本科生怎样获得学士学位问题,1988年11月7日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  相似文献   

10.
1979年秋,我考进南京大学中文系,在程千帆教授的指导下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那时我国的学位制度尚未建立。研究生与学位没有关系,所以没有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名称,统称研究生。但是就在开学典礼上.匡亚明校长讲话时透露了一个消息:国家正在制订学位条例,不久就会颁布实行,并鼓励我们成为首批硕士和博士。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提到应有的高度。为了尽快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本文对中美研究生教育诸方面进行初步比较。一、中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比较 1.层次分类及学科分类的比较层次分类的比较。我国自1981年实行学位制以来,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按学位分为硕士、博士两级。1984年,我国又开始试办研究生班。1986年,少数重点大学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因此,我国的研究生可分为无学位研究生(研究生班)、硕士  相似文献   

12.
刘合行,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3.
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保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运用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扩招后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建议,还提出稳定学术型研究生规模,大力发展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型学科硕士研究学位应当成为过渡性学位,专业型硕士研究学位应成为终结性学位。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应由政府主导转向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承受能力来决定。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二战以前已形成一定的学位教育体系。二战以后,日本对其学位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现代学位教育体制,它包括本科教育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近十年来,日本对其学位教育体制又进行深入改革,主要举措包括:本科阶段实行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贯通化;建立研究型大学,研究生院重点化;谋求学位教育的灵活化和多样化;导入自律机制和评价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  相似文献   

1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排序结果按语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与宇航技术三个一级学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于1992至1993年进行的。评估对象是这三个学科前三批(1981、1983、1986年)的博士、硕士学...  相似文献   

16.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上,论述了提升和优化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原则,提出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对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再思考阎光才唐安国张奎明自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的1978年到1995年,我国自己共培养硕士和博士近30万人。目前,这些高层次的人才大多已成为我...  相似文献   

18.
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在新世纪,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健全工科研究生教育学位制度,完善高层次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工科硕士和博士应分工学和工程两个序列培养,并确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燕山大学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保障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全面了解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发展情况,研究生学院组织对燕大大学在职攻读学位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形成了相关的报告和意见,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是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学位条例规定,硕士研究生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应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所以,在研究生教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