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风荷载性能是高层建筑稳定性考察的重要指标。目前对强风下的建筑抗风荷载研究主要是分析模拟和经验模拟,未将风速、时间考虑进去,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较差。为此,提出非稳态强风作用下高层建筑表面的抗风荷载实验分析。为充分考察非稳态强风作用下的高层建筑受风力情况,构建高层建筑在强风作用下强风速度入口函数,进而分析非稳态强风风场特性,风洞试验、RANS稳态模拟和LES瞬态模拟研究该环境下高层建筑表面的抗风荷载特性。实验得到平均层的阻力系数,三种模拟形式所得到的系数互相吻合,表明所得试验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在LES瞬态模拟中所得到的非静态强风风载,出现较大的波动,相比均值风载而言,在顺风时,其极值阻力要高于其2.2至2.5倍。所以,当对工程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强风作用的干扰,且在处理时要基于均值风载上适当放大,这有助于建筑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墩连续刚构桥是跨越山谷深壑的主要桥型之一。在强风地区,未合拢时的结构风振效应显著,严重影响双悬臂状态下的桥梁结构安全。为此,开展合理的风振分析,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工作。结合某实桥,采用线形滤波法模拟主梁脉动风场,利用数值计算和CFD相结合的算法完成了抖振时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工悬臂长度的增加,桥梁的抖振响应持续增大;同时,双幅共同施工相比于单幅桥梁,风振响应也会有所减小。研究结论为类似桥梁的施工工序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钢结构电视塔顶上的天线,结构简单、但与其下的塔身结构相比刚度较小,甚至有些天线的刚度沿高度有突变现象。天线刚度的变化对电视塔结构的动力特性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电视塔进行风速时程分析和风荷载拟静力分析,研究电视塔的风荷载动力特性,以期获得对于带有不同刚度性能天线的合理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输电铁塔在强风荷载和设计风速作用下响应的区别,以某110k V线路直线型铁塔为研究对象,用ANSYS软件建立输电塔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龙卷风和常规风的风场结构。按照设计规范规定的风荷载计算公式,将风速场转化为风荷载并施加到输电塔有限元模型上,计算结构响应。计算在60°风向角时,EF1、EF2级龙卷风和与设计风速大小相同的常规风作用下输电塔结构的静力响应。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按照规范中的设计风速(26.5m/s)进行输电塔设计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满足EF2级及以上级别龙卷风的抗风要求;应提高设计风速大小以满足输电铁塔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风荷载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结构动响应的特性,采用振型分解法并结合<规范>推导出结构动力响应统计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随机振动的极值理论.利用得到的统计参数.采用正态分布法来计算抗风结构在一次强风作用下的动办可靠度.通过分析得到了抗风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动力可靠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的主楼与其多层裙楼之间存在较大的高度差时,建筑物上部结构刚度和载荷的分布不均,会造成不同部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基础不均匀沉降会导致高层建筑结构的开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对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目前主要从建筑自身的结构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改善,有效防止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减小其危害.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雪灾害天气覆冰导线在风作用下容易发生驰振导致破坏,建立了悬垂导线的结构模型并推导出导线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准椭圆形截面导线的截面模型并推导出非线性气动力表达式;求解出了导线的自振频率和阻尼系数并求出了导线发生驰振响应的临界风速;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并绘出导线在各种来流风速下振动的相轨图;经过对相轨图的分析求出在各种风速下振动的周期,速度和平衡位置.结果表明:运用该研究方法可以很好的了解导线驰振发生的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层结构概念设计的三维层次、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两个方面阐述了设计高层建筑时,它的结构除在上述荷载组合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予以保证外,还必须控制由风荷载(或地震水平作用)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防止由此产生的结构的和非结构性材料的破坏;控制由风荷载造成顶部楼层的加速度反应,以使用户对摆动的感觉和不舒适感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
黄少明 《今日科苑》2010,(16):93-93
建筑物外墙面石材背挂式隐藏悬吊干挂法是利用高强耐腐蚀连接件将饰面石材在其背面安装在建筑物表面的一种新型施工工法,它既可以不受主体结构产生较大位移或温差较大的影响,不会在板材内部产生附加应力,从而控制了破坏状态,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和抗震建筑幕墙。又具有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板材背面的悬吊位置,任意角度拼挂,为不同规格、不同造型及各种复杂外形的设计要求提供了空间。其安装精度高、装饰效果好、结构简洁、做法灵活、拆装方便,为维修保养创造了便利,克服了湿贴时水泥砂浆粘结剂对石材渗透的弊端和用传统干挂法销针销板中石材易破损、易锈蚀、无安全保障等缺陷。目前这种施工工艺(背挂式隐藏悬吊工法)已不断推广到建筑物内外墙装饰的石材幕墙中。  相似文献   

10.
汽车在高速行驶情况下的风振问题是目前风噪研究的焦点。通过CFD手段,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对汽车前窗开启状态下的风振问题进行了仿真计算。进行实车道路实验,将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精度。研究了后视镜在两种不同位置对汽车右前窗开启状态下风振问题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安装在车门上的后视镜的风噪水平较差,驾驶员右耳处声压级数值比安装在车窗上的高10d B左右。  相似文献   

11.
冯炳  潘峰  叶尹  邢月龙  孙炳楠 《科技通报》2010,26(4):569-575
输电塔属于风敏感结构,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风荷载常常是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本文以某一高185 m的500 kV输电跨越塔结构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详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得了结构的自振动力特性。在考虑节点风荷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Kaimal谱对结构的风荷载进行了准确的数值模拟。结合改进显示积分法的优点,计算得到了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时程。研究了结构位移平均值、位移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特点,同时分析了结构各层的荷载风振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并与多种规范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揭示了超高输电铁塔的风致振动特性,结果可作为输电塔结构抗风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风天气下北京城市边界层阵风结构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分析北京 32 5米气象塔风温观测资料,研究了大风天气条件下北京城市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发现在大风天气条件下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阵风结构存在如下规律:(1 )大风条件下,对数风廓线规律可适用到 1 5 0m的高度,主要是因为城市下垫面的地面粗糙度较大,使得大风与地面粗糙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2 )阵风系数在地面附近较大,随高度呈负指数函数形式递减;(3)阵风强度随高度也呈负指数函数形式递减,但其递减率要小于阵风系数的递减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重载铁路发展,列车与桥梁的动力相互作用较大;对白水大桥分别采用典型客车货车以不同的速度过桥,采用美国五级谱模拟常规轨道的不平顺。建模计算结果表明:在五级谱工况下,客车货车过桥时车桥动力响应安全指标在低速工况下满足要求,在提高速度的情况下货车的脱轨系数客车的舒适度均有超限。故建议提高轨道的平顺性和增大桥梁结构的横向刚度。  相似文献   

14.
建筑壁面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的能量传递,针对冬天风速的变化引起风速临界施加率变化对建筑壁面热流动过程造成的影响,提出冬季侧向风速临界施加率变化对建筑壁面热流动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将室内空气、建筑壁面和热流计的换热过程当做一个动态系统,通过气流流动、辐射和温差系数得到建筑壁面热流动的换热系数,根据建筑物的换热情况构建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在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不同风速下侧向风速临界施加率发生变化对建筑物壁面热流动过程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建筑壁面的全天得热和散热受风速的影响,建筑壁面散热量随着风速的减小而减小,建筑壁面的得热量随着风速的减小而增大,风速越小,建筑壁面的温度值越高。  相似文献   

15.
小根开塔(窄基塔)是输电线路一种新塔型,属于风敏感结构,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风荷载常常是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本文以某一220 kV同塔双回路直线窄基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详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得了结构的自振动力特性。在考虑节点风荷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Kaimal谱对结构的风荷载进行了准确的数值模拟。结合动力时程积分法,计算得到了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时程。研究了结构位移平均值、位移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特点,同时分析了结构各层的荷载风振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并与我国规范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揭示了窄基塔的风致振动特性,结果可作为窄基塔结构抗风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电东送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的用电与国家的发展,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之一。在西电东送工程落实过程中,输电塔与变电构架的架设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保证他们的安全也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进行精细结构建模,并基于Matlab软件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多段动风荷载的时程样本,将时程荷载加到对应节点处,随后对结构进行了动风作用下的风振响应分析,讨论了结构的动力特性与结构在45°风向角动风作用下各格构塔响应特点与各格构梁响应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板柱结构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结构体系,它具有不少优点,如施工支模及绑扎钢筋较简单,结构本身高度较小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层高,从而降低建筑物的造价等景但由于此种结构在遭受较强地震作用吨其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不如有梁的梁柱节点,此外,地震作用产生的不平衡弯矩要由板柱节点传递庀在柱周边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当剪应力很大而又缺乏有效的抗剪措施吨有可能发生冲切破坏,甚至导致结构的连续破坏。因此,新的抗震规范对于板柱一抗震墙结构的适用高度,作了较严格的规定。但是,实际工程中对于板柱结构还是有大量要求的,本文目的,是想提供一些措施,使板柱结构可以建筑得更高一些,以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PAFEC,用动力有限元法,考虑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变形,对板柱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基本规律进行了探讨,从中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以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将不断向多层、高层发展,多层、高层的抗震设计日益受到普遍的关注。结构的自振特性是结构本身固有的特性,研究它不仅是为了求得结构的动力反应,而且是为了避免共振的危险。高层建筑结构现有的分析方法,通常都不考虑楼板存自身平面内的变形。实验证明,高层建筑的楼板在侧向力作用下会产生在乎面内的变形。清华大学采用脉动波测得的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的空间振  相似文献   

19.
板柱结构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结构体系,它具有不少优点,如施工支模及绑扎钢筋较简单,结构本身高度较小,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层高,从而降低建筑物的造价等等,但由于此种结构在遭受较强地震作用时,其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不如有梁的梁柱节点,此外,地震作用产生的不平衡弯矩要由板柱节点传递,它在柱周边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当剪应力很大而又缺乏有效的抗剪措施时,有可能发生冲切破坏,甚至导致结构的连续破坏。因此,新的抗震规范对于板柱-抗震墙结构的适用高度,作了较严格的规定。但是,实际工程中,对于板柱结构还是有大量要求的,本文是想提供一些措施,使板柱结构可以建筑得更高一些,以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中设计中的结构要素,影响着整体的造型。当我们在结构力学允许的范围内,调整梁、柱、墙的数量、比例、排列方式和截面形式等这些因素的时候,看似枯燥的结构就展现出无比丰富的表现力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大,水平荷载效应逐渐增大;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要求有足够的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