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水平,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式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式的、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中的历史规律性内容,在情境体验式的学习中,增长历史知识,融入历史学习情感,全面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依据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基本理念编制的《面向21世纪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先后提出以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中的主体地位为目的,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基本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健全,注重学生历史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进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历史的学习方式必须转变,即: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历史的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的特点,倡导现代历史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依据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基本理念编制的《面向2l世纪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先后提出以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中的主体地位为目的,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基本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健全,注重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等基本思想,以充分体现“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6.
主体历史比较教学模式是一种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用于历史比较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单追求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重视思维方式和探寻解答思路,让学生对同类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自己去解释、验证、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那么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53):162-163
当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课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而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最大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对历史知识系统讲授,更要注重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养成,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探究和使用,尤其是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促进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因此,笔者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予以分析,提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以便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素芬 《新疆教育》2013,(1):106-106
课堂教学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提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李庆林 《考试周刊》2013,(73):129-129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情感。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从精心设计学生学习案、努力搜集历史信息、注重情感教育等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黄清强 《成才之路》2011,(35):59-59
历史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要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途径和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逐渐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由此可见,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是当前学习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必须迎接挑战,优化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改强调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还要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讲述历史事实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听课反应,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单调,学生对历史课堂逐渐失去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后,就会有学好历史的动力,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探索如何增加课堂趣味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课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营造情境氛围,开展丰富的活动,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践行这一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如何顺应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要注重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在丰富的史料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教师要改变过去将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做法,发挥学习活…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师应转变观念,由重视课堂灌输和知识传授,过多地重视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注重启发学生,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念,树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