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2):235-235
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一级学会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张伟亲自为该栏目的开办撰写了寄语"创新的人因工程视角"。期刊中心现面向校内外征集人因工效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尤其欢迎本领  相似文献   

2.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一级学会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张伟亲自为该栏目的开办撰写了寄语"创新的人因工程视角"。期刊中心现面向校内外征集人因工效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尤其欢迎本领  相似文献   

3.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一级学会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张伟亲自为该栏目的开办撰写了寄语"创新的人因工程视角"。期刊中心现面向校内外征集人因工效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尤其欢迎本领  相似文献   

4.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一级学会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张伟亲自为该栏目的开办撰写了寄语"创新的人因工程视角"。期刊中心现面向校内外征集人因工效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尤其欢迎本领  相似文献   

5.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一级学会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张伟亲自为该栏目的开办撰写了寄语"创新的  相似文献   

7.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一级学会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张伟亲自为该栏目的开办撰写了寄语"创新的  相似文献   

8.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一级  相似文献   

9.
正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从2016年2期开始推出"人因工效学与创新"新栏目,旨在为我国人因与工效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期刊中心现面向校内外征集人因工效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尤其欢迎本领域具有新思维、新见解的博士等相关年轻人积极参与),负责该栏目的组稿等相关工作,期刊中心将对栏目策划人在相关期刊上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多位人因工程同行,特别是西安科技大学田水承教授的大力推动下,我们非常高兴地得知《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将开辟人因工效学与创新专栏,为国内从事人因与工效学研究、应用的学者、专家和业界从事技术创新与管理的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人因与工效学(有时也简称为人因工程或者工效学)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密切相关,相信这一专栏将为在广大读者中推广人因工程理念、方法、案例,在高等教育领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在业界推动基于需求精准识别的创新研发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4.0的提出,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均产生重大影响。对人因与工效学学科而言,环境的智慧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交互方式与交互行为,建构该领域新的研究基础,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从智慧环境、智慧设备和智慧工件的定义与讨论出发,提出智慧人因与工效学的架构,并展望了工业4.0环境下的智慧化人机交互、智慧工作空间与环境、工作与任务、以及智慧组织与管理等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2)
配网带电作业因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复杂,作业人员需穿戴防护用具并保持安全距离进行作业,体力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都会对带电作业安全有影响,带电作业的工效学关系着作业人员健康与安全。因此,正确评估作业场所工效学负荷的大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会讯     
正为探索人类工效学以及人机工程的学术研究与行业应用,推动工效学及人机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各研究院所、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将于2016年9月19至21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一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人-机-环境重点实验室承办,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所/安全与应急管理博士点学  相似文献   

14.
会讯     
正为探索人类工效学以及人机工程的学术研究与行业应用,推动工效学及人机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各研究院所、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将于2016年9月19至21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一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人-机-环境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效学的原理,针对编辑活动中的信息处理系统特性,提出了优化字符显示,文字处理比较、工作时间制度的安排,缩短出版周期的方法等,以调整工作强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于优质高效的期刊出版。  相似文献   

16.
文献计量学应用于医学信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技期刊品牌是指一种科技期刊所使用的视觉、听觉等认知方式的标记,如商标、名称等,它代表期刊及刊载信息的质量.用广告心理学和认知工效学原理,研究科技期刊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出了科技期刊品牌及其构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廖可兵,男,1964年8月生,湖南澧县人,工程硕士,三级教授,任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学校首批教学名师。教育部2018-2022年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安全协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人类工效学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安全工程师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民盟衡阳市委兼职副主委、衡阳市政协委员,衡阳市教育局特约(监督)人员。  相似文献   

18.
从WJG创新商业模式看中国科技期刊的"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中国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基于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的案例分析,认为WJG创刊14年来,遵从新经济规律,创新商业模式,采取了"开放存取的办刊宗旨、以快制胜的竞争策略、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有利于产业升级的'价值链'、市场导向的经营模式、与现代管理接轨的'流程'"等一系列"突围"措施,从而实现了"读者价值最大化、作者价值最大化、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现已成为胃肠病学和肝病学领域唯一一个国际性的、以周刊出版的同行评议性期刊.本文以"WJG模式"为案例,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战略",强调必须树立新经济时代的办刊理念,把创新商业模式作为期刊"突围"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并建议科技期刊界学习和借鉴中国经济腾飞的经验,在期刊市场化建设与多元化模式上迈出更大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括介绍了军事心理学的起源、概念、主要研究领域和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明确提出军事心理学的学科框架应包括:军人心理选拔、军事人因学与文化工效学、特殊军事环境与心理、军队领导与组织、心理军医与军队临床心理、军事应激和心理战7个领域。2005年以来,随信息技术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军队心理救援与心理卫生勤务、心理战与信息技术、军人个体与组织心理健康、军事环境与应激、军事指挥决策心理、高技术条件下军事心理训练等已成为军事心理学发展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孙林辉,1977年5月生,河北衡水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汪应洛院士和孙林岩教授,期间赴德国科布伦茨商学院(WHU)交换培养。现为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副教授、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会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