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改变掺入塑料颗粒的量,制备了3个系列、12种不同配比的混凝土。通过混凝土试块抗压、抗折强度实验,得到同不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值。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抗折强度随着塑料颗粒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若需要通过掺入塑料颗粒提高混凝土强度,建议掺加掺量为3%的塑料颗粒。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和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从0%增加到100%,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均逐渐降低,但再生骨料掺量为3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大于空白试件。当再生粗骨料100%替代天然骨料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提高而抗压强度降低,且粉煤灰掺量为20%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率较小。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27)
为了提高废旧轮胎的利用率,取代天然细骨料加入混凝土中,制成橡胶混凝土。针对不同粒径、不同来源橡胶,改变橡胶掺量、橡胶改性方式,设计配合比,制备试验模块,并以此来探究混凝土和易性,表观密度,抗压抗折强度等性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变化规律。得出结果:掺加橡胶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且在橡胶双掺时降低程度大于橡胶单掺。橡胶改性则会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在改性一天的情况下提高程度最高,随着改性天数增加其提高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掺聚PVA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PVA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和空白混凝土相比,28d以前各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有降低的趋势;混凝土劈拉强度基本保持一致;纤维掺量增加后,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增加。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掺入到混凝土中,以期通过相变材料石蜡的相变过程吸放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小,从而自动实现控温的效果。相变混凝土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石蜡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需要进行研究。制备石蜡相变混凝土时将石蜡以体积代砂法掺入,分别按照砂子体积的10%、20%、30%、40%、50%、60%、70%、80%的含量掺入混凝土中,分别制成100mm×100mm×100mm和150mm×150mm×300mm的石蜡相变混凝土试块,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分别开展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石蜡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破坏形态。实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石蜡的掺入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随着石蜡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会出现明显地持续降低;随着石蜡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能承担的最大荷载逐渐减小,且对应的位移逐渐减小;随着石蜡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表面无大面积脱落现象,整体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粉煤灰对混凝土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压汞分析了粉煤灰的掺量及粒径分布对混凝土分级孔径孔隙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龄期同粉煤灰掺量下,随着粉煤灰粒径的减小混凝土孔隙率逐渐降低,多害孔、有害孔逐渐减少,无害孔和少害孔逐渐增加,同时通过对混凝土各孔级分孔隙率分形维数计算,发现混凝土孔隙体积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以玄武岩纤维掺量、长度和直径为变化参数,研究了不同掺量、长度、直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以纤维掺量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化参数,研究了不同掺量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下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可以使混凝土材料产生一定的延性,对水泥石的剥落和裂缝的开展有一定抑制作用;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略微提高,当纤维掺量0.4%、长度为6mm、直径为22um时,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为42.66Mpa,较素混凝土提高11.35%;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掺量为0.3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陶粒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许多优势,存在广阔前景。但我国相关的陶粒混凝土设计制备技术还不成熟,因此文中提出以高层建筑承重结构中的陶粒混凝土为探讨对象,对该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实现有效研究。首先,通过实验分别制作16块陶粒混凝土建筑承重结构试块,采用不同陶粒体积、粉煤灰掺量和水灰比分别制作陶粒混凝土,并比较在不同条件下配置的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数据,通过实验获取了陶粒混凝土的最佳配制比例,分别是陶粒掺量最佳结果为45%,粉煤灰最佳掺量为24%,水灰比最佳结果0.24;其次,运用相同抗压强度的陶粒混凝土并分别设置不同配筋率制作三根混凝土梁,利用实验分析不同荷载压力下建筑承重梁的抗弯性能。通过实验可知不同配比使陶粒混凝土具备不同抗压强度,在混凝土相同抗压强度条件下不同配筋率使建筑承重结构具有不同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蛭石、泡沫、粉煤灰等掺料分别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等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掺合料的掺入量的最佳比例,使得混凝土达到良好的隔热性能。又通过各种不同比例的对比试验,分析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的规律变化曲线,得出掺合料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处置垃圾废灰,现将垃圾废灰作为改性材料应用到水泥土中,将垃圾废灰,水泥和淤泥质土在水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型的水泥复合材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废灰掺量、不同水泥掺量以及不同龄期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废灰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无侧限强度增加;在养护龄期早期,水泥土的无侧限强度增加速率较缓,后期增长相对较快;水泥土的破坏特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由塑性破坏逐渐过渡到脆性破坏;当废灰掺量与水泥掺量比在1~2之间,水泥土的抗压强度最大,且废灰最佳掺量为10%~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渗水高度法进行渗透试验研究了加载和未加载条件下,聚丙烯纤维和硅粉掺量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混凝土渗透性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未加载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加;而硅粉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预加荷载会劣化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硅粉对预加荷载非常敏感,而聚丙烯纤维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荷载对混凝土渗流的劣化作用。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渗透性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初步评价混凝土渗透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不同比例的C粉与B粉取代混凝土中砂的掺量,对混凝土进行试验,将不同取代率下的混凝土的抗压28 d抗压强度与其微观构造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发现,不同掺料和不同取代率情况下抗压强度和微观构造不同,当取代率为1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提升了20%左右,提升效果最大。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此时混凝土中C-S-H凝胶分布及形态情况最好,内部气孔及为裂纹最少,基体的密实度最好,微观结构最优。  相似文献   

13.
赵敏 《科教文汇》2009,(29):282-283
本文以加水量、粗骨料含量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0种改性灌浆料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了改性灌浆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增加,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均逐渐降低;随着粗骨料的增加,弹性模量逐渐增加,而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逐渐降低。13%、14%加水量的改性灌浆料基本力学性能各指标均比加水量15%的改性灌浆料好;30%粗骨料含量的改性灌浆料力学性能指标优于粗骨料含量为0%、15%、40%的改性灌浆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掺入不同掺量的矿物掺合料,对普通和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为在实际工程中利用掺入矿物掺合料来改善混凝土抗压强度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纤维掺量、冷却方式、温度等级的不同对高温后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得出随着钢纤维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高温后的强度整体上是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掺量不同下降幅度,速率有所不同;从冷却方式上来看,自然冷却下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略高于喷水冷却的强度;温度等级越高混凝土强度下降趋势越大,残余强度越低。最后还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在高温的作用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12):66-67
基于聚酯纤维具有抗水淋、抗氧化与防腐等超强特性,为此将其作为新型混凝土掺合物,进行了实验探究,探究了聚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聚酯纤维,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塌落度明显减小;抗压强度、抗渗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为改性措施,制备C25、C30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直径(100±1)mm,高度(50±2)mm;分别通过快速氯离子(Cl-)迁移系数法(RCM法)测定无外荷载作用下40 d Cl-渗透系数,研究了不同改性措施下再生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未经改性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差于普通混凝土,Cl-扩散系数相差较大;随着强度等级提高,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均不同程度提高;粉煤灰和硅粉以1∶1的比例掺入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仍低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后,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较大程度提高,且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此范围内,随着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再生混凝土Cl-渗透系数不断降低;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聚丙烯纤维效果优于钢纤维。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中掺入陶粒、玻化微珠能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制出以陶粒掺量、玻化微珠掺量和粉煤灰掺量为变量的隔热混凝土,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到不同实验周期对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并对三组变量对于隔热混凝土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由功效系数法得到最佳配比,对最佳配比的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非线性拟合,得到拟合公式分别为y=ln(1.76-0.01X)和y=11.2X~(0.238)。结果表明:实验周期14天对混凝土含水率下降影响最明显,下降速度由快变缓;三组变量对隔热混凝土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影响顺序皆为玻化微珠掺量陶粒掺量粉煤灰掺量,玻化微珠掺量占影响比63.34%,陶粒掺量占影响比26.05%,粉煤灰掺量占影响比10.61%;最佳配比为水灰比为0.4,陶粒掺量20%,玻化微珠掺量60%,粉煤灰掺量10%。  相似文献   

19.
以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为改性措施,制备C25、C30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直径(100±1)mm,高度(50±2)mm;分别通过快速氯离子(Cl-)迁移系数法(RCM法)测定无外荷载作用下40天Cl-渗透系数,研究了不同改性措施下再生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未经改性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差于普通混凝土,Cl-扩散系数相差较大;随着强度等级提高,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均不同程度提高;粉煤灰和硅粉以1∶1的比例掺入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仍低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后,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较大程度提高,且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此范围内,随着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再生混凝土Cl-渗透系数不断降低;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聚丙烯纤维效果优于钢纤维。  相似文献   

20.
俞钦钦  王立峰  陈建建  冯利坡 《科技通报》2019,35(12):155-160,174
以垃圾废灰作为改性材料,将其与水泥、淤泥质黏土和水混合成新的复合水泥土材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不同废灰掺量、不同龄期、不同水泥掺量的条件下,研究垃圾废灰水泥土的极限应变以及垃圾废灰水泥土平均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废灰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经历弹性变形、局部变形、应力衰减、残余强度等四个阶段。养护龄期早期7~14 d这段时间是平均弹性模量增加的主要快速阶段。水泥掺量的增加在不同养护龄期下对同一废灰掺量水泥土的平均弹性模量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当养护龄期为28 d,水泥掺量为20%,废灰掺量为5%时,垃圾废灰水泥土的平均弹性模量最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