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感受〉道理 当今许多父母很难忘却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们把孩子当孩子看,是需要管束的对象;把孩子当学习机器看,是需要填鸭的对象,但绝不会把孩子当人看,是需要尊重的对象。他们不愿意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不要替孩子决定人生,要把孩子当成大人,相信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和愿望,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尊重他们。  相似文献   

3.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的追求:给孩子一个跑道,让他们快乐起飞;给孩子一把钥匙,让他们生动求知;给孩子一种氛围,让他们结伴同行;给孩子一个梦想,让他们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2010,(7):45-46
1.把学生当孩子看。“把学生当孩子看”意味着:(1)把学生当人看。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丰富情感的人,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差异、适应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2)把学生当作未成年人看。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人,要保护他们活泼好动的稚气,包容他们“屡教不改”的“小错”,  相似文献   

5.
王晓羽 《成才之路》2014,(32):38-38
正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提高,青少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断壮大,他们家住农村,在城市内的学校寄宿。他们中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城市打工,或者在外地就职,无暇顾及孩子,只能给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另一部分孩子的父母虽然在当地务农,但是想让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把孩子从小学就送到寄宿学校。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父母离异,带孩子一方为了生活方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这几类情况的共同特点是父母把教育孩子的义务全部推给了学校和教师,他们能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生在顺境中,长在关爱里,他们很少经过风吹雨打,很少懂得照顾体贴别人。他们把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视为平常,把父母节衣缩食的奉献视为应该。他们一味的索取,一味的享受,认为父母就该为他们服务,就该围着他们转,就该剩饭全吃、累活全干。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操心,“为孩子把心都要操碎了”,是许多家长的感受,可是我们的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这些。他们喜欢和崇拜的人可以是影星、歌星或政界商界的巨头,  相似文献   

7.
他们,指的是农民的孩子。现在的农民,除了村干部、种植养殖专业户、老弱病残这屈指可数的儿类人之外,几乎没有谁再死守着几亩土地不挪窝了。他们长年累月,或者趁着农闲,到或远或近的城市务工。务工的时候,他们被这个社会称作农民工。条件好的农民工,会把他们的孩子带在身边;条件不好的农民工,会把他们的孩子丢在乡下。  相似文献   

8.
张志伟 《家长》2012,(12):48-49
很多爸爸妈妈都习惯欣赏别人家的孩子。人家孩子长得漂亮,他们欣赏;人家孩子学习好,他们也欣赏;人家孩子懂事,他们还欣赏……对自己的孩子,却看不到优点,看到的全是缺点,恨不能把人家孩子的所有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的追求:给孩子一个跑道,让他们快乐起飞;给孩子一把钥匙,让他们生动求知;给孩子一种氛围,让他们结伴同行;给孩子一个梦想,让他们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10.
“童心童眼”是本刊惟一一个直接表达孩子心声的栏目。在这里,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明白他们为何快乐、为何苦恼。欢迎孩子们踊跃来稿,把这个栏目办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1.
聪明的孩子     
《家教世界》2013,(3):12
一对夫妇带着7岁的孩子来到一座新城市,打算租一所房子住下来。他们找了很久,终于发现一个令他们满意的出租信息,便兴冲冲地去看房子。和蔼的房东出来接待他们。然而,房东看到他们那个7岁大的孩子后,却说:"我不打算把房子租给带孩子的人。"夫妇俩很失望,只得带着孩子离开。可是没走多远,孩子却跑了回去,对房东说了一番话。房东听后,居然笑了起来,并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这孩子到底对房东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发展孩子的个性,许多家长认为这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技能。他们觉得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有了特长,将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少家长把孩子往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小记者等各类兴趣班送。其实,他们把培养特长和发展个性等同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乡村孩子自小就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淳朴的民风、浓郁的乡情、多姿多彩的自然是乡野大地赐予他们的特殊礼物,也是他们丰富的潜在作文素材.只要把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把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情培养起来,把他们写作的潜能激发出来,农作物、劳动工具、家养动物、劳动场面、家常饭菜、伙伴交往等都可以成文乡村孩子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人物     
《福建教育》2013,(10):7-7
三名“85后”乐当深山“孩子王”在位于福州市罗源县最偏远山村的霍口东宅小学,3名“85后”教师——黄丽梅、林清、黄美容,2009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来到这里。他们把快乐和爱心带给孩子,乐当“孩子王”;面对家庭、婚姻等个人问题,他们咬咬牙,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孩子。  相似文献   

15.
在国外工作时,我看到西方人在看待孩子和教育孩子方面,同我们有一些不大一样或很不相同的观念,因而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譬如,他们把孩子当做家庭的小主人,有事要同他们商量,并用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交流。他们认为,不能把孩子看成是小东西,是家长的附属品,从而去...  相似文献   

16.
“我害怕伊丽莎白将永远不会有什么朋友了。”一个1岁孩子的妈妈吐露她的想法,“她喜欢在别的孩子周围,但是,每当她靠近他们的时候,她就把他们推开,把他们正在玩的东西推翻,抢走,拒绝让他们碰她的任何东西。她完全是自我中心。”我让伊丽莎白的母亲放心,告诉她孩子的行为是正常的。这一年龄的孩子对别的小孩感兴趣并喜欢观看他们,模仿他们。但由于这一年龄的孩子还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不知道怎么把东西给别人或与别人分享,他们也不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就  相似文献   

17.
学生减负,给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正如一教育权威人士所说,“我们要做的,是要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放假不只是让孩子休息,也是给他们一个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聪明、讲礼貌、成绩优秀的好孩子。而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仅仅只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或是耐心教导吗?当然不是!西方父母认为,要培养孩子培养成还孩子,就先要把家长培养成好家长。就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父母为了孩子是如何从自己做起的吧!第一课: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家长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有点困难。但是西方好的父母总是会抽出时间来与教育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孩子是他们最重要的事。美国的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就把“FAMILYFIRST”(家庭第一)写在员工守…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到升学、择校、考试排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希望,把自己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不遗余力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孩子学习的好坏、名次的先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绪,这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家长应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港湾。  相似文献   

20.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