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在活体细胞或组织中,能够在不干扰生物自身生化反应条件下可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化学生物学家为满足生物正交的要求设计了各种化学策略。狄尔斯一阿尔德反应(Diels-Alder reaction)是经典的双烯加成反应,"逆电子需求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逆)狄-阿"反应)同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近年来被应用于抗体修饰、材料合成和活体标记等多个领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课题组长期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7)
β-氨基丁酸属于衍生羧酸类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其是植物中很多存在的光谱性非蛋白质氨基酸。β-氨基丁酸早在1960年就被提出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如番茄、马铃薯、棉花、向日葵等,其具有抵御多种病原物的作用,如病毒、细菌、真菌及线虫等。将β-氨基丁酸和糖分子合成在一个分子内,并设计成8个新糖脂化合物。本文主要阐述了目标化合物3a~3e的合成试验、目标化合物3f~3h的合成试验,并分析了合成结果,针对3-N-苄氧羰基-β-氨基丁酸糖酯的合成产物表征、离体活性检测、活体活性检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化学通过化学键的剪裁和重组,以及超越分子层次的非共价作用和组装,创造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物质世界,为其它学科的创新研究和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知识基础和物质保障。纵观化学科学近年来的发展,化学正在不断走向"精准"化。本文结合国内外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合成化学,单分子单原子操纵和自组装三个方面对化学走向精准化的趋势进行了评述。首先,从官能团化学键种类转化控制的区域选择性到反应产物空间构型控制的立体选择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合成化学在反应选择性控制上走向精准化;其次探讨了利用单分子和单原子的操纵来实现分子和原子层次上对化学反应进行精确控制的策略;第三,则对利用自组装这一新一代的方法来实现分子层次以上有序结构的精准构建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胡文祥  恽榴红 《科技通报》1996,12(5):320-320
有机药物合成化学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催化方法现在合成化学研究进展仍然很快,新反应、新试剂和新的催化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日新月异,使原来难于合成的复杂分子或步骤长、成本高的合成路线变得容易实现和经济实用.在有机药物合成化学中采用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中的几个前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无机合成化学前沿研究的意义,国外发展动向,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差距。介绍目前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中的前沿问题:(1)新合成反应、制备路线、技术的开发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2)极端条件下的合成路线、反应、方法与制备技术的基础性研究,(3)仿生合成与无机合成中生物技术的应用,(4)绿色合成与(5)分子(晶体)工程等。  相似文献   

6.
对铑催化的1,6-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这类反应具有较广的底物适应范围,在转化过程中,卤素发生了分子内转移。这类反应提供了一条新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具有α-氯烯基结构的丁内酯、丁内酰胺、四氢呋喃、吡喃以及五元碳环等分子的方法。发展了两种不同的催化剂体系,即阳离子催化剂体系和中性催化剂体系。阳离子催化剂体系仅能催化顺式烯炔底物的环异构化,相反中性催化剂体系不但能催化顺反烯炔底物的环异构化,而且具有更广的底物适应范围。利用各种烯炔异构体,通过合适的控制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涉及π-烯丙基铑中间体的可能机理,并且利用该机理对一些反应现象进行了解释。最后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对产物进行了衍生。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效多肽缩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分别基于HOBt、HOAt、HOOBt、HOPfp和HOSu的亚胺正离子型缩合剂.其中HOBt衍生的亚胺正离子型缩合剂,无论是在反应活性还是产物光学纯度方面都大大优于脲正离子型缩合剂.这类缩合剂不仅可以用于酰胺和酯的合成,而且可以用于固、液相法合成小肽及生物活性肽,例如Leu-脑啡肽的合成.对这类缩合剂参与酰胺键形成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研究.在卤代脲正离子型缩合剂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α-卤代吡啶正离子型缩合剂BEP、FEP、BEPH、FEPH、α-卤代噻唑正离子型缩合剂BEMT和α-卤代苯并咪唑正离子型缩合剂CMBI.与目前应用较广的卤代脲正离子型缩合剂和卤代磷正离子型缩合剂相比,这些缩合剂具有反应活性高、产物消旋小、收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液相合成也可用于固相合成.采用这些缩合剂,不仅合成了一系列的小肽,而且还成功地合成了Dolastatin 15的肽链部分、Cyclosporin A的8~11片段和Actinomycin D的酯肽链部分等富含N-甲基氨基酸的、具有高空间位阻的多肽.为进一步验证这些新型缩合剂的性能,以具有高空间位阻的生物活性环肽Cyclosporin O为目标分子,选取新型亚胺正离子型缩合剂BDMP、噻唑正离子型缩合剂BEMT和吡啶正离子型缩合剂BEP,从氨基酸衍生物出发,以18%-23%的总收率实现了CsO的首次化学全合成,有力证明了所设计合成的各类缩合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点击化学又称为链接化学、动态组合化学,是一个模块化合成概念。点击化学选用易得原料,通过模块化、高效率、可靠、高选择的化学转变来实现碳杂原子连接,实现低成本快速合成各类新化合物的组合化学新方法。点击化学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选择性高、产物易分离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点击化学逐渐成为了生物和医学领域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连接工具,本文综合介绍了点击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原理,以及其在合成基因载体、药物载体、药物设计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现状以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以碳酸氢铵、间硝苯甲醛和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经缩合、部分水解,再与(s)-N-苄基-3-羟基吡咯烷经酯化、分步重结晶、成盐得到盐酸巴尼地平的工艺路线。合成的过程中考察了每步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使目标产物的分子合成效率更高,最大限度降低了每步昂贵中间体的消耗与成本,并且产物的光学纯度更易得到保证。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且易控制,收率较高。本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吲哚化学的研究是杂环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特别是有关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3-取代吲哚衍生物可以构建许多天然产物和相应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其合成方法的研究格外令人关注。本文研究了近几年关于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介质与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子液体介质与材料研究是当前化学化工、功能材料的热点领域之一。1998年底以来,我们以发展离子液体清洁反应介质和软功能材料为研究内容,以实现新离子液体的设计与合成,离子液体中无硫酸Beckmann重排反应、非光气异氰酸酯合成、二氧化碳吸收与活化、反应-升华分离一体化,微孔硅胶限制纳米尺度离子液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及离子液体-电化学技术集成等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良好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手性多糖中的β-环糊精为原料,将其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β-环糊精类衍生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β-环糊精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糖单元取代度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对于某个对映体显示出手性拆分能力。  相似文献   

13.
pi-分子是指分子中碳原子通过sp2或sp键合方式相互连接或与杂原子连接,形成离域轨道的有机分子。pi-分子的合成、反应以及芳香性等性质研究一直是化学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pi-分子的研究也为其他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pi-分子体系在信息、能源、生命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和促进了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发展。pi-体系可以实现光电转换、电光转换、热电转换、分子荧光、化学信号响应,因此催生了基于pi-体系的有机光伏器件(OPV)、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管(OFET)、生物/化学荧光检测及荧光成像器件等。更为关键的是,pi-分子材料可以通过分子设计、分子剪裁和分子组装,调控其结构与性能,实现器件功能的多元化。采用pi-分子材料,可通过打印、印刷等方法制造大面积的柔性器件。功能pi-分子这些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决定了基于pi-分子的有机与大面积电子学是硅电子学建立以来的另一重大事件。pi-分子体系的分子工程研究涉及到化学、物理、材料、半导体、微电子等多个学科,是具有前瞻性、探索性、交叉性和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研究水平与国际基本同步,目前正处在一个即将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亟需多学科、建制化的科研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新反应与新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部分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在不对称催化合成新催化剂和新机制、有机合成新试剂及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群体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优势"手性双氮氧酰胺—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和新型开链胍类催化剂,在新反应和有重要用途的手性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合成方面取得了优秀的结果;发展了手性有机胺类小分子的三烯胺催化新模式,实现了远程手性控制。基于串联反应策略、仿生策略及汇聚合成策略等,完成了多个复杂结构和重要活性天然产物的高效全合成,发展了一些有重要用途的药物分子的合成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婧  龙旭 《科技风》2015,(4):109
目的合成几种醛胺二糖化合物,通过对其结构和生化性能的研究,明确了不同的醛胺二糖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以戊糖缩二胺(即化合物[1])为原料,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合物[2-8]。结果:利用H.NMR对这些化合物进行表征,确认其结构。通过对革兰氏细菌的抗菌实验进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醛胺二糖化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2-4]。  相似文献   

16.
详细综述了一些用于制备分子尺寸器件的化学策略的设计、发展和演示。其设计思想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光诱导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机理,氧化还原反应,构象变化,以及超分子原理,分别将2个信息量丰富而结构又比较简单的四硫富瓦烯和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与它们性质互补的不同组分集成在一起来构建功能分子器件,用于完成快速的数字处理和传输。首先凭借四硫富瓦烯丰富的电化学性质,大量的D-A-D超分子和环轴烃分子已经被设计并成功合成。时间分辨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些D-A-D超分子发生分子内的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桥联基团进行有效调控。STM研究则首次发现并开辟了环轴烃分子在纳米记录和高密度信息储存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也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独特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能力去设计超分子组合,并通过光和适当的化学试剂来控制这些组合的吸收、荧光和导电性质的方法。根据这些组合的光谱和电化学行为,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分子开关、逻辑门和分子回路。最后,展示了用于设计合成新类型开环结构稳定的荧光螺吡喃分子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日、英国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荷兰的伯纳德·L.费林加,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成就。那么,分子机器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从幻想到现实分子机器又称生物纳米机器,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小分子。尽管分子机器是化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但在医疗和其他领域会有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建立在原子分子学说上的一种实验科学。研究分子的行为和分子间的反应,对分子的认识和改造是化学科学的首要任务。在上世纪初,化学家从分析物质开始,定出物质组分,以求出所含的原子种类、数目和化学武。后来有机化学出现了同分异构体,化学家才知道分子的结构对认识分子的重要性。一百多年来发现了百万多个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化学家从研究分子的化学性质出发应用各种物理方法去改变分子形成了新的物理化学学科,也得出许多经验性的法则。但总的说来化学仍然是一种实验的科学。他缺少一个完整的理论,他不能说明为什么原子能结合成为分子,和化学键的成因。他的规律是经验性的。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3)
点击化学这一概念形成于对天然产物和生物合成途径的观察,是由化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于2001年引入的一个合成性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其高效率和富含多样性的化学反应为合成化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也成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连接工具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点击化学的概念、反应特征,介绍了其在药物合成与开发、材料制作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综述了点击化学作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在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战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反式(α)-细辛脑具有平喘、止咳、祛痰、镇静、解痉、抗惊厥及抗癌的药理活性,医学临床应用广泛。反式(α)-细辛脑在天然植物中含量低导致提取纯品困难,化学合成法是有效的制备途径。主要的合成路线有:以1,2,4-三甲氧基苯为原料经酰化、还原及脱水反应得到;以细辛醛为原料经还原和脱水反应制备;以氢醌为原料经氧化、三乙酰化、甲基化、甲酰化和脱水反应后即可得到反式(α)-细辛脑;以erythro-2-甲基-3羟基-3苯丙酸为原料经立体选择合成直接得到目的产物。反式(α)-细辛脑的分离纯化主要有柱层层析的物理方法和催化异构的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