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位小友曾问我:“什么是‘专业作家’?”我笑道:“‘作文专业户,呗!”确实,我如今天天都要写“作文”。这篇文章,就是《中文自修》杂志要我写的“命题作文”。可是,我小时候却怕写作文呢!那时候,我觉得写作文是一桩难事。为什么呢?做算术题,只要你懂了原理,就能做出来。可是,写作文就不一样,即使把语文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写起作文来未必顺手。特别是作文题目千变万化,老师今天出这个题目,明天出那个题目,没有什么现成的“作文公式”可以套用,光靠死记硬背也对付不了。我记得,那时候我出过不少“洋相”:有一次。老师出了《我的志愿》这样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种田人怕草,读书人怕考。”我小时候呢?怕写作文那时候,我觉得写作文是一桩难事。为什么呢?做算术题,只要你懂了原理,就能做出来。可是,写作文就不一样,即使把语文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写起作文来未必顺手。特别是作文题目千变万化,老师今天出这个题目,明天出那个题目,没有什么现成的‘作文公式”可以套用,光靠死记硬背出对付不了。我记得,那时候我出过不少“洋栩”:有一次,老师出了《我的志愿》这样的作文题目。我信笔而写,说自c长大了想当将军。为什么呢?因为我很喜欢F陆军棋!老师在课堂上念了我的作文,惹得…  相似文献   

3.
熊羽露 《新作文》2014,(5):22-22
记得有一次,我换座位了,同桌是一位胆小懦弱的男孩子,而我最看不起这种人。于是,我就来个下马威:“把你的臭手拿开,不要超过这条线!”说罢,我就拿起粉笔在桌子中间画了一条直线。“要是你敢超线的话,你——就——死——定——啦!”  相似文献   

4.
我的爸爸     
我有一个既啰唆又好笑的爸爸。说他啰唆是因为那时候,我的作文水平很差,他每次出差回来,都帮我买回一大摞作文书。每次买回来后他总是“热情”地介绍一番:“这回我到南京新华书店,碰到南京的小朋友说这本书好,我就替你‘抢’回一本,你看看!”“我有一个客户,他的儿  相似文献   

5.
理由     
刘为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逃课、打架、泡网吧……他的班主任有次找到我,问我对刘为同学怎么看?我想了一下,说:“刘为很正常呀,虽然上课有时不用心,爱写写划划,总算没违反纪律。”班主任叹口气:“要是他在别的课堂,也像语文课一样,他也就不是让我最头痛的学生了。”下课了,我找到刘为,问他:“你喜不喜欢读书?”“喜欢。”“那你为什么不上课?”刘为抬起头,有些不服气:“语文课我一直上了。”“但我听说你逃学。”刘为低下头去,默不作声。“刘为,你很聪明,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有成绩的。就我所知,你语文就不错。记得有一次,你的作文曾被贴在墙…  相似文献   

6.
看你笑一笑,我就开心了好几天;可看你哭一场,我却难过了好几年。——题记小时候总觉得日子很漫长,记得那时,每当老师让我们写记事作文,我常喜欢在开头借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而现在,当我重新拾起这句话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举手     
“要闯才会成功”这句话人人皆知。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只要你抓住每一个第一次,很好地把握它,你就可以获得成功。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我第一次举手。那是我读一年级时,一次,区教育局领导来我校检查教学。HAONIANZUOWENFUDAO“领导来了!”我们班的“探子”来报信,教室顿时变  相似文献   

8.
在梦一方     
于卓鹭 《新读写》2012,(5):62-63
还记得吗,小学时写过的作文——《我的梦想》。那时候的你写了什吗?医生,老师,警察,宇航员,甚至是想要拥有超能力什么的。还记得当时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写下自己稚嫩梦想时所怀揣的那份怦然心动吗?还记得在幻想有朝一日梦想成真时,自己站在云端的畅快感觉吗?现在若让你再写一次,你们会写什么?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结尾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作文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学生作文中结尾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指导学生写《放风筝》这篇作文时,发现很多同学的结尾都是这样写的:“我怀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回家。”结尾与内容不太相符,不自然,不贴切。于是我就启发他们根据自己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决定采用结尾的方法:一个同学的风筝又漂亮,又飞得最高,得了第一名。我问他:“你回家时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自豪,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我说:“你就把你的感受作为结尾。”有一个同学的风筝得了第二名,我问:“你有什么想法?”他说:“我盼着下一次放风筝的活动早点到来,我要准备一只精致的风筝赛过那个第一名。”我点头说:“好,你就把你的这个想法作结尾吧!”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文》2023,(Z1):74-75
<正>第一次翻阅《小学生作文》、第一次在“小文”上发表自己的习作、第一次获得“微作文大赛”一等奖……这些属于你与“小文”的故事,你还记得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告诉它?不妨说来听听吧!第一次拿到《小学生作文》时,我就像新学期刚收到语文书一样激动。你是我的另一位老师,每一期的写作方法都帮我进步;你是奇妙的乐园,每一位小作者都像我的一位新朋友,是你带我走进他们的欢乐世界。  相似文献   

11.
距离     
吃过晚饭,妈妈走到我身边,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滢滢,妈妈想谈些对你的看法。“”今天下午,我看到毛睿轩写的作文,又生动,又具体,又不让人觉得在写流水账,而你呢?”妈妈阴沉着脸,“作文写的跟二、三年级一个样,没什么进步。你想,如果老师今天布置了一篇作文,毛睿轩认真写了,你只是应付老师,那么毛睿轩认真完成,她就前进了一步。你呢,原地不动。一个学期下来,她走了多少步,你又走了多少步呢?亏你还是毛睿轩的好朋友呢!毛睿轩这么优秀,你怎么不向毛睿轩好好学习呢?拿发表作文来说,你发表作文才不到2篇,而毛睿轩呢——发表的作文恐怕不下10篇吧!…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写作,更别说擅长写作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每当上作文课或者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我都是既烦恼又头痛。说起写作,想必每个人都逃不过写日记这件事。记得上小学时,特别是寒暑假,老师总会让我们写日记。此时,名义上的“每天一记”就被我们这群“淘气鬼”自以为是地变成了“一天几十记”——贪玩的我们总是在寒暑假快结束的几天里把几十篇日记“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3.
信心的力量     
信心如一艘船,它能把你送到成功的彼岸。总之,信心是你、我、他心中一个重要元素,有了它,我们每个人做某一件事之前就已成功了一半。我就是一个自信心比较强的女孩。每次做事,心中都充满了自信,而自信又促使我做成每一件事。还记得——“噔噔噔……”老师熟悉的脚步声又向我们班走来。进来以后,老师说:“我们要举行一个英语拼词魔板比赛,共选六名同学,我们班先进行比赛,比赛三次,最后一次为总成绩。”听到要比赛的消息,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我对自己说“:侯利娜,你一定行,一定能参加区级比赛。”第一次比赛开始了,在持续了45分钟的比赛中,我…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宽敞的农家小院里,有一棵松树和一棵牵牛花。松树枝繁叶茂,苍翠挺拔。牵牛花附在篱笆上,顺势生长,花儿竞相开放。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他们聊了起来。“松树大哥,你成天站着,不累吗?”“不累。直立挺拔,向上发展才是我的向往。”“唉,何必呢?像我这样附在篱笆上,既舒服,又好看,那多好啊!”“牵牛花妹妹,这你就不懂了。你虽然舒服、好看,但你终究没有自己的方向呀!”“顺着篱笆生长,这不是方向?”“不,只有自己站起来,才能找到自己的方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观五岳之图而诩知华夏雄奇,不如樵夫之一足”这里想给合自己去年参加高考的实际体验,谈谈高考应试材料作文的写法。不可否认,应试作文与一般日常训练的作文写法确有不同之处。记得高中时一位语文老师曾对写应试作文作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带镣铐跳舞”,它形象地说明了高考应试作文既允许你自由发挥,又有一定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16.
“叮当当,叮当当……”你听,这是时代的钟声敲响了,这是《七子之歌——澳门》的前奏,这首歌对我有一种神秘的引诱力,我已经不记得今天是第几次坐在电视机前观赏了。轻轻的、悠悠的,鼓动着我的耳膜,使这支歌既亲切又清晰。“母——亲——”歌曲中一声深情的呼唤,把我带入了那片又古老又苦涩的  相似文献   

17.
“拆”和“折”这两个字实在太像啦!大家经常分不清它们兄弟俩吧?我也一样。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经历:有一次看到一处拆房子,墙上用大红漆写着斗大的一个“拆”字,那时候就很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妈妈说它念chāi,表示这里的房子都要拆掉啦。那一次我对这一个字就有了些模糊的印象,接下来在美术手工课上我又认识了“折”字。那时我很自豪地大声将它念成“拆chāi纸”,惹得大家一阵大笑。现在想起来自己也常常忍俊不禁……后来老师告诉我,要记住这两个字有句口诀叫“一‘点’都不行”。“拆”字少一点不行,就像拆房子时,要将支撑房子的…  相似文献   

18.
利息     
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能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考试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试问,世上有哪一个高利贷者敢与这位教师比收益?责任编辑/比格利息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小伙伴们谁都会用的那个“搜索宝”吗?这个宝贝要是用熟了可是太方便了。你想在那漫无边际的网海中找寻你有用的乐西,只需要把几个关键词输进去, 它就会很快地把跟这些关键词相关联的网站搜索出来。这不,伙伴们这一次又在为有关儿童网站的话题比试起来了。 “有一次啊,我想找一些好玩的网站, 我就把‘儿童网’这几个字输进去了。”这次的话题是“肥仔”起的头儿。“你们猜怎么着?我发现一个特棒的网站——中国儿童网,做得倍儿专业。上面有 好多特值得看的儿 童新闻,你们见过 吗?儿童新闻!还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思想就像蔓生的野草一样杂乱而没有 规律,与父母的期望相去甚远。当儿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便有了许许多多令人惊诧的主意。他的固执与叛逆令我深感头痛。我真正体会到教育孩子是一门特殊的行为“艺术”便始于这一阶段。 行为“艺术”是从我内心深处涌起的一个怪名词,我不知道它的定义是否科学,我只想用它来表达教育孩子确确实实有着相当的难度。行为艺术可谓一门科学,但又需要采用很艺术而不是很严格的手段。对一个活主主的思维敏捷而又怪异的小东西,你只能用“艺术的”、“科学的”方式来引导他,以实现你期望的目的,否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