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学(在因特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在纸质媒介上发表的文学作品)相比,优越性显而易见。主要是:原来危如蜀道、小似羊肠的发表渠道,转眼成了一条没有阻碍的通衢大道。如果“人皆可以为尧舜”属于不可企及的理想,“人皆可以当作家”则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既成事实。你只要把大作往某个网站或个人主页一贴,作品就已发表成功,所有传统媒介中的复杂流程,在这里已简化为鼠标的轻轻一击。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上发表过《“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必要、也不可能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其论证是否科学,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以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在这一理论问题上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3.
巴人是我国“五四”以后出现的著名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文艺论著。象这样在创作、理论等多方面都有建树的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不多的。一九五七年,巴人针对不少作品“政治气味太浓,人情味太少”的现象在一月号的《新港》上发表了《论人情》,这不过是篇两千多字的短文。文章提出了文学作品必须有人情味的观点,因为“能‘通情’,才能‘达理’”,指出“人有阶级性的特征,但还有人类本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 ,除开和现代汉语一致的“时间名词作状语”的情况以外 ,普通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名词状语可以用来表示比喻 ,如 :“豕人立而啼。”(人 :像人一样 /《左传·庄公八年》) ;可以表示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如 :“失期 ,法皆斩。”(法 :依照法律 /《史记·陈涉世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用箕畚 /《列子·汤问》) ;可以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面 :当面 /《战国策·齐策》) ;可以用来表示方位 ,如 :“陈良……北学于中国。”(北 :向北 /《孟子·滕文公上…  相似文献   

5.
我是《文史知识》的老读者。先后拜读了伍翰仁先生的《说“倒过醮来了”》(《文史知识》1991年第12期)和魏连科先生的《也说“倒过醮来了”》、韩振飞先生的《“倒醮”应该是“倒醮”》(二文皆发表在《文史知识》1992年第11期上)。三位先生认真分析考证《金瓶梅》词语的治学态度令人敬佩,所谈知识也给我们很大教益。我是山东微山人,对书中的家乡话较为熟悉了解。“倒醮”(倒嚼)一词的比喻意义,三位已详解且正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提出了学生要“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以及“尝试改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撰写文学鉴赏文章”等更高的写作要求。可以说,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人物性行为能不能描述?如何描述?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有的认为,不是现实生活中任何材料都可以进入文学作品里去的。比如,毛毛虫,鼻涕等是不可进入的。或者“世间实在还有写不进小说里去的人,倘若写进去,而又逼真,这小说便被破毁。”(鲁迅语)或者是“明察则可,赤裸要不得……我非绅士派。”(闻一多语)那么,人物性行为,能否写进文学作品,显然是一个敏感而尖锐的问题。推而论之,我们既然承认文学作品的人们形象的塑造,是“肉体的伟大创造和灵魂的伟大创造”,那么,对于人物肉体的描述,也在情理之中。灵魂的创造固然重要,而肉体却…  相似文献   

8.
背景提示 1963年5月,《江苏教育》(小学版)发表了徐文、古平所写的《育苗人》一文(之后,作者又将此文改写成《斯霞和孩子》,发表在同年5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强调儿童有一颗“纯洁、稚嫩的心”,“像水晶一般的明净”;强调教师要以“童心”爱“童心”,儿童“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强调教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我们的幼苗带来了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等等。文章发表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围绕“童心”“母爱”问题展开讨论直至批判“童心”“母爱”。因为刊发《育苗人》的“错误”,《江苏教育》编辑部作了《〈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的检讨,发表在《江苏教育》(小学版)1964年第9期上。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     
一、高考对“文学鉴赏”的要求: 2(XX)年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总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分项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1999年相比,要求上有两点变化不能忽略:一是鉴赏方面增加了“形象”,二是增加了“评价思想内容”(要求比1999年高)。因为“文学”和“诗歌”逻辑上为属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看成是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二、“鉴赏诗歌”的要领: 笼统地看,审美鉴赏所获得的是审美总体效应。但实际上,主体对客体(作品)进行鉴…  相似文献   

10.
一、从文本生成上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至今仍为评论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所谓“知人”,就是要理解作为社会的人和作品主人两重身份的作者。因为作者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信念、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师承流派等因素所构成的复合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甚至规定着作品的生成。据此,我们可以更贴切地理解作品内涵。例如西方戏剧作家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说,“少数派往往是正确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独的人”。按照其传记作者哈罗德·克勒曼的说法,这是易卜生对《群鬼》发表所引起的敌视…  相似文献   

11.
在诵读一定苏轼文学作品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有关资料记载苏轼全部作品中“清”字的使用有千余次,而且皆为褒义,无一贬语,其中形容自然物体的400余次,作为事物名称的80余次。通过清字在苏轼文学作品中使用率之高,可以看出苏轼对清美品位的追求。在苏轼的审美意识中,“清”是远离仕途而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题目]题目:耳畔总响起那句话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2022年中考云南省卷作文题之一)[题目解析]这道题目写作的重点是“那句话”。审题时应考虑“那句话”出自哪个人之口。这个人可以是熟悉的父母、老师、同学,也可以是陌生人,还可以是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题目中的“总响起”,表明“那句话”对自己影响大。该题目适合写记叙文。写作时,要把重点放在人物说“那句话”时的情境、“那句话”的含义、“那句话”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感受等方面。在叙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议论。  相似文献   

13.
确定教学内容就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诚如李海林老师在《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一文中所说,老师们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第一步,看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实用文或文言文,以此选择阅读方式。是文学作品就可以选择鉴赏、解读,是实用文就可以选择接受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操作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是文言文则六种皆可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诗话闲品     
(一) “诗中有画,不若诗中有人。”(乔亿《剑溪说诗又编》) 人是万物之灵。诗情画意,皆因人而起。春草,夏泉,秋菊,冬雪,四季之景,可以无所不尽其美,但是如果缺少了人,缺少了人的屐痕,人的情愫,人的思想,人的性灵, 再美的风景,也会黯然失色。所谓“诗人”, 何妨不可以看作“诗”和“人”的完美结合? 没有生命的画,是因为缺少了人的渲染。诗中无“我”,即是诗中无人。诗的贫乏,即是人的贫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数字“十四”之神圣性书写,具有异域文化的神话底蕴。唐僧西天取经往返十四年、尧母怀孕十四月产子等叙事,皆可以追溯到印伊神话中与数字“十四”相关的神话性叙事,如罗摩自我流放森林里十四年,阿美司妥利斯曾活埋波斯名门子弟十四人等。而印伊神话中数字“十四”的意蕴可以溯源至古埃及神话奥西里斯被肢解为十四块尸体的故事,以及月亮经十四日圆缺循环的神话。因此,数字“十四”是一个表述质变节点以求再生的圣数。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为,文学作品教学与非文学作品教学有许多共通之处,当以“文本”为依托、“语言”为核心、“理解”为基础、“能力”为目标,换言之,要紧扣文本,揣摩语言,理解内容,发展能力。但“以艺术形象的方式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作审美反映”㈨是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主要区别,可见文学的特点在于形象和审美,故文学作品的教学又必须通过对形象的感悟(体验)、鉴赏(品味)和探究(发现)等方式,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散文讲究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的模范”,实在是“美”。笔者以为,这“美”就在于其意境的深邃隽永,让人觉得韵味无穷、美不胜收,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文)就是这样一篇意境清新优美的散文佳作。一、立意:柔和的矛盾美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文学作品意境的创设,最重要的就是立“意”。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又说:“意境乃心造之境也。”笔者以为,这“情语”即…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篇文学作品必须是先拨动人的心弦,才能发挥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一个文学家必须是“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如何”决定其艺术感染程度的深浅(见托尔斯泰《艺术论》)。文学作品和说理文章不同的是:说理文章  相似文献   

19.
敦煌本《韩朋赋》创作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一种意见认为乃唐人所作,如汪绍楹先生《搜神记韩凭妻注》即谓“唐人《韩朋赋》”云云。另一种意见认为同其他敦煌变文一样,皆产生于唐末、五代至宋初,如向达先生《敦煌变文集》引言里说:“现在所发表的78篇文学作品(按:包括《韩朋赋》),就时间上讲,大概都是唐末至宋初的东西。”还有一种意见则认为“其来源盖远”,并从内容、音韵等方面考证,大致推定为“初唐前,或为晋至萧梁间的作品。”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认为似当产生于北魏晚期至初唐之间。  相似文献   

20.
谈“入情”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是文学作品。如何上好这些课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文学是人学”,人是有感情的,教的人何能不带个“情”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以情感染学生是上好文学作品课的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