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字格结构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最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四字格俯拾即是,按照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其英译应以语义相符,功能相似为客观依据,尽可能使译文贴切、自然、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2.
唐健 《语文知识》2000,(11):32-33
成语和惯用语的主要区别如下:一、定义不同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二、形式不同成语以“四字格”为主,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三、特点不同成语的主要特点是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一般有明确的出处。惯用语的主要特点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一般无明确的出处。如“放空炮、磨洋工、开绿灯”等就能体现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四字格”因其含义精深 ,表现力强 ,容易上口等特点 ,成为汉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数字在“四字格”中作为镶字与嵌字搭配 ,构成镶嵌修辞格。文章着重探讨了数字“四字格”的语言形式及镶嵌语义特征 ,并针对数字“四字格”镶嵌格的特点 ,提出了汉英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智勇 《考试周刊》2014,(92):24-25
四字格结构是汉语言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四字格词语被广泛地应用于行文和会话中,对汉语言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汉语四字格结构一般有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两种,由于其相对固定的结构特点和汉文化背景,成为英译中的难点。本文针对汉语四字格结构在翻译中出现的困难,系统阐述汉语四字格的结构、翻译原则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成语的缩略形式.亦称“简缩”或“省作”.一般是非四字格成语简缩成四字格成语。如“翻手为云覆手雨”→“翻云覆雨”.“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千金”。但“四字”不是成语的终极缩略形式.四字成语还有缩略成二字的。不过,二字的成语缩略式一般不把它看作成语。  相似文献   

6.
四字格词组是汉语言文字的显著特征,是汉语词汇中的重要成员,其使用频率相当高。在所有常用的四字格中,并列四字格条目最多,约占整个四字格条目半数以上。本文从介绍四字格词组的定义、结构、基本特征等入手,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英译本为语料,讨论了在翻译中正确表达汉文化中独有的并并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语中比喻的修辞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比喻修辞的文化选择:首先是寓言故事的丰富文化内涵;其次是喻体的选择带着鲜明的文化色彩;再是庄重、典雅的"四字格"形式符合汉文化的审美要求;二、比喻修辞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较喻、扩喻、倒喻等。三、善用动植物、自然现象作喻体。  相似文献   

8.
论四字格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是一种熟语,是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汉语的成语,它的普遍格式是四字格。从汉语成份产生和发展看,其总趋势是四字格化。成语四字格的节奏美和旋律感,形式的整齐均衡,结构的简明性和多样性,作为组织成员的双音词的不断使用和单音词与单音词相结合的双音化的特点,精炼性和形象性的表现力,这些就是四字格之成为普遍形式的牢实的基础和合理的内在原因。 (一)四字格化是汉语成语产生和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使语言精练,使语言形象生动,还可以丰富充实口语词汇。”(王力《中国成语大辞典》序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就成语的形式而言,多为四字格,有些成语的省写形式却是二字格。二字格成语是由四字格成语简化而成的,如“砖引、抛砖、引玉”是“抛砖引玉”的  相似文献   

10.
戏曲唱词是一种特殊的韵文形式,它除了具备一般韵文的主要特点外,它在节奏、韵脚等方面还有着自己的规律。在语句字数上,除了常用的五字句、七字句外,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也常入戏;在顿歇格式上,它突破了“三字尾”的局限,常以“四字尾”结句;在韵脚上,它用韵宽泛、灵活,经常在同一唱段中跨辙转韵。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有这么一些语言成分,如“风平浪静”、“眉飞色舞”、“新钉截铁”、“拖泥带水”、“不三不四”、“三长两短”、“婆婆妈妈”、“毛毛腾腾”以及“一口气”、“一溜姻”等,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口语和文学作品里,尤其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根据积聚的资料观察,这些成分在结构形式上,有四字格的,有非四字格的,但以并立的四字格为其基本形式;就其作用说,它们在造句法和语言的表达效果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过去在我们的语法研究和汉语教学中没能给它们以应有的重视。我们认为对这些语言成分的深入探讨,不仅关系到语法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牵涉到词章修养方面的问题,因此是一个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2.
"四字骈语"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字骈语"是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有独特性的一种"四字格"结构,是一种介于成语和自由短语之间的成分.它具有结构成分的成词性、结构形式的相对固定性、结构意义的整体性等特点.可以分为平列型和顺序型两个基本类型.它的内部语序按声调抑扬律(包括平起仄收律、平仄相间律)和四声顺次律排列.  相似文献   

13.
词汇量的不足是制约外国人汉语水平进入中高级阶段的主要问题.鉴于此,笔者研究了四字格词语的特点、四字格词语在汉语中的地位;探讨了四字格结构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以四字格结构为突破口解决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瓶颈问题”的观点,指出从四字格的基本构成形式、四字格结构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入手,多方位地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词汇,扩大词汇量.本文认为四字词语在现代汉语语汇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四字格词语语义内涵丰富,构成汉语学习的难点,成为制约留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倩 《邢台学院学报》2012,(4):104-105,108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组,四字格的语言结构是汉语组词造句规则的"缩影",反映在四字格中的结构关系几乎就是汉语组词构句的关系。通过对间隔反复式四字格结构特征的深入研究,更加验证了这一理论。间隔反复式四字格中,在一、三音节间隔反复的多构成联合关系,在二、四音节间隔反复的多构成非联合关系;联合结构关系中又以并列关系占主要地位,非联合结构关系中是以复句形式关系占多数。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山西方言四字格的构成方式和语义特点,分析了山西方言四字格的内部差异,并从认知角度对其中的某些语言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山西方言四字格在语义上具有“描述性”“形象性”和“贬义性”。在认知上集中体现了“万物是人”和“人是万物”的隐喻概念,同时转喻认知在四字格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字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字格是一种形式鲜明、独具特色的语言词汇,是汉语语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它是语汇的大家族——数量大和跨越词与语两大类,而且因为它在现代汉语的语言实践中使用面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汉语四字格的这种状况使我们对它的探讨和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成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与成语本身运用多种修辞格是分不开的。成语运用修辞格不但精当,而且种类也较丰富。一、叠字在四字格成语中,常把同一的字或单音词重叠起来使用。成语的叠字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前两字叠用,其公式为 AABC,如“比比皆是”“历历在目”“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等。  相似文献   

18.
词汇量的不足是制约外国人汉语水平进入中高级阶段的主要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四字格词语的特点、四字格词语在汉语中的地位;探讨了四字格结构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以"四字格结构为突破口解决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瓶颈问题"的观点,指出从四字格的基本构成形式、四字格结构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入手,多方位地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词汇,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风景点名称的取名特点和方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着重论述了景点名中最常见的两类格式(三字格和四字格),进而探讨了我国景点名中何以三字格,四字格居多的大致原因。  相似文献   

20.
谚语和成语在语言形式、定型程度、语言风格、流传渠道、语用功能等方面有本质区别。“疾风劲草”是“疾风知劲草”整合的结果。由原来的单句形式整合为趋于词的四字格形式,可以看成是一种词汇化的过程。“疾风劲草”既具有谚语性质又具有成语性质,处于边缘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