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方法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展思维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也就有了思维的动力。所以,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励学生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之中。例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通过课件演示,将圆柱体逐步转化为圆锥体,结合新课的导入板书课题时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要知道一些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了以下问题:(1)什么叫圆锥?(2)圆锥有什么特征?(3)什么是圆…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和谐"呢? 一、善于引导、善于观察、善于总结 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光的反射>时,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光的反射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1)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2)反射光、入射光的大小粗细是否一样?(3)反射光、入射光的夹角关系?(4)两支光在速度方面有什么差别?(5)反射光和入射光有什么规律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几个问题,而不必完全按照课本来学习.  相似文献   

3.
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要求,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分析和探讨,这不但能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讲小学数学关于加减法的简算方法中的764-199一例时,教师首先从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数据较小的实例入手引出问题。“有153个苹果,现在要拿出98个苹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问还剩下多少个?”教师提问学生: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式?(用减法计算。算式是153-98)  相似文献   

4.
教课,有两个重要的关注点:一是教案,二是学生。既关注教案,又关注学生,这是我们的追求。一心想着教案,能把课教好吗?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教《白杨》一课,师生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师: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指什么?  相似文献   

5.
【案例描述】一、唱“手”画“手”,引发兴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我有一双万能的手》,伸出你的双手,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想把你那双万能的手画下来吗?(学生拿出白纸,用水彩笔把自己的手掌描下来,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二、自主探索,编出口诀1.看着你画的手掌,你能想到什么呢?(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地交谈着。)2.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利用这个材料,你能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教师依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 ,讴歌了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全文语言质朴 ,咏物抒怀 ,含蓄深沉 ,是训练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好材料。教学时 ,教师可采用抓中心句辐射全文的教法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 ,在读中感悟 ,深入理解文章的意蕴所在。一、扣课题、设疑点、瞄主旨1.揭示课题。从课题“白杨”看 ,本文应当写什么 ?但课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为什么 ?从文中哪些话看出来 ?———读课文 ,划关键句。2.抓“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一句 ,认识文后第…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师: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的哑剧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问题情境的含义、类型、作用等却关注不够,认识模糊,认为只有生活实例才是情境,并过于注重教学情境化,以至出现为情境而情境的现象.问题情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思考.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直奔重点内容,了解白杨特点。  1-阅读思考: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话是哪几句?用笔在文中划出。  2-用幻灯打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白杨特点。  第1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这一句爸爸回答儿子的问题,说明白杨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环境中总是这么直,这么高大。高大直立,这是白杨的本性。  第2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写出白杨无论在哪儿都很快就能适应,能生根、发芽,说明它的生命力强。  第3句:“不管遇…  相似文献   

10.
李秀莲 《山东教育》2003,(16):49-49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之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也应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怎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以下两个问题情境:情境一首先出示一张表格水糖甲杯25克9克乙杯20克7克然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请同学们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想办法比较出两杯水中哪一杯比较甜,看哪一个小组想出的…  相似文献   

11.
《登山》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以中心为线索,逐句开展教学,以点带面返顾全文,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引出中心感知全文教学时,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概貌。①课文写列宁什么事?②列宁几次走小路?每次走有什么不同?(为分段作铺垫)③列宁对两次走小路有什么感受?(引出中心)学生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并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列宁隐居普罗宁——列宁第一次走小路——第二次走小路)。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10页~12页主题图、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了公园(用课件显示情境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一)观察情境1。师:根据买气球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很多问题,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还剩几个?)师:根据买风车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教师一开始就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辨认几个等圆中的扇形(如图1—4),提问:“这四个等圆中扇形面积有的大、有的小,它们是随着什么变化的?”然后让学生辨认两个圆心角相同的扇形(如图5—6),提问:“这两个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又是随着什么变化的?”通过上面两问,使学生初步了解扇形面积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有关,为分散教学难点打下基础。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想一想,扇形面积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切入话题,激趣导入1.你们知道今年是什么生肖年吗?(鸡年) 2.新年到了,听说动物王国里决定召开音乐会,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动物联欢晚会的热闹场面) 3.看到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好吗? (评:教师精心创设了交际的情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来交流感受,自然而生动。)  相似文献   

15.
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精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联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如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揭题时,可以这样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在探索新知时相继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积极探索活动的练习思考活动。(1)动手摸一摸长方体小盒你摸到了什么?你知道它应该叫什么吗?(2)在拼插学具时,你用了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从而你知道了什么?(3)颜色相同、长度相等的棱在拼完长方体框架后有什么联系,你还有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这样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思考问题,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成为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找规律(周期问题)一课时,教师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找到了教材主题图中盆花、彩旗、彩灯的排列规律,于是教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利用规律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师: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好吗?(学生思考、记录)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7.
认识路线图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9页例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课件《小白兔找家》,让学生说小白兔所在位置的八个方向各有什么?(此课件教师根据意思自己设计)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顺势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师: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的哑剧是什么意思呢?生:生1好像挖到了金子,很高兴。生:生2可能在表演偷东西,我看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二、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由此引发了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限重1吨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接着教师就顺势揭示课题: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设计说明: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导入,抓住“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数学…  相似文献   

20.
一、自主学习在历史课堂中的实施步骤(以《中国历史》第三册《清朝文化——文学和艺术》为例) 1.揭示学习目标,展示问题。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讲这一课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清朝的小说本课主要介绍了哪些?它们的作者及特点是什么?(2)什么叫“诗界革命”?(3)京剧是怎样形成的?(4)清朝的绘画方面有哪些成就?这些问题,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因而能诱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