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IVC高速射像系统对参加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前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证明,跳远起跳过程中缓冲阶段拉动腿的摆动效果对上板速度、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显著影响,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制动加速度与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两个技术构成,作为跳远起跳动作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的摆动腿摆动技术对整个起跳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动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跳远起跳摆动技术的辅助训练法——弓箭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生中,因为腿步力量不足,踝、膝、髋关节不能积极蹬伸,导致跳远助跑的速度、起跳的高度、起跳的角度不够,从而影响跳远起跳技术的正确性以及跳远运动的成绩。针对上述发现的情况,我们在多年的课余训练实践中,发现跳远起跳摆动的各种专门性训练手段中,采用“弓箭步”训练方法,对提高腿步力量,有效的起跳速度,特别对起跳摆动技术的改进有积极的作用。从“弓箭步”动作形式来看,其动作与跳远起跳摆动技术极为相似;从动作的生理机制来看,弓箭步与跳远起跳摆动技术也相吻合。经常利用“弓箭步”训练可发展学生下肢伸肌群的力量,增强腿部力量…  相似文献   

7.
跳远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的实效性,跳远起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是适时、快速有力的摆腿动作,起跳动作是摆动腿的摆动动作与起跳腿缓冲、支撑、蹬伸最佳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成绩在 6.30 m以上的 6名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过程中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优秀女跳远运动员摆动腿髋的水平速度与水平速度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着板时,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脚水平速度呈高度负相关;起跳过程的缓冲阶段中,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呈上升趋势,同时垂直速度持续升高,占腾起垂直分速度值的53.1%。  相似文献   

9.
运用录像解析的运动学研究方法对8名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和10名美国运动员有关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诊断。研究表明,我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的伸髋平均水平速度和着板时摆动角速度两项指标上有一定的差距;在助跑最后一步中,摆动腿支撑扇角较大,因此在此阶段不能保持较高水平速度;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中,“屈蹬”技术形成的不够理想,推迟了摆动腿摆动的时机;起跳过程的缓冲阶段是获得垂直速度的主要阶段,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是水平速度损失较小、获得较大垂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改善跳远起跳时摆动腿技术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身体重心腾起速度、腾起角度和起跳高度。   研究表明:要进一步提高跳远成绩,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继续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前提下,提高起跳力量和改善起跳技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1.跳远起跳中,合理的摆动腿技术特征   (1)在合理的最后一步步长的前提下,在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应越接近起跳腿越好,两大腿之间夹角在 35°~ 42°,这说明摆动腿距离地面后能积极开始向前摆动。   (2)在起跳腿开始由缓冲转入蹬伸时,摆动腿应已摆过起跳腿,摆至身体的前方。这…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决赛前三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世锦赛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整体上已达到世界优秀水平,在起跳阶段蹬地角度、起跳扇面角度比较理想;在起跳中时间大体呈现T1> T2=T3 的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运动员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技术呈现出摆动腿摆动不积极、蹬伸质量不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灵像解析的方法对8名中国女子跳远运动员(平均成绩6.29m)和10名美国运动员(平均成绩6.52m)有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诊断。研究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的伸髋平均水平速度和着板时摆动角速度两项指标上有一定的不足;在助跑最后一步中,摆动腿放脚速度慢,髋关节前送技术差,导致摆动腿支撑扇角较大,这是我国运动员在此阶段不能保持较高水平速度的直接原因;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中,由于摆动腿离地时的膝角较大,“屈蹬”技术形成的不够理想,推迟了我国运动员摆动的时机;在着板时,我国运动员应主动积极地加快摆动腿的摆动,以此带动起跳脚脚掌向后的加速踏板动作,同时努力使着板角达到费尔歇模式;起跳过程的缓冲阶段是获得垂直速度的主要阶段,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是损失较小水平速度、获得较大垂直速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方式及技术要求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客观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摆腿方式,即折叠式的摆腿方法和屈腿式的摆腿方法。折叠式摆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摆动腿的蹬伸较充分,离地后膝关节角度迅速减小,形成大小腿折叠后又迅速增大,其所经过的路线为"~"形;屈腿式摆腿的蹬伸程度不如折叠  相似文献   

14.
对8 名国内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二、三跳起跳技术影片解析结果表明,第二跳起跳时所获得的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小,这与起跳蹬伸时机晚和蹬伸不充分有关,同时与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紧、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第三跳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多,但也获得了较大的垂直速度,这与起跳时着地角小和起跳角大及着地过程中脚扒地速度慢有关,同时与摆动腿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8 名运动员第二跳距离百分比偏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0年8月在沈阳举行的辽宁省第11届运动会女子跳远决赛前七名运动员起跳技术录像的解析,将运动员起跳缓冲和蹬伸阶段的时间、重心速度及个别关节的角度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制约辽宁省优秀少年女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力量素质的薄弱。由于力量薄弱造成起跳腿着地瞬间膝角偏小、最大缓冲时膝角偏小、蹬伸时间加长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上,缓冲时间和蹬伸时间的合理分配,摆动腿的有效摆动都对起跳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如何提高素质、改进技术给出建议,为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2013年全运会辽宁女子跳远项目后备运动员提供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保成  王川  罗会文 《体育科学》2003,23(2):92-95,109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双动力起跳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和起跳技术;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腾起水平初速度和腾起垂直初速度有影响,主要结论:摆动腿的支撑效果与起跳腿的蹬伸效果共同构成了起跳动力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据处理法,对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运动员(最后筛选取20名)空中技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空中技术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空中技术对起跳效果有影响。走步式空中技术能在起跳过程中通过紧密衔接的摆动腿加速前摆和制动前摆,加快起跳腿的缓冲和蹬伸动作速度,促进身体重心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而且水平速度没有更多的损耗,从而获得更大的腾起速度和腾起角,腾起时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更高,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促进跳远起跳技术朝着快速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像及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不同时相、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变化与起跳缓冲、蹬伸阶段摆动腿角速度和两大腿夹角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绩较好者,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减小值略大,垂直速度的增加值则更大;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跳远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跑得快、跳不起"的毛病,学生对技术概念理解往往有偏差,认为跳远就是往远跳,因此,忽略了起跳腿的蹬伸,造成起跳蹬伸不充分,起跳时蹬伸发力点在小腿上,蹬地时蹬伸力量不通过重心造成一滑而过的错误。针对这些毛病,我在跳远课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准备部分专项化、技术分析观察法、纠正错误动作采取分解教学法等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着重从摆动腿膝关节角度的变化特点来分析不同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异同,高水平运动员,在最后一步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表现出相对较小的摆动腿膝关节角,角度变化曲线上表现为角度峰值出现在离地后0.02~0.03秒左右的瞬间,不同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腿着地、起跳腿膝最大屈、起跳离地3个特征时刻,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