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以“教”为出发点来定义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者”,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尊严的维护,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师塑造的对象。所以师道尊严有时候异化成一种以等级、专制甚至压迫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本文试以“学”为出发点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助学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作为教师应淡化“学生纯粹是受教育者”的心态,自觉履行“助学者”角色。  相似文献   

2.
和谐教学既是一种实践理念,也是一种审美性教学形态,所追求的是教学中教与学及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衡、共生、融合的状态。因而,教师角色应从“教”为出发点的角色定位转向以“学”为出发点的角色定位,以此为思考视点,教师的角色是对话者、融合者和学习者。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助学活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再是信息的给予者,应当成为助学者。“助学型”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有优秀的助学技能,如听说技能、指导技能、观察与监控技能、鼓励技能等。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中更新教师角色,“助学型”物理课堂的基本特征,构建“助学型”课堂的相关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随教育改革的深入逐渐从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课堂"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和重新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成为"学的课堂"的信念引导者、资源提供者和效果评估者,教师在学生思维活动中的位置可在前面引导,可在中间陪伴,更多应该在后面默默关注。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让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要求重构原有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从讲学者到教学引导者,从课本知识的复述者到知识的构建者,从单一型教师到复合型教师,从经验型"教书匠"到智慧型研究者等,教师的角色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一贯角色是"教者",以先知先见的身份出现在学生跟前。新课改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做学生的促进者,做学生的欣赏者。  相似文献   

7.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知者""匠者"和"教者"的教师角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师若要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就必须根据现实环境适时自觉地进行角色的嬗变,学做智者、研者、学者。主要探讨了教师角色的内涵、传统教师角色在新时代的不适应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的趋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品 《高教论坛》2021,(4):16-18
在线教学中,高校教师除承担原有的讲师角色外,还应起到在线助学(E-moderating)的作用。基于Gilly Salmon博士线上教学教师助学者这一理论,本文利用其“五阶段在线教学模式”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定位其线上教学角色,提升线上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角色的非戏剧性界定强调一定职业的行为职责和功能,教师角色也不例外。语言教师的角色具有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定位.是教育性和教学性角色的集合。语言教师的角色表现与语言课程教学观密切相关。作为学科教育工作者,语言教师应该成为语言学习者的助学者从而体现其教育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教师承担"激发者"角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所得,提出了"降低角色定位"、"熏陶人格魅力"、"变革文本教材""巧妙设置提问"以及"学科特殊性的挖掘和深化"等五项操作性较强的策略。最后作者指明了要成为成功的"激发者",教师必须要走科研型之路,试行杜威的"经验 反思=成长"这个等式,以期达到"师之教"和"生之学"的共同快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2019,(12):103-109
在强弱关系视角下,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助学者将承担意见领袖和中间人两个角色。文章利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泰州师说"这一实体教师培训项目中4.2万名教师产生的客观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助学者主要依赖知识建构和信息扩散的方式建立社会关系;强关系下处于共同体的核心地位,有较高影响力和群体凝聚力;弱关系下承担重要中介作用,控制信息传播与资源流向。同时,助学者需要更多地关注学术性助学服务,并借助平台的可视化功能了解学术支持服务的实时分布;定期开展线下活动,并发展核心成员。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教育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焦点是针对传统教学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外因轻内因,重模仿轻创造"的不足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是个重大课题,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一、教师角色的转换,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舞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怕学生接受不了知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文章在这一教育思想指导下,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指出当今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已不再是传统的"权威"角色,"控制者"角色和"知识传授者"角色,而应是一个积极的课程学习者、教学研究者、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还是"双主体",都说明教师不愿放弃"主"的权力或"主"的名分,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者总是自信力太强,而"他信力"不足,总是夸大教师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做到不"越位",就应该甘当"相",而不争"主"。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及其实现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越来越多元化。现代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习者"、"研究者";既是"教学者"、"管理者",又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知己及朋友"等,这些角色统一于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在远程教育界,关于助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已有大量成熟的研究,按图索骥,远程助学教师的培养路径似应比较清晰。然而在大规模的教师远程培训陆续开展之际,一方面,对于助学教师的需求量激增,而培养时间却严重缩水,使得短时间内培养合格的助学教师成为教师培训领域的专业化难题;另一方面,因助学教师的聘用停留在完成任务层面,缺乏开展远程教学的持续动力,这也使得助学教师的可持续保有成为另一难题。本文以多个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为研究平台,从"速成"角度总结了"聚焦关键短板"、"提供工作支架"、"引入选拔机制"等"攻略",以解决培养时间严重缩水的问题;从"可持续保有"角度分析了"培养工作认同"、"化解事务性工作"、"提供发展创新空间"等"攻略",提供了远程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希望为从事远程培训的同行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的彻底改变。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出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主动构建者,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的重心自然也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让步于学生的学,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为此我们要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要关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乐于学习,实现学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扶助者。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质。"这段话使我想起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凡是书上有的,我都不记,我要记的是书上没有的。"书上没有的,大概就是能力吧。可放眼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能熟练应用地理知识的很少。例如,出门旅游会看地图、根据周围的地理环境辨别方向、观物候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教了不会的局面?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一的教与学,即师生关系单一,教师角色也单一,结果造成学生没兴趣学、教师不想教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课堂师生关系紧张,而翻转课堂的核心不仅在于教学形式转变,更在于教学理念颠覆。翻转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大改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释疑者,角色变了,学生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参与度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学效果也改善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教师角色、教学策略等提出一系列转变: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合作者、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研究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