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孤独与死亡始终是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十分巧妙地创作出许多不容忽略的场景意象。森林深处、荒郊野外的"深井"便是其中之一。它象征着村上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然而,何止村上春树本人,在当今这个充满暴力和孤独的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何尝不是背负着这样一口"深井"呢?  相似文献   

2.
贾亚楠 《儿童音乐》2013,(8):76-77,75
【教学内容】欣赏课《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情感目标——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作品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能力目标——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融合音乐、电影、演唱、评价等教学活动,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并从中获得音乐感受和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年级】三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3.
《好同学》2003,(7)
一头狮子在森林里游荡,他踩着一根刺.很快便去找牧羊人,狮子向他摇尾.似乎在说“我真诚地求你了.希望你能帮我。”牧羊人大着胆子,仔细地检查狮子的双脚,发现了那根刺,他把狮子的那只脚放到自己的膝上.拔  相似文献   

4.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形象地揭示了现代城市青年无聊、孤独和绝望的精神状态,引起强烈的共鸣。但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这儿,它更多地体现在为陷入现实困境的人们探索某种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而且这种探索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村上春树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大师,两人都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村上春树坦言受到卡夫卡的启发,在《海边的卡夫卡》这部小说中,村上春树对卡夫卡本人、暴力和孤独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村上春树与卡夫卡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一天,一个牧(mù)羊人赶着他的羊去山坡(pō)上吃草。这里的青草又多又好,羊儿高兴地吃着草。牧羊人感到有些累(lèi)了,于是,他坐下来休息(xi)。突然,一只老虎窜(cuàn)了出来。牧羊人警(jǐng)觉地拿起牧羊鞭(biān),跳了起来。老虎小心谨(jǐn)慎(shèn)地向牧羊人靠(kào)近。突然,老虎停了下来,他看到了牧羊人手里的鞭子,害怕起来。他想那一定是一支枪。他们就这样彼此对视(shì)着,谁也不敢先攻击。正在这时,一只狐(hú)狸(li)跑过来。他看到老虎和牧羊人都不敢攻击对方,就决定扭(niǔ)转(z…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的孤独是绝望的,梵·高的孤独是疯狂的,克里斯朵夫的孤独是幸福的,普鲁斯特的孤独是安祥的,博尔赫斯的孤独是浩大的,川端康成的孤独是洁净的,村上春树的孤独是清淡的,庄子的孤独是虚无的,陶潜的孤独是悠然的,陈子昂的孤独是悲哀的,张爱玲的孤独是婉丽的。我的孤独是难以企及的。站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苍茫的落日在我脸上投下深沉的雾霭,空气中黑色的风在我脸上刻下忧伤,刻下难过,刻下岁月里无法磨灭的孤独痕迹,在这种环境下我突然想起了那曾经慈祥的妈妈和温和的父亲。那年爸爸去了广州就再也没有回来,同年,妈妈将我交给奶奶就很少来…  相似文献   

8.
一棵树静静地立在那里,立在那条浅河的旁边,与那河肩并肩,孤独地,惆帐地,身子不自然地向河水逝去的方向倾斜着。那浅河里潺潺流过的水便是树的血液,幽怨而无奈。血液夜以继日地安静地流淌着,那树也夜以继日地孤独着。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无计可消除。太阳,在天上划过一道又一道虚无的曲线;树,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地凝望  相似文献   

9.
《同学少年》2012,(7):24
总有一种期待,是世界在孤独地守望;总有一种期待,是世界在轻轻地吟唱。吟唱着那永无穷尽的时光,吟唱着那精彩纷呈的故事,吟唱着那永不褪色的美好。  相似文献   

10.
山村的傍晚     
夕阳,绽放着它那葵花般的笑脸,一步一退地离我而去。时明时暗的山峦,时而像万马奔腾,冲向远方;时而像蜿蜒连绵的长城,气势雄伟;可一会儿就变成一只雄鹰,展翅欲飞。山脚下,牧羊人正赶着羊群,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