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体育运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体育运动科学的基础科学,是对体育运动从社会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它是一个新兴学科,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体育运动社会学的研究的对象是体育运动的社会方面,即:社会的现实或者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是对作为社会现象的体育运动进行研究。体育运动社会学是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科学,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在从社会角度研究的同时,还要采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体育运动本身的内容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可分为三个领域:1.关于大众体育运动的研究,主要研究学校体育和余暇体育,具体内容包括影响参加体育运动的社会因素,研究体育运动的集团和组织,研究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体育运动大众化的经济问题;大规模的宣传问题;和其他文化领域的关系问题;闲暇和体育运动的关系问题;青少年问题和体育运动的关系;劳动和体育运”动的关系等问题。2.关于竞技体育运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竞技组织问题、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背景、大规模的宣传和竞技体育运动的关系、政治和竞技体育运动的关系,和竞技体育运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问题。3.关于职业体育运动问题的研究。职业体育运动社会学中需?  相似文献   

2.
体育社会学是体育运动伴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的性质应该介于社会学与体育科学之间,既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又作为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第一,研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第二,研究作为社会存在形态的体育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研究体育中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女性文化观念的变迁与我国女子体育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社会学角度论述我国女性文化观念的变迁与我国女子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女子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是直接取决于女性文化观念的变迁,而最终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动态身体”是克里斯·希林身体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希林以“肉身实在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运动中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质考察,提出身体是体育运动的源泉,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运动产生社会效应的定位场所.“运动态身体”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希林指出,现代东方体育运动的兴起无疑会丰富“运动态身体”的内涵.“运动态身体”为重新审视体育社会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实证研究发展的结果,也是体育运动──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体育社会学于本世纪中叶开始形成。等二次世界大战后,体育社会学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有些学者曾就体育社会学下过定义,虽然他们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内容和结构都是对体育运动的内部结构和它与社会的关系两方面研究所组成。体育社会学只从社会着眼,从体育运动这一社会现象所造的事实入手,研究体育问题。凡是与体育有关的社会问题,或与社会有关的体育问题都是体育社会学应予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从健康的角度来揭示体育运动与体育活动的含义,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体育运动、体育活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人们在以健康为目的而进行体育锻炼时,选择体育活动的比例远远大于体育运动,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和在体育运动推广过程中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7.
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西方体育社会学进入现代阶段,研究人员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课题: 1.社会阶层与参加体育运动的关系,特别是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 2.参加体育运动与受教育程度和抱负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介绍了国外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国外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在二战后是以1964年国际体育运动社会学委员会(ICSS)成立前后为界线的。文中介绍了体育运动社会学应当研究的重点;介绍了体育运动的社会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体育运动对社会的反作用功效。说明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指导的现实意义。在文章的最后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社会学     
随着体育运动科学的发展,在体育运动的研究领域里出现了一门新学科——体育社会学。它以整个体育社会为其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探索社会环境及社会诸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所能起到的种种作用。在我国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为了促进这方面研究的开展,我们选择了这本对体育社会学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美国一九八六年版的专著,分期连载,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0.
体育社会学     
在体育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存在着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反映体育本质的人体运动的自然属性和反映体育的社会性质与作用的社会属性。研究体育的社会属性的科学,就是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社会学的一般原理为依据,研究人体运动诸形态(锻炼、教学、训练)与体育之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体育各组成部分之间诸社会因素的关  相似文献   

11.
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PLAY,GAME,SPORT 形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体育运动PLAY,GAME,SPORT的形态演变.从演变关系上,对一项体育运动和整个体育运动的演变发展进行图析;从界限划分上,确定不同时期体育运动的社会形态和代表形态;从特征比较上,进行PLAY与SPORT,GAME与SPORT之间的特征形态分析.以此探求体育运动PLAY,GAME,SPORT形态演变的内部动力,主要反映在暴力化,权力再分配以及表象性与模拟性.三者的形态演变在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整个体育运动的发展表现是不同的,并体现出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和《体育社会学杂志》分别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和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的会刊,其发表文章涵盖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对这两本杂志所刊载论文进行研究可以把握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利用内容分析法和传统文献分析法对两本刊物近10年来发表的374篇文章内容特征的分析,得出结论:近10年来已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体育社会学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现象及体育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我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加关注从微观层面上对社会系统中的特定群体的体育运动进行研究。注重对体育领域中权力关系的不平等因素进行分析,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研究。各种社会问题如性别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兴奋剂、体育暴力、竞技运动带来的伤痛与冒险都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题。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强调学理分析。研究设计类型多采用第二手分析及调查研究的方式。数据分析以描述型分析为主,关联型分析多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视角对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体育运动与建筑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空间环境、野外自然环境以及身体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通过相关文献述评,在追踪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的同时,拓宽体育社会学研究视域,旨在引起国内体育社会学界对体育与环境的关注,进而针对体育与环境进行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体育社会学(词条).何方生见: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体育社会学(sociologyofsportS)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起源与发展早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视域开启与理论溯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仇军  钟建伟 《体育科学》2007,27(2):46-53,93
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体育运动现象的早期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代表人物等3个方面回顾和探讨了社会学对体育运动现象的关注和体育社会学的发端与发展;论述了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过程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等社会学理论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问题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军  徐茜 《体育科学》2006,26(7):67-70
在回顾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认为必须提高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品位,提高体育社会学对现实体育运动中社会问题的反应能力,加强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介绍和加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中国体育社会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了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产生的经过,详尽地综述了1989-1992年期间国内各主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关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调查和其它学术文章的各种主要学术观点。概述了体育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及发展,我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基础,体育与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群体效应,以及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形式和特点。研究表明,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应该引起体育界高度重视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展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是作者于1996年3月在日本体育社会学年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作者回顾了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兴起和发展的背景和经过,阐明了当代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特征,详尽地说明了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情况,综述了1989—1995年期间国内各主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关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调查和其它学术文章的各种主要学术观点。概述了体育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及发展,我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基础,体育与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群体效应,以及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形式和特点。研究证明,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应该引起体育界高度重视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展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论文是作者于1996年3月在日本体育社会学年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作者回顾了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兴起和发展的背景和经过,阐明了当代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特征,详尽地说明了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情况,综述了1989—1995年期间国内各主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关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调查和其它学术文章的各种主要学术观点。概述了体育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及发展,我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基础,体育与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群体效应,以及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形式和特点。研究证明,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应该引起体育界高度重视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现代体育与健康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运动与健康”已成为社会学研究中被广泛注意的论域,本文从现代社会的 发展角度论证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指出“健康”是人对自身体质状况所设定的 文化目的和文化评价标准,并且进一步从社会整体发展论述了:一切文化追求都能追 寻到经济动因。从国、内外的资料论证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 经济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