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规范合理的词表范畴体系兼顾概念主题聚类、词表结构表达、本体概念映射等多方面因素,需多学科领域专家协同合作共同构建。文章分析并阐述“英文超级科技词表”范畴体系构建需求与运作机制;分析DDC类目体系的结构特点,提出以DDC为主、专业词表分类体系为辅的主干分类体系选择方法;着重研究并提出范畴体系的协作共建思路、步骤与规则;对范畴体系协作共建成果进行展示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英文超级科技词表是一个包含三层结构的知识组织体系,范畴体系为其顶层结构,起到类聚概念、表达词表宏观知识结构的作用。文章以农业领域为例,探索构建“英文超级科技词表”农业综合范畴体系的思路。首先,分别对所遴选的主干、辅助范畴体系进行结构特征比较分析;其次,基于辅助范畴表对农业领域范畴体系进行初步构建;最后,分别将DDC、LCC与所构建的农业专业范畴体系进行比对分析,进而为农业综合范畴体系构建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时代,知识组织体系映射有利于实现信息的集成检索与获取。文章设计了《汉语主题词表》(工程技术版)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的概念映射模型,包括中文与英文词表的概念语义映射方法、概念映射数据描述、机器辅助和最短距离映射规则等,并讨论了中英文双语检索模型的应用前景。同时,基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的概念关系网络及其中文规范译名,提出了《汉语主题词表》扩充和完善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英文概念映射,使英文超级科技词表在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杜威十进分类法》(英文简称 DDC2 1)的类目设置、主题术语、类目结构及视窗DDC2 1等各个方面的修订情况及特点进行比较全面的评述 ,认为 DDC2 1的修订成功将进一步促进 DDC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述人工智能类目处理存在的问题,以人工智能研究的学科范畴、学科体系划分的3个层次作为立类、列类的理论基础,讨论人工智能原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的具体类目内容及其类目设置。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外分类法的映射研究,国内多关注于对计算机自动映射方法的探讨,缺乏对词表类目复杂语义关系的具体研究。本文在对DDC和《中图法》理学领域共计4639个类目进行人工直接映射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其匹配依据,得出结论:理学类目下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不同学科内匹配依据的总体分布呈现一致性的特点,这为检验计算机自动匹配准确性提供了方法。实验表明,类目名称、注释、主题词、类目关系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占映射类目的63%,依据匹配规则占映射的5.14%,依据书目记录的匹配占31.87%,因此论文建议实现计算机自动匹配时,除类目自身信息外,还需考虑书目记录的匹配。  相似文献   

7.
总结缩略语的3个特点,即全称多样性、来源多样性、形式多样性,并对《英文超级科技词表》中同义术语归并时缩略语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归纳出直接同全称对应归并处理、添加全称限制、添加范畴限制、基于词频大小选择性归并等4种处理方法;讨论叙词表中缩略语作为优选词和非优选词的原则、缩略语对检全率和检准率的影响以及缩略语范畴号重复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敏 《图书馆建设》2015,(1):73-77,8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G250和G350类目体系经过4次修订,通过扩张底层类目、增改类组、增加注释及调整上层结构等方式,最终改为一体化设类,呈现出一个具有兼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高质量类目体系。这一体系如实记录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积累了《中图法》类表结构的改造经验,构造了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描述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各自的学科结构。继续修订既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图法》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中分表》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工具,在学科知识的组织和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地理学的快速发展,现有《中分表》地理学类目存在一些知识更新不及时、类目设置不科学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地理学的最新发展,结合《中分表》现有地理学类目中存在逻辑层级不清、知识点涵盖不完整、内容分布过于分散的现状,提出将地理学类重新整合为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信息地理学4个二级学科,并对细分学科进行合并整理以避免词表过于细碎冗长。新的分类法将分散在各相关学科的类目整合归类到K9类目下,并通过参见、互见的方式保留地理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添加一些新涌现的专业词汇保证主题词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图书编目和排架的工作效率、改善读者地理学文献的查阅体验,并对地理学知识的交流传播产生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分类法映射研究多关注于间接映射方法的实现,对词表类目复杂语义关系研究较少。当前分类法采用大量的组合类目形式表达一些复杂的概念,由于不同类表之间组合类目的特点及作用不同,导致组合类目之间映射存在一定难度。针对DDC和《中图法》除生物科学以外的理学领域类目,分析了组合类目的分布特点,从语义层将组合类目划分为并列关系、属分关系、限制关系、交叉关系四种类型,总结组合类目的两种基本功能,从等同、包含和交叉三种关系类型研究组合类目直接映射的匹配规则,为进一步构建《中图法》和DDC的自动映射系统提供参考依据。表10。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接映射和同现映射相结合的方法,针对DDC23和CLC5的化学工业领域类目展开研究。将类目划分为两大类别五种类型,提出不同类型类目匹配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按照类目类型和级别进行统计分析,点面结合地考察DDC与CLC逻辑体系趋同和存异的变化趋势;提出映射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类目映射关系的研究与分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化学工业领域的信息组织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图法》(第5版)计算机类目存在学科体系不完整、类目关系混乱、类目名称不规范、类目注释不当、编码错误等问题。本研究参照《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2009)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分类方法,依据计算机科学的体系结构和应用问题,从宏观上作了重新组织,措施得当,逻辑性强,有利于提高类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类文献是许多图书馆的收藏重点,完善的英语类文献分类体系有助于文献的正确归类。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H31英语类的修订概况和修订变化,结合H31类的分类体系和实际工作体会,指出H31英语类目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类书,利用举例、图示和表格,对其类目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展示宋代类书类目设置异彩纷呈、纬目逐步固化与丰富、论说型主题类目自成体系的特征,从而揭示出宋代类书类目体系是一种横向扩展、纵向深入的多维立体结构,是日益庞杂的社会知识体系在类书编纂形式上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图法》(第四版)F1类目进行梳理、调整其分类体系结构,充分吸纳经济学新学科、新概念、新术语。合理把握类目的设置,使F1类目的修订达到理顺学科体系、准确反映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与中国经济概况,满足相关文献分类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深入理解DDC与UDC的差异,设计出更优质的知识组织系统(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文章采用领域专家分析和量化对比方法,对最新版本的DDC和UDC工程相关范畴类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DDC与UDC的知识面覆盖重合度较高;② DDC范畴类目划分整体上较UDC更为细致;③DDC与UDC范畴类目设置存在较大差异;④DDC与UDC的差异主要是由两者知识描述角度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从增删类目、修改类名、增改注释、增加参见类目、增加复分标记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图法》(第五版)艺术类类目的修订状况,对修订后的分类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详尽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合理调整、完善了类目体系,适应了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部分有关时代的类目,如“国际时代表”和“中国时代表”中的部分类目与主表的“J110.9艺术史、艺术思想史”等类目在配号、类名、起讫年代方面存在不一致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在《中图法》(第5版)修订时,国家图书馆《中图法》编辑委员会应对其统一规范类名、统一配号、统一起止年代,以进一步完善类目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