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浅析当代反腐小说写作中批判理性精神缺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小说是公众阅读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们是否具有真正的批判性?本文对反腐小说进行文本细读,从主体与客体关系角度运用“物化”理论和“话语”理论解析当代反腐小说写作中理性批判精神缺席现象的原因,并通过这种分析揭示大众文化的软弱性在反腐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反腐的法律依据、法治文化基础、法治环境、技术基础等方面对网络反腐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进行了理论阐释;阐述了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风险与挑战以及网络反腐的制度困境,从培育民众理性参与意识、完善网络监管制度、健全网络反腐的运行机制、加强隐私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网络反腐的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微博反腐"在反腐的道路上大放异彩,且有宪法理论的支撑,但是它不可能成为制度反腐的替代措施。"微博反腐"在释放"正能量"的同时,其缺陷也日益凸显。制度化才是"微博反腐"的归宿,信息时代,技术和体制形成反腐合力是"微博反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人为,要达到反腐目的,当借鉴国外有关反腐立法经验,制订《反腐法》;《反腐法》与刑法等相邻法有联系更有区别,可将《反腐法》列为基本法;规制好《反腐法》的具体内容,并设立由人代会选举严生的反腐机构来执行《反腐法》.  相似文献   

5.
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极为丰富。本文从毛泽东建章立制,以法反腐;力抓大案,从严治党;思想反腐,警钟长鸣;内外夹攻,合力反腐等方面论述毛泽东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以期对今天的反腐败斗争和执政党的廉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是:保持党不变质的原则性、服务中心工作的根本性、洞察倾向问题的及时性、开展反腐斗争的坚决性、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性、提出反腐路子的可靠性。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会更好为改革开放的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我国反腐倡廉实践的理论表达和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蕴涵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反腐倡廉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反腐与改革协同推进、发挥巡视的震慑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等。应当坚持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指导,以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凝聚反腐共识,促进反腐立法完善,推动反腐司法改进,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健全和指导反腐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制度反腐何以可能?反腐形势需要、领导重视和反腐经验都无法从理论层面提供满意的答案,这需要从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出发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哈贝马斯的权力法制化方案重视法律在交往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发挥转换器的作用,不仅解释了权力腐败的制度根源,而且强调从权力法制化的层面制衡权力腐败。哈贝马斯的方案在权力监督、制度制定以及权力规范层面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腐败成为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批关注现实政治、抨击腐败、揭露黑暗、激浊扬清、弘扬正义的反腐作品应运而生。反腐小说以其强烈的批判性、揭露性、正义性和故事性,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反腐小说,文艺界褒贬不一,如何看待这一历史转型期特有的文化现象,客观公正地评价反腐小说,是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期反腐艺作品较注重艺术性。无论正面人物或贪官形象,都写出了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矛盾性和整体性。反腐作品大多采用悬念剧侦探片形式。反腐题材和表现形式要发展,关键在于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立足于反腐败斗争的战略制高点思考反腐败斗争问题,论述了这一斗争对于国家前途、党的命运、社会主义未来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反腐败斗争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方法,揭示出其内在规律,对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法对贪污贿赂犯罪在刑罚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内容相脱节的情况,这势必影响到国际社会以及我国国内预防和打击腐败的实际效果。因此,有必要以我国同意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契机,以此为新的视角审视我国刑法规定,达到完善我国有关贪污贿赂犯罪刑罚体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古今中外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论证人类社会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解决党风和腐败问题,主要通过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来解决;反腐败要从党内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从具体事件抓起;党要接受监督,反腐败要依靠人民群众.今天,重温邓小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教诲,对于指导当前反对和防止腐败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针对新时期腐败之风较盛的状况,提出了完整的廉政建设思想:反腐败应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反腐倡廉具有紧迫性与长期性,并明示了廉政建设的三条主要途径:从教育入手,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加强法制,完善监督;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16.
腐败现象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反腐败的根本措施是建立合理有效的防止腐败产生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是由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总结我党新时期反腐倡廉思想,其历史经验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严治党,加强教育;标本兼治,制度反腐;坚持群众路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整体规范与分阶段实施相结合;反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加强预防、标本兼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政干部素质,筑起拒腐防变长堤.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斗争层面和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不足的斗争层面剖析了腐败的根源 ,进而对遏制和削除腐败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 ,以期有利于新世纪的反腐防腐实践  相似文献   

20.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对反腐败斗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反腐败斗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其中,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和领导体制的思想,既要持久作战、又要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创新之处。这些理论创新解决了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工作方略、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等重大问题,是十多年来反腐败斗争整体推进、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反腐败斗争规律的重要成果,对于我党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斗争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