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公司外派工作的需要,我们在美国住过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两年时间。感受美国,成了那段时间里我们有意无意的生活内容。美国究竟是什么样子?可以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视角,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感受。在此,我们愿意把我们眼中看到的美国和心中感受的美国告诉给大家。 一、感受大洋彼岸的商业 商业就像一面镜子,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4日,对我女儿一家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的外孙女心心入美国小学了。早上八点半,当我们站在路口,望着黄色大校车载着心心消失在公路远方时,我们的心仿佛是悬挂着的吊桶没着没落的。是啊,一个刚满11岁女孩子,只身投入异国的校园,语言又不通,就如一只小鸟飞进陌生的荒林,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我们担心,她会不会吵闹着要回国?临出国时,我们为她留了后手,在原学校给她办了一年的休学证明。到美国后,人们都宽慰我们:放心吧,孩子一定会喜欢这里的。人们谈论美国有个流行说法,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的战场,老年的坟场”。儿童最受…  相似文献   

3.
西弗吉尼亚州的州府在查理斯顿,在惯常想象中的省城必定是繁华和喧闹的。我们在高速路上奔驰了4个小时,可下车后却发现查理斯顿人烟稀少,那里的古朴幽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印象中曾在《收获》上读过一部小说,说美国只有两个半城。美国的许多城市如果用高楼的高度来衡  相似文献   

4.
一个周四的晚饭后,六岁的儿子一面看着NBA赛事的时间表,一面向我们提出请求:要看一节我们所在城市的NBA篮球队魔术队在美国西部一个城市的比赛。由于美国东西部有三个小时的时差,比赛开始时已是我们东部晚间十点了,而一般到了这个时间,他就该准备睡觉了,所以我们回答说不可以。  相似文献   

5.
入世我们享受了人家什么权利老百姓总在琢磨:入世我们做了哪些承诺?但同时更要想一下我们享受了人家什么权利。142个成员原来不给我们的优惠,现在都得给。中国企业可以到国际公海里去参加游泳比赛了。中美之间解决了永久性最惠国待遇问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剑没有了。过去我们同美国发生贸易磨擦时是单练,一对一,现在美国再整我们,就有了个讲理的地方——WTO,WTO是国际贸易的最高法院。多了一个制约  相似文献   

6.
这次到美国访问一个月,先后跑了十几个洲,行程一万多里,要向全国小读者汇报和介绍的情况也很多。恰巧一月放寒假。我们就从美国中小学生一年有多少假期说起吧!据我们了解和两位本刊邀请的驻美国纽约特约记者林忠东(国内中山大学毕业后到美国读M BA硕士生,已留美工作十六年)、李宇篮(在美国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已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介绍,美国中小学生的假期要比咱们中国的中小学生假期多。我们计算了一下,美国的中小学生每年大约有193天的假期。其中春假一个星期,暑假两个多月,冬假两个星期。除此之外,还有林肯、华盛顿诞生日,哥伦…  相似文献   

7.
铁铧 《当代学生》2013,(7):38-39
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有幸认识了来自美国的帕垂特教授。他给我们上英语课,每次进教室他都笑嘻嘻地拖着个带轱辘的旅行箱,那里面装着我们课堂需要的教材和我们交上的作业。在帕垂特教授带给我们的教材中,有一本他和他的美国同事一起专门为我们编写的教材,我们称它为"黄皮书"。  相似文献   

8.
应美国华盛顿州公共教育总监布鲁依特博士邀请,我们四川省普通教育代表团于一九八四年十月廿四日到十一月九日对华盛顿州进行了友好访问。在华盛顿州期间,我们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访问了奥林匹亚、伯林翰、亚克玛、西雅图四个城市的部分学校和教育中心,参观了美国最大的卫星地面接收站——布鲁斯特地面站,波音飞机公司商用飞机总装厂和一个苹果包装厂,一个苹果汁加工厂,一个奶牛场,一个水电站,两个海港,游览了华盛顿州著名的旅游胜地三湾岛。这次访问不仅实地考察了美国华盛顿州的中小学教育状况,而且有机会比较广泛地接触华盛顿州教育界、政界、实业界人士,对美国的工业、科学技术以及不同阶层的美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教育     
五年前,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国家在危险中”的报告,声称“我们社会的教育目前正日趋平庸,这种倾向威胁着我们的未来”。因此,美国总统在1987年3月26日哥伦比亚召开的教育专题讨论会上提出要评估一下1983年以来美国教育的发展情况。下面是美国教育大臣威廉·贝内特为首的国家教育调查团调查了275个国家的或地方的教育问题特别委员会。在去年4月26日呈交美国总统的一份报告(摘要)。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教中文我于2004年4月下旬来到了位于美国南加州尔湾的Concordia University学习了三个月。5月的一个周末,我在圣地亚哥OldTown参观了一所1865年的古老学校,在教室的黑板上看到1891年写的板书:我把我的手和我的心献给我的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面旗帜。是啊,汉语就是我们的语言,我在美国介绍自己时都自豪  相似文献   

11.
林达 《高中生之友》2012,(20):20-21
要下笔谈美国,确实非常犹豫。我记得看到过一个旅美人士写的感想,他说,刚到美国的时候,好像有一肚子可写的,体会特多,可是待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参不透",反而不知如何下笔。因为一深入进去,你就会看到,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美国的真实,都比观光两个月的旅客眼中的美国,要复杂得多。犹豫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和美国,是两个背景非常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实际上非常深。到了美国以后我们才发现,美国人是多么的不了解中国,尤其是普通美国民众,他们想了解中国的热情,远远比不上中国民众对于美国的好奇心。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包括我们在内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感觉自己已经通过"全方位"的信息渠道了解了美国,大致对美国应该有了八九不离十的概念了。跑来一  相似文献   

12.
轻松教育r出人才出国前,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参加英语口语培训。在一次口语角活动中,我问美籍教师:“美国有儿童节吗?”她说:“我们有父亲节、母亲节,就是没有儿童节,因为在美国天天都是儿童节!”在美几年我深深感到,美国的儿童生活确实有与我们不一样的特色。美国的中小学生每周上五天课,周末两天绝不上课。下午上两个小  相似文献   

13.
对我们这次访问美国来说,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多了解一些美国中小学生的生活,特别想了解美国优等生的情况。所以,没到美国之前,我们就通过越洋电话,要求能走访一些美国的优等生及其家长。在亲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先后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地走访了十多位优等生和他们的家长,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优等生很自信,处处受称赞;优等生很勤奋,人人很努力;优等生很幸运,家长重学业。优等生很自信处处受称赞在我们采访的十多位大中小学校的优等生中,给我们的感受有两个:一是每个优等生都很自信,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个个抬头挺胸、落落大方,脸上一付自信样…  相似文献   

14.
美国《纽约时报》曾说: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却可用信用评级毁灭一个企业或国家。穆迪是美国一家信用评级公司,主要业务是给一个企业经营发展的好坏打分,以供投资者参考。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投资人的天气预报员。目前世界上有70多家信用评级公司,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只有三家,分别是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和欧洲的惠誉。在上个世纪,欧美的信用评级公司一度在国际上呼风唤雨,它们的评  相似文献   

15.
走进美国     
秋高气爽的10月,我们赴美国考察粮食工作,顺便参观了几座城市,感触颇多。美国是个管理有序的国家。洛杉矶是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大城市,傍晚时分,它已是一片火的海洋,车的龙头,一眼望不到头,也望不到边,8个车道的双行线高速公路,各式各样的汽车在上面奔驰着。接送我们的大轿车在一条紧靠左侧的公路干道上奔跑着。导游安得陆先生告诉我们,在美国 ,大客车拥有绝对的特权,行的是专用车道,可以放开油门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中段职业教育的特点陈志和1997年底,我们应邀到美国俄亥俄州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交流活动。在美期间,我们参观了俄亥俄州的一些职业教育学校。该地区有两种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一种是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另一种是普通高中分科进行职业教育。不管是哪一种...  相似文献   

17.
2002年9月4日,对我女儿一家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的外孙女心心入美国小学了.早上八点半,当我们站在路口,望着黄色大校车载着心心消失在公路远方时,我们的心仿佛是悬挂着的吊桶没着没落的.是啊,一个刚满11岁女孩子,只身投入异国的校园,语言又不通,就如一只小鸟飞进陌生的荒林,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我们担心,她会不会吵闹着要回国?临出国时,我们为她留了后手,在原学校给她办了一年的休学证明.到美国后,人们都宽慰我们:放心吧,孩子一定会喜欢这里的.人们谈论美国有个流行说法,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的战场,老年的坟场“.儿童最受社会关爱.他们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凡是到美国来的孩子没有不喜欢这里的.……  相似文献   

18.
留美记忆     
张智斌 《神州学人》2008,(12):22-24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美国的杜克大学度过了4个春夏秋冬。常常和亲人闲聊起我在美国的学习与生活,和妻子品味着我们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与快乐……回首漫漫的出国求学之路,不由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我和女儿然然一起飞往美国,入住新墨西哥州的一所中文小学。之所以远走他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女儿是个口吃患者,在国内的时候,经常受到嘲笑,女儿心灵受到打击,一年级读完,几乎不说话了。同结巴相比,沉默更令我们担心。国外的小姨建议说,来美国吧,换个环境也许会有所改变。于是,我和然然飞去了美国。  相似文献   

20.
一位在美国生活的黄先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朋友古瑞克的两个孩子和我们一家乘飞机到国外旅行。那天一大早,古瑞克开着小面包车把我们送去辛辛那提国际机场。妻子一看到古瑞克的两个孩子都穿着短衫、短裤,就大呼小叫起来: “我们乘坐的飞机要跨越太平洋,要在高空飞行至少13个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