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东新 《考试周刊》2011,(43):153-153
在体育锻炼时,要严格遵守科学的锻炼方法,否则就容易发生运动创伤。一旦发生运动创伤,就应根据损伤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以减轻疼痛,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常见的运动创伤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少年儿童健康地发育成长。但如果上体育课时不注意安全,就会适得其反,容易发生运动创伤。因此,体育课要注意安全,积极预防运动创伤。一、注意安全,首先教师要克服麻痹思想预防运动创伤,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有些人认为体育锻炼发生运动创伤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安全教育,采取措施,积极预防,运动创伤就可以减少或避免。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锻炼时,如果不遵守科学的锻炼方法,不注意保护就容易发生运动创伤。怎样预防呢?①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非常具有锻炼价值的运动,也是各类损伤发生较多的运动项目。文章深入分析了羽毛球运动运动损伤发生的常见身体部位及损伤的原理,和各种预防的方法,以期能够引导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科学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减少各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运动损伤不仅会对训练者身体造成直接损伤,还会给他们留下一定的心理创伤。因此,在业余运动训练中应该充分重视运动损伤,尽可能的避免损伤的发生,并且还要第一时间治疗损伤。本文也是从这个点出发,全面分析了业余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后提及了损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锻炼或比赛前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是提高运动水平、防止运动创伤的重要环节。有不少学生甚至有些老师由于对运动前准备活动的作用了解不够,往往对其重视不足,准备活动草草了事,甚至不做,结果导致比赛成绩发挥不好或造成身体受到损伤,实际上,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不能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运动创伤是指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运动创伤将影响学生的健康、学习和生活.对待运动创伤必须贯彻以预防为目的.通过掌握学生创伤发生的规律,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尽量减少运动创伤.以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体格锻炼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积极措施。通过体格锻炼能提高机体固有的防御能力和获得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耐受能力,并可增强幼儿的意志,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这个时期的幼儿在生理解剖上有其特点,保健人员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对体格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外界环境条件等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掌握体格锻炼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才能预防运动创伤,达到促进发育,增强体质的目的。其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一)要循序渐进。即根据幼儿的特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运动的复杂程度和锻炼的强度及时间,使幼儿机体有个逐渐适应过程。过高过难的运动会超越体格的体力负荷,使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高度紧张,发生不良的反应及损伤。  相似文献   

9.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常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运动损伤,就会给学生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负担,直接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运动是健身锻炼的有效形式和手段,以膝关节弯曲半蹲式的姿势运动为主,如不注意膝关节保护很容易发生损伤,该文就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膝关节生理解剖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练拳过程中应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特别是对膝关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从训练学、解剖学等科学角度,对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进行阐述,分析了造成踝关节损伤的内外因,并提出了在运动和教学训练中预防踝关节损伤的措施,旨在为防止和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冠心病康复锻炼的作用和方法 ;冠心病康复锻炼运动处方是个体化运动程序 ,它包括热身、锻炼、恢复三个时期 ,运动类型、强度、持续时间、频率、进展速度等要素。制定运动处方最重要的是安全。运动前要进行评估和分级运动试验 ,运动中要进行必要的监护。  相似文献   

13.
王恩刚 《考试周刊》2011,(24):161-162
运动性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青春期由于身心发育特点,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发生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够、过高估计自己、心理紧张或急躁、技术要领未掌握运用好、运动量过大、身体健康功能不良、场地器械和气候环境等条件不佳,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意识缺乏,等等。因此,学生在业余训练中要加强身心素质的全面锻炼,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加强易受伤部位的锻炼和准备,掌握好技术动作要领,练习认真,按要求正确操作,加强自我保护、互相保护意识、自我监督检查意识。  相似文献   

14.
黄凤杰 《考试周刊》2007,(42):100-101
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创伤,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创伤。其发生的原因诸多,如部分学生缺乏做准备活动的概念,轻视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效用,认为随便活动一下就可以,不可能发生运动创伤;部分体育教师对课堂常规的要求不严,教学组织能力差,学生练习时教师的保护办法和采取的措施不得力等等。如何预防及发生创伤后的现场急救处理等问题,应该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体魄健壮,但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常会发生一些意外的运动创伤。引起运动创伤的原因很多。有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停止后的几分钟内,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急剧增高,有时可发生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又如,青春期女生体内脂肪比例增加,而肌肉比例减少,骨骼也较轻,这种身体结构的变化,增加了参加碰撞和接触性运动项目时受  相似文献   

16.
黄凤杰 《考试周刊》2008,(11):163-164
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创伤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创伤,其发生的原因诸多,如部分学生缺乏做准备活动的概念,轻视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效用,认为随便活动一下就可以,不可能发生运动创伤;部分体育教师对课堂常规的要求不严,教学组织能力差,学生练习时,体育教师的保护办法和采取的措施不得力等等.如何预防及发生创伤后的现场急救处理等问题,应该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张建宇 《考试周刊》2011,(38):137-138
普通高校体育课在选项课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时体育项目的选择要结合本校师资情况和体育设施条件合理选择安排;对一些损伤发生概率较高的项目和教学内容要适当调整;要注重提高自身教学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并根据各体育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没有运动损伤、充满快乐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运动中发生损伤是难以避免的,然而作为高校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足球运动的损伤人数比例尤为突出。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学生在参加足球运动中所发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对学生损伤场合、症状、种类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原因,为高校足球教学训练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锻炼。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肩负着全面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其终身锻炼好习惯的重任。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初中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并拥有一个好身体。  相似文献   

20.
韩莉 《考试周刊》2009,(14):146-147
踝关节损伤是中学生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本文就这一现象的生理特点、损伤分类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说明,为有效保证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运动锻炼和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