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月14日7:49,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2.
刘鹏越  董宾 《新闻前哨》2014,(6):50-50,52
两会期间,空军报策划推出了“你提我问访两会”记者访谈活动,广泛征集基层官兵关于两会的热点话题,以及对代表的寄语心声,由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9名空军基层人大代表进行访谈.  相似文献   

3.
好新闻说来就来: 饭桌上听到美飞行员寻50年前救命 恩人的事 好新闻的出现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没有什么“可预见性”可言。面对突如其来的好新闻,第一反应应该是“抢”,否则,好新闻可能会擦身而过。 我从1981年开始写新闻,1984年调入杭州日报。10多年来我当过农村部记者、群工部记者、政法部记者,1992年10月调入文汇报,成了驻地记者。多元化的新闻采访线路使我有机会交了一大批对新闻感兴趣的朋友。他们知道我的电话,经常到我家串门,带给我无穷的新闻线索。当然,我自己也无时无刻地在寻找新闻线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线索,我的第一反应是掂分  相似文献   

4.
郭建政 《青年记者》2010,(11):44-45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事件,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抗震救灾报道紧急动员,迅速确定总体报道基调和方案。从4月14日至27日,齐鲁晚报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5.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事件,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抗震救灾报道紧急动员,迅速确定总体报道基调和方案.从4月14日至27日,齐鲁晚报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8,(1):69-69
北京军区司令部直工部举办十七大宣传新闻培训班;某团报道员读报评报形成制度;退伍士官李艳波被聘为《河南商报》记者;空军工程大学健全新闻报道网络;报道员余勇被地方报社聘为记者  相似文献   

7.
突如其来的非典,使记者不得不取消北京采访之旅。记者只能凭互联网和电脑,同《北京青年报》副总编郭坦就“当今报业最需什么样的人才?报业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有何高招?”进行交谈。  相似文献   

8.
任达光 《军事记者》2012,(12):50-50
我参与的空降兵某部安全文化探源系列报道和深度解读,于2012年9月下旬刊登于《空军报》。作为空军报社年轻的编辑,回顾王斌社长在军队新闻单位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率先垂范,带领年轻记者奔赴鄂北部队基层采访时,手把手指教的点点滴滴,以及在部队经历的人和事,我感受至深。  相似文献   

9.
苏辉学 《军事记者》2013,(11):72-72
《军事记者》已伴我度过了9个春秋.它给了我写作动力和创作源泉.帮我实现了“报道变铅字”的梦想。没有《军事记者》的启迪,我不会在新闻路上坚持走下去;没有《军事记者》编辑们的耐心指导,我不会在《解放军报》《军事记者》《空军报》等报刊上稿。  相似文献   

10.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一名年轻有为的记者成了二等乙级残废。很多人预言他将从此和新闻工作告别。然而他战胜了伤残,重操旧业……  相似文献   

11.
在不久前那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面前,新闻工作者队伍不辱使命,涌现出不少媒体模范和记者英雄,整体表现是优秀的,可圈可点可歌可泣。但纵观整个报道过程和媒体表现,盘点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某些媒体和记者添乱多于帮忙,败事多于成事,有时候简直到了搅局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新闻图片剪裁50例》一书由葛新德、衡国良编著。葛新德高级记者,1934年出生。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起先后任《西南画报》、川南军区、《空军生活》杂志、《空军报》、《山西日报》、《陕西日报》摄影记者。著有《摄影美的探索》、《摄影美的创造》、《昨天的瞬间》、《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众日报》的重大战役报道,驻站记者参与的机会较少,想出彩更是不易。看到重大题材只能“袖手旁观”,心里着实不是滋味。然而今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  相似文献   

14.
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我们今日早报摄影部的记者履行着历史赋予的使命,用镜头参加战斗,用快门谱写抗击非典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乐章.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08,(4):F0002-F0002
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灾害席卷了南中国,造成交通中断、电线摧折,旅客滞留。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军民携手取得了抗灾救灾的胜利。解放军报社记者根据社党委的安排,深入抗灾一线,吃苦耐劳,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报道任务。这里刊发部分记者在抗灾救灾一线采访的镜头。  相似文献   

16.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往往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下,突如其来而产生的。记者应该在平时善于积累生活经验、积累知识、积累新闻素材,一旦遇到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时触发灵感,有助于捕捉到报道题材,写出有分量的新闻来。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17.
雨藤 《新闻知识》2002,(9):13-14
2002年6月8日夜至9日,三秦大地突降暴雨,肆虐的洪水造成我省34个县(区)的51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1亿元。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本报在第一时间内派出记者兵分五路直奔灾区采访,十余名特派记者全程记录了各地受灾和救灾情况。 作为第一批赴佛坪重灾区采访的记者,灾区十余个昼夜的奋战,我目击的人类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抗争的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因为,那十余个昼夜的经历,是我生命中的一次洗礼——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7,(15):F0002-F0002
7月18日下午5时.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考验着济南这座城市。在疾风暴雨中.面对生死的考验.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的记者.再次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和职业激情.再次表现出牢记社会责任、心系民众安危的记者情怀。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使当地民众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举国上下立即展开了抗震救灾行动。与此同时,电视台、广播、报纸各大新闻媒体记者都在第一时间奔赴了灾难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把准确的受  相似文献   

20.
方国俊,男, 1936年3月7日出生于河南禹州,1949年入伍,1952年进入中国人民空军航空学院学习, 1956年入党, 1988年8月1日,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并亲自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0年至2006年任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